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人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咨询:办理了营业执照后,倘若没有开展业务,是否可以不进行税务登记?倘若没有业务,是否可以不进行记账报税?实际上,这些都是很多人存在的一些错误认知,今天我们将统一给大家进行回复!
误区一:
办理了营业执照若是没有开展业务,可以不做税务登记!
纠正: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只要已经办理了营业执照,就必须在 30 天的规定时间内去办理税务登记手续。要是没有办理,就会面临罚款的处罚,甚至还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参考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规定:若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中的某一种行为,那么税务机关会责令其在规定的限期内进行改正,并且有可能对其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倘若情节较为严重,就会对其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办理税务注销登记。
未按照规定去设置帐簿;未按照规定去保管帐簿;未按照规定保管记账凭证;未按照规定保管有关资料。
未按照规定把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以及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以供备查;
(四)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擅自改动了税控装置。
如果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会责令其限期改正。如果逾期仍不改正,经税务机关提请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会吊销其营业执照。
参考二: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等相关事宜。若未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税务机关会在发现之日起 3 日内,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且会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如果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那么税务机关要在发现之日起的 3 日内责令其限期改正。如果逾期仍不改正,就按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误区二:
新注册公司没业务可以不用记账、报税?这也是不对的!
温馨提示:
工商和税务在 2015 年 6 月 1 日与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实现了联网。在公司未注销的情形下,必须要进行做账报税。不然的话,法人以及股东将会有信用污点。
2018 年,工商总局与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工商总局 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管的通知》。此通知表明:
一、做账是必须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需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 30 日内办理税务登记。并且要在当月建账。企业必须拥有一名专业会计,该会计要依据原始的票据凭证,为企业进行做账工作。
二、报税也是必须的!
营业执照批下来之后,首月要完成建账。在取得税务登记证的次月起,就需要进行纳税申报。不论是否赚钱,也不论是否有生意,每个月都需依据运营情况来做账,之后再依据账本向税务局进行税务申报。
三、不做账报税后果很严重!
不能贷款买房
不能办移民
不能领养老保险
公司每年会被税务局罚款2000至2万元
企业欠税,法人会被禁止出境,无法购买飞机和火车票
企业长期不报税,税务局将上门查账
长期不报税,发票机被锁
进入工商经营后会变得异常明了,所有的对外申办业务都会受到全部限制,例如银行开户以及进驻商城等。
一句话来说,新注册的公司如果不进行做账和报税,这就相当于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要是被查出来了,公司在各个方面都会受到限制,根本无法前行!一定要好好考虑之后再做决定!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