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北碚区三农工作克服多重挑战,多举措推进乡村建设与发展

Time:2025年04月09日 Read:3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近年来,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将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当作重点。一直以来,都把保障粮食安全置于突出的位置,并且全力去建设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奋力促使产业发展质量得以提升,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从而提升附加值。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五年行动,进一步把乡村建设的短板给补齐,以高质量来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

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北碚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一定的数值,并且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5.5%。

面对疫情和旱情等多种挑战,北碚的“三农”工作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在是很不容易。 北碚的“三农”工作在面临疫情以及旱情等多重状况时,还能获得如此成绩,真的很不简单。 北碚的“三农”工作在遭遇疫情与旱情等多重考验之下,依然能够取得这般成绩,着实不易。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全力建设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

每天天刚亮的这段时间,北碚区澄江镇民权村三社社长袁兴明就带领着 20 多位农民前往山上。他们进行撒种子的动作,还打窝子、施肥等。袁兴明说:“再过几天,这 4000 斤洋芋种子就能全部完成播种啦。”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完成秋洋芋的播种,他特意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伍,用以帮助村民一起进行播种工作。

粮食是首要之事,谷物是民众的命脉。为了坚决守护好粮食安全的底线,去年北碚区在秉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基础上,制定并出台了关于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 8 条强硬举措,进一步强化并细化了粮食生产的责任。

今年,北碚区在打造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启动了建设“粟漫东山”万亩优质粮油基地,该基地集优质粮油推广、智慧农机研发、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如今,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位于沿东山环线的静观、柳荫、三圣、金刀峡等镇,2021 年度已在柳荫开始试点实施 2400 亩。

其三,在销售上,提前做好联系工作,以确保销售的顺畅。

耕地对粮食生产至关重要,粮食种植面积需持续增加。如何实现增加呢?又从何处增加呢?北碚区农业农村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配合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建设,北碚区打造了万亩宜机化示范区,在静观镇和柳荫镇开展了 1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并且持续沿着东山环线,在其他镇进行了 5000 亩农田宜机化改造,从而使全区高标准农田的覆盖率达到了 70%。

与此同时,北碚区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先进农业技术得以全面运用。将围绕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培育农机合作社和粮油加工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粮油机播机收服务、统防统治服务、仓储烘干服务以及加工销售等全链条的社会化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北碚为了弥补今年高温干旱所带来的损失,秉持着“大春损失晚秋补”的理念。他们抓住秋季作物种植的时机,提前对小春作物进行谋划,想尽各种办法去夺取秋粮的丰收。

目前全区已安排 152.5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采购秋菜种子 1350 公斤、秋洋芋种子 5 万公斤以及油菜种子 700 公斤,这些种子正陆续配送到相关村社。同时对水果等土作物及时配送抗旱物资,例如水泵、遮阳网等。采取抽水灌溉等办法进行抢救,以及采取遮阳等办法。踊跃筹措资金,按照乡村建设要求,在今冬明春开展农业“五小水利”冬春整修大会战,高质量建设现代粮油示范区。

现代农业示范区_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方案_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基本原则

提质产业升级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

静观镇素心村因境内存在上千亩的素心蜡梅所以得名,并且因为蜡梅而得到了发展。近些年来,通过对村集体资产以及农户承包地资源进行盘活,与新型经营主体展开股份合作,对“蜡梅认养+景区收费”等模式进行探索并实施,使得小小的蜡梅花发展出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每年接待的游客达到 20 多万人次。

一枝蜡梅花,使一方群众富裕起来。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 70 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有所增长。北碚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北碚区正围绕蜡梅产业加快建设万亩特色产业带,其中包含静观镇,沿着西山环线打造“嘉陵悠谷—梅香西山”万亩蜡梅特色产业带,会新增 4000 亩蜡梅种植面积,并且打造 3 个蜡梅精品园。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它属于经济范畴。产业也是乡村发展的动力,并且这种动力非常重要。产业更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该负责人介绍,北碚区正努力打造万亩蜡梅特色产业带,以推动乡村产业规模上档和质量升级。同时,还在建设柑橘、蜡梅、魔芋三大良种繁育基地,培育并发展柑橘、蔬菜、缙云山甜茶、水产养殖等多种特色产业。并且,北碚区在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此推动乡村发展稳基础、提效益。

