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两种基本范式,但也相互补充。
一、定量研究。
1、常用方法:问卷调查、量表测量、测验和实验研究。
2、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
实证主义的4个基本观点。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适用范围包括:在已有大量资料的场合适用;在资料收集相对容易的场合适用;在需要探讨变量关系的场合适用;在宏观层面进行大规模调查与预测的场合适用。
二、定性研究。
1、常用方法:非结构式的直接观察和会谈。
2、定性研究以反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
反实证主义的6个观点或特征。
使用范围包括不熟悉的社会系统以及无权威和不受控制的场景;在这些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过分的观念化和学说建构,而是要去发现案主的主观观念、态度等,定义新的概念,形成新的假设。
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存在着特定的关系。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是外人,如同旁观者一般。而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会深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并且会尽力让研究对象将自己视为自己人。
研究与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从定量方面来看,它依托于理论,通过此来形成假设,然后对假设进行验证(包括证实和证伪)。从定性方面来看,能够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理论。
研究策略方面,定量采用演绎法,其研究问题、计划、内容以及结论都追求精确性;定性则采用归纳法,其研究问题、计划、内容会随时进行修订。
资料具有特定的特性。其中,定量方面的资料是可以进行量化的;定性方面的资料则是描述性的且为非数字信息。
- 定性方面侧重于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特殊性,且不对研究发现作推论。
常见问题我要咨询我要咨询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