为了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对标准供给结构进行优化,以便为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引领支撑,现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 2025 年文化和旅游行业标准计划项目。
各有关单位需依据《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细则》以及《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依照本领域的标准体系和行业标准管理范围,基于文化和旅游的发展目标以及行业需求,提出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建议。相关事宜如下:
一、2025年立项重点支持方向
(一)文旅融合相关标准,如:旅游演艺等。
演出安全相关标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相关标准;文化馆服务效能评价相关标准,包括总分馆体系建设、基层群众文艺团队管理、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分类;文明旅游相关标准,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标准,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标准;无障碍相关服务标准等。
文化和旅游业态发展以及产业振兴相关的标准有:大空间的虚拟体验;公共图书馆呈现出的新阅读形态;非遗工坊;文化产业园区以及文化产业特派员;电子竞技;入境旅游、研学旅游、科普旅游、亲子旅游、适合老年人的旅游、冰雪旅游;旅游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
文化和旅游数字技术相关的标准有:文化和旅游大模型在数据处理、内容生成、服务以及评价方面的标准;文化和旅游数字人服务及应用的相关标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元数据规范;文化艺术资源的数据采集、保存与管理标准;网络艺术品相关标准;智慧旅游相关标准。
二、材料要求
项目建议书需按《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细则》有关要求提供;标准草案也需按该细则要求提供;参编说明同样要按此细则提供。
预研材料(可选),其内容包含:项目所涉及的标准化对象的发展状况;制定和修订标准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以及标准的验证情况;国内外的标准情况以及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情况;已经具备的工作基础;主要的技术要求;工作计划;标准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效果和效益的预测等。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原则上应提供预研材料。
涉及科研课题的项目应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对于涉及专利的项目,需提供专利相关材料。对于涉及等级划分的项目,要明确责任主体,该责任主体应是适当且合规的,并能组织实施,同时要提出初步的实施方案。对于属于交叉领域的项目,应说明与有关部门以及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沟通协调情况。
以上申报材料需具备完备的要素,要体例规范,结构需清晰,内容应明确,且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三、时间安排
牵头起草单位需在 2025 年 5 月 31 日之前把申报材料提交给相关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相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需在 6 月 30 日之前,把经过审核的项目材料以及专家评审意见报送至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