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纵览天下 / 正文
M姐说: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HeyMom丁颖分享儿童学习能力提升秘诀

Time:2025年04月23日 Read:5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 M姐说 」

最近,M 姐时常在后台看到大家留下的留言。她发现,大家觉得最为痛苦的问题,几乎都集中在这一个方面:“我的孩子不爱学习,我该怎么办?”

近期,千聊邀请了养育研究所的大 Boss 丁颖去讲授一门关于儿童学习能力的课程。之后从中选取了一部分内容,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的字数是 3300 字,阅读它大概需要 5 分钟,为了孩子,一定要把它读完。

大家好,我是丁颖。我想在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他有没有向你发脾气并且大吼一声:“妈妈,我不要学!”

有时候,作为家长,我们会觉得,我的孩子似乎不爱学习,他好像从本性上就不喜欢学习。

没有孩子不爱学习

在这里,我把这个小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上一周,有一对父母来到了我们的办公室。这对父母最为苦恼的事情是,他们家的孩子不爱学习。

爸爸妈妈说,打过也骂过,甚至还拿手机奖励过。然而,任何方法对这个孩子都只是一天有效,一旦超过一天,这一招就不管用了。

进入三年级后,爸爸对孩子说:“贝贝,要是你这个学期期末的时候,学习成绩能够提升五个名次呢,爸爸就给你买手机。”

孩子瞟了爸爸一眼,眼神淡淡的:“你自己用吧,我没兴趣。”爸爸十分懊恼地说:“你要是再这样,我就不给你玩 iPad 了。”

孩子径直走进了房间把门锁上,不跟爸爸说话。

爸爸很不解,他痛苦地对我说:“丁老师,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啦?为何我用尽各种方法,孩子好像表现出的都是不想学习呢?”

我认为在座的大多是 80 后和 90 后家长。我想询问大家,你们在自己小时候,学习的动力是什么呢?

还能回忆起 80 后的动力吗?我们的动力来源于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即便我出身于一个小农村或者小山村,我依然认为,只要我考上大学,进入城市,就可以改变命运,不是吗?

但是有一个问题被发现了,对于现在的 00 后乃至 10 后的孩子而言,学习的动力究竟在哪里呢?是为了改变命运吗?然而,他们现在已经拥有了很多东西,不是吗?

那么,现在的孩子到底该为了什么而学习呢?

我要表达的第一点是:

儿童也好,任何人也罢,人类能够进步、能够进化,其本性在于会一直不停地进取,不停地让自己变得更好,不停地进步。

从心理发育的本源上来说,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学习。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有一个真心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那么他就无法学会走路,也无法学会说话,更无法学会叫爸爸和妈妈。而我们的婴儿,实际上是学习方面的高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没有一个孩子是不爱学习的呢?没有。

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不爱学习的孩子呢?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哪些方面出了问题。我们是怎样将一个天生就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变成了一个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呢?

为什么孩子会不爱学习

我在多年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不愿学习的原因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另一类是……;还有一类是……。

第一类:没有学习动机。

我们谈论的这类孩子,他其实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

第二类:学习认知的缺失。

不爱学习的我_音乐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_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孩子体验不到学习能给她带来的价值感,问题出在动机方面。

这两类孩子最为主要的问题在于对学习的动机有所缺失。或许,父母以及老师能够运用诸多方法去激励这两类孩子。然而,其效果必定不会理想。

我们时常会用给予孩子外在物质奖励的方式促使孩子去学习,比如“你考试取得一百分就给你买乐高”,还有“弹琴弹得好就给你看半个小时电视”等等。

孩子学习是为了获得奖励,却忽略了要告诉孩子,学习本身就能够给孩子带来意义,同时也忘记了去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

孩子习惯了外源性奖励,就不懂体会学习的乐趣,无法欣赏自身克服困难的能力,也无从体会从挫折中战胜的勇气。

这样的孩子,即便获得了诸多外源性的奖励而变得极为优秀,也终究会在某一天陷入茫然,会思考“我为何要优秀?”