北碚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进而走上了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据悉,全区会全力推动“嘉陵悠谷”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以及“缙云原乡”两山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把“梅香西山”和“粟漫东山”这两个乡村振兴产业带做强,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乡村振兴特色样板。

柳荫镇在上个世纪的农村水利建设中修建了水渠渡槽,这是一道独特的乡村文化风景线。村里有闲置的农房,这些农房具有建民宿的价值。北碚区把乡村的这些价值挖掘出来,引导建设民宿,从而发展起乡村文化与农业相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

今年,我们要以打造成渝地区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我们要推进城乡融合,同时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北碚区农业农村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北碚区会推动农业产业朝着景观化的方向发展,着力打造出田园式以及花园式的乡景基地;会促使乡村建设走向旅游化,依据旅游的标准来建设农村的道路交通体系,并且把游客集散中心、农村院落、乡村驿站等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和美化;会打造出研学实践基地的群落,培育出 10 个研学实践基地;会培育“缙云民宿”这个品牌,打造出 10 家精品“缙云民宿”。全年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将达到330万人次。

此外,北碚一直在努力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2022 年,新增的绿色食品数量在 5 个以上,创建的市级农产品品牌数量也在 10 个以上。北碚开展了“好品碚出”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活动,还打造了以“三溪口豆腐鱼”“缙云醉鸡”等精致特色农产品为主要材料的“北碚宴”。

补齐乡村短板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

9月的永兴村,绿意盎然,千山万壑流碧,风景如诗如画。

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村主干道宽敞明亮,两旁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农村新居漂亮,相互映衬,错落分布。田野里瓜果遍布,山岗上花卉成行……“若非亲眼所见,难以想象这里的农村如此漂亮。”走进金刀峡镇胜天湖村,往来游客连连感叹。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方案_现代农业示范区_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基本原则

初秋,在北碚的广袤乡村中行走。在这里,处处都能与不同的风景相遇。美丽乡村的呈现,得益于北碚的城乡融合发展。北碚多年来一直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当作重大民心工程,从而推进了乡村建设的“优质均衡”发展。

农村生活美不美,要先看硬件硬不硬。北碚区农业农村委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介绍,从今年开始,北碚区把目光聚焦在“两大定位”上,用心做好“四篇文章”,正在加快对中国乡村建设历史文化联线以及中国西部(重庆)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建设,全力打造万亩宜机化示范区,大力推进“一带”“六片”“多点”的示范建设工作,促使乡村建设朝着高质量、高标准的方向不断迈进。

全区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此工作将持续五年。重点开展以下四大行动:一是抓好“厕所革命”;二是抓好污水治理;三是抓好垃圾治理;四是抓好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今年全年要实施农村户厕改造,数量为 1500 户。要建成 1 个农村人居环境成片整治示范区,其面积不少于 20 平方公里。要创建 3 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创建 17 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村庄清洁行动的覆盖率能稳定在 100%,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率也能稳定在 100%……如此一来,乡村就能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如今,北碚区已经建成了 873 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并且,通过多种措施一起实施,农村饮水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转变和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也向前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步伐。从而让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关链接>>>

数说北碚“三农”发展成就

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5.5%。

推进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工作,已经完成了 1400 亩蜡梅的种植,同时还繁育了 15 万株蜡梅种苗。

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五年行动,今年要打造 20 个主题院落,同时开展 1500 户农村改厕工作。

召开春季踏青赏花线路的发布,召开消夏采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发布,推介了 9 条精品线路。

构建了以区域公用品牌“好品碚出”作为核心的“1+4+N”品牌体系。其中,有 3 个产品被评为重庆名牌农产品,还有 3 个产品获得了“巴味渝珍”的授权。目前,拥有绿色食品 66 个,农产品地理标志 2 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 件。

张亚飞 刘钦 王越 图/秦廷富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