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农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品牌化、标准化与种子研发等多方面知识

Time:2025年04月05日 Read:4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标志是品牌化,农业的强弱与品牌的强弱相关,要将加强中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到国家意志、国家理念和国家战略的高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标准化,这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长远性工作。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种子的研发,掌握了核心技术就能掌握话语权。达达搜小编将为你整理关于什么是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问题的以下农业知识。

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中国现代农业如何发展?

中国现代农业如何发展?主要是往下面五个方向靠近:

1、规模

因为过去农业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比较小,效率比较低。

2004 年到 2010 年的养猪成本方面,散养的成本明显比粮食成本要高。散养成本比粮食成本高 1 倍多。在散养中,有很多成本没有被计算,比如劳动力成本,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成本也没有计算,像原材料他自己的汤汤水水等。总体而言,散养的成本比规模化养殖的成本要高很多。

2007 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在 2007 年,养猪是能够挣钱的。然而到了 2008 年,散养养猪与规模养猪相比,挣钱就不那么容易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从未来的发展角度来看,规模农业具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效率比较高,成本比较低,整体效率也比较好。

这是饲料。这几年,饲料生意很不错。饲料挺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商品饲料在这几年的量比较大,并且与规模化养殖的推进有关。

肉鸡方面,最大数量在 100 万只以上。2003 年与 2010 年进行比较,2003 年全国养殖 100 万只的占比为 3.12%,到 2010 年则为 8.55%;奶牛方面,到 2003 年时,规模在 1000 头以上的占比上升为 2.7%,到 2009 年变为 8.3%。

现在规模化的趋势较为显著。将中国与美国进行比较,这种差异更为明显。在美国,50 万只肉鸡以上的规模占比达 67%,而在中国,该规模占比仅为 11.96%。中国的肉鸡养殖规模大多在 2000 只到 9 万只之间。这表明中国在规模养殖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2、高价

第二个方面是农业价格的未来趋势必然是高价。农产品价格在未来会持续上涨。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与日本、韩国相比,比日本稍好一些,但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为 3.05 亩,而我国人均仅 1.24 亩。农产品价格持续提升这一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的农产品种植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为什么大豆进口这么多呢?因为大豆种植成本高。没办法呀,我们的种植成本比巴西高一块多,比美国也高一块多,这样怎么去竞争呢?

从今年的进口量来看,对于大多数农产品,比如大米、玉米、小麦等,我们控制得比较严格。而对于大豆,由于控制方面存在一些情况,只能进行进口。此外,白糖和棉花的进口量稍微多一些。

3、品牌

第三大趋势是品牌。对于市场安全的食品而言,什么属于安全范畴,以及何种人种进行何种加工,这些在将来或许会成为趋势。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有一些有机企业从事安全食品的生产,并且持续进行这样的生产,那么将来会有比较大的发展。如果大企业都不愿意这样做,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农业未来的机会是比较多的。

4、生物农业

第四大趋势为生物农业。日本基本不用化肥,每年都有一些严格的要求,如今日本的要求较高,欧洲的要求也高,甚至比美国还高,因为美国是规模化农业。日本和欧洲对在肥料及农业上运用生物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中国也是如此。实际上,在食品安全包括粮食保障方面,生物技术的运用将会加大,这就是化肥使用的相关情况。

5、装备

以色列土地资源匮乏,整体农作物生长环境恶劣。美国大规模农业生产依靠装备,而一些区域仍在使用低水平小规模的小农机。所以我认为,未来装备农业在现代农业中可能会是一个较大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现代农业面临哪些制约因素?

现阶段农业农村正经历深刻变化,且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农业资源以及市场的约束在不断增强,农业科技还不够发达,农民持续增加收入的难度有所加大,我国在农业现代化道路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和制约。

1、农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存在自然条件方面的缺陷,也存在资源禀赋方面的缺陷。农业生产经营较为粗放。城市倾斜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工业抽吸农业,城市吸吮农村。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够充足,宏观调控体系也不够健全。农业的科技含量较低,技术装备水平比较差。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很低,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八分之一左右以及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四分之一左右。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佳。农业基础薄弱,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条件。其一,耕地面积在持续减少。其二,水资源存在短缺状况。其三,农业面源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

我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较为不足。科技人员的数量并不多,同时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推广力度也不够,这些因素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从经济效益角度而言,依旧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像我国在谷物、肉类、禽蛋、水果等的产量上都居于世界首位,然而投入成本却过高,这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进而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形成了制约。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整体水平目前偏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这影响了新知识的吸收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而新知识吸收和农业科技推广受影响,又进而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什么是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业是生存的根本。它是所有生产的首要条件,属于第一产业。很多人对农业并不了解。那么,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农业品牌化

品牌化对于农业现代化而言是核心竞争力,也是重要标志。如果品牌强大,那么农业就会强大。应当把加强中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这件事提升到国家意志、国家理念以及国家战略的高度。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品牌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农产品品牌得以发展,能带动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农产品品牌的发展能促使我国农业走向专业化。农产品品牌的发展能推动我国农业迈向标准化。农产品品牌的发展能促进我国农业达成产业化。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农业的效益。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2.标准化

标准化在产业发展中处于关键地位,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工作,且具有基础性和长远性。

拥有一流的标准,才有一流的产业。

3.规模化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有规模才有份额,有规模才有效益。

规模化是农业的根本出路。

平原有其规模化的路子。山地农业如果能走好规模化之路,那么它也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4.种子研发

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种子的研发。只要掌握了核心技术,就能掌握话语权。

5.紧扣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

发挥当地农业资源的优势,优先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且品种优势明显的种养业,以此来确保主要农产品能够稳定生产并增加产量。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形态,使其更加丰富。推进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与教育产业深度融合,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