孩子而言,最好的奖励当属内源性奖励。内源性奖励包含三个条件,其一,能让孩子拥有自主感;其二,能让孩子拥有胜任感;其三,能让孩子拥有自我归属感。

比如,孩子对音乐表现出兴趣时,可以鼓励孩子学习音乐。让孩子明白是自己主动学音乐,而非被爸爸妈妈逼迫。同时,增强孩子对自身音乐能力的欣赏,提升孩子的学习动机,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孩子感受到学习以及所获得的成绩都源于自己,而非被他人左右。

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对各种学习都很重要。孩子因学习获得认可和尊重时,能体会到学习本身带来的回报。当孩子体会到这种回报后,就会越来越能自我激励。

第三类:对学习的情绪缺失。

最后一类很常见的。就像我在如何不磨蹭的这个课里讲的那样。

我们身为家长,时常对孩子讲:“你真的很笨呀,这么简单的题目你竟然都不会做呢,你所做的这件事情就是做不好,你瞧瞧,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不会处理。”

这导致了孩子对学习的情绪是缺失的。

什么叫习得性无助呢?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 )于 1967 年最先提出了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将狗放进一个有电击装置且无法逃脱的笼子里,接着对狗施加电击。他发现,当这些狗刚开始被电击时,它们会拼命挣扎,试图逃脱这个笼子;然而,在经过再三努力却依旧无法逃脱之后,它们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

某一天,塞利格曼打开了笼子。遭受过电击的狗一直卧倒在地,它们显得惊恐万分。并且它们不会再尝试逃离牢笼。

这一实验表明,当动物处于那种无法避开、有害且不愉快的情境时所获得的失败经验,会对日后应付特定事件的能力产生破坏作用。它们会以消极的态度接受既定的命运,不会进行任何尝试和努力。塞利格曼把这一现象称作“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在动物界存在,在人类世界也存在。它既会出现在成年人身上,也广泛存在于孩子身上。

孩子每一次尝试努力的时候,都被告知做得还不够好、学的还不够好。这样孩子就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孩子一旦染上习得性无助,其学习动机和认知以及学习情绪都会出现偏差。

长期经历挫败,会让孩子在学习时感到灰心沮丧。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会变成孩子肩上的负担,还可能使孩子表现出自暴自弃的行为。

我在这里举个例子。上节课讲完作业磨蹭的问题后,我看到许多家长在我们的群里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讨论。

有两个是一年级家长在进行对话,这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中有一位妈妈展示了一张孩子写汉字的田字格。在我看来,从一年级小学生的标准角度去衡量,这个孩子所写的字已经显得很自然,并且很不错。

这个妈妈晒图是为了告知大家,在孩子所写的 12 个汉字当中,她圈出了 3 个写得比较好的,有 4 个属于一般水平,另外 5 个她觉得绝对不能过关,她决定让孩子把这些全部重新写一遍。

群里的妈妈们都在向她投去羡慕的目光,她们说道:“你有着明确的要求呢,你对孩子的要求真的很严格呀。”

这个妈妈也很得意。她说,要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对孩子有要求。

不爱学习的我_音乐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案_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我想问问大家在听课的各位,你们会不会也干同样的事情呢?

大家在评论区进行回复。我看到评论区有很多家长在表达,有的家长知道,有的家长不知道。

不会的家长肯定是上一节课很好的听了我说的一个观点。

很多时候,家长实际上是很爱孩子的。然而,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以爱的方式狠狠地伤害了自己的孩子。就像刚才我所举的那个例子一样。我要告诉大家,妈妈能得意的时间最多也就两年。

一年级和二年级时,这个孩子还愿意配合。到了三年级,这个孩子一定会表现出对母亲的强烈反抗以及对学习的厌恶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作为家长,我们该注意些什么?

作为家长,有很多问题我们必须要注意:

第一个要注意的问题:不要以错误的方式去帮助孩子,不要以错误的方式致使儿童丧失学习动机。

回到前面来谈第一个问题,孩子本身是天生爱学习的。只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采用的方法,使得孩子不能够很好地去开展学习。

我想问大家关于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家庭所养育的孩子最容易培养出爱学习的孩子呢?

想一想,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养育出爱看书的孩子呢?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养育出爱学习的孩子呢?

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关键在于一个“养”字。何为“养”呢?即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以此来培养儿童热爱学习的习惯。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你有多久没有看过一本书?

当我们在家不忙碌时,我们会在书房读书吗?孩子有没有机会看到我们学习呢?

回到开课之前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要告诉大家,所有的孩子都有着爱学习的天性,不存在不爱学习的孩子。第二个问题,要告诉大家的是,很多时候,若我们要培养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实际上家长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心血。

因为篇幅有局限,要是想知道具体怎样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话,同学们请关注千聊直播间。在这堂课程当中,我们会给你提供国内外最为先进且可靠的养育方面的知识,一同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直播间听课

↓↓↓

- END-

关于 “学习能力”,你有什么想说的

点击页面右下角的 “写留言”

告诉我们吧!

做父母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情

,让养育更轻松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