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纵览天下 / 正文
996工作制引热议,程序员反抗,巨头表态,员工老板观点大碰撞

Time:2025年05月04日 Read:1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早上9点需要到岗,晚上9点才下班,每周要工作6天,这便是所谓的996工作制。近日,996工作制变得热门起来,有程序员在世界级的代码仓库上创建项目,以此表达对996工作制的不满。仅仅短短几天时间,该项目就获得了大量程序员的关注与支持。

随后,互联网巨头纷纷针对996工作制作出回应,一时间,996被置于舆论的焦点位置。

马云先是发声表明,996是福报。之后又再次针对996阐述观点,称关键不在于对不对,而是要思考自身的选择。刘强东在朋友圈发布文章称,“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当当创始人李国庆举起了反对996的旗帜,他觉得,管理者提升决策科学性和效率比员工加班更具价值。

一边是员工中反对声占多数,一边是大谈责任、事业的老板们,对于996,你的看法是什么?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还采访了互联网公司的人力(HR)、法务,法律人士,人力资源专家,以及百度、阿里、京东等企业的员工,大家共同讨论关于996的话题。

话题1 996是否普遍存在?

张朝阳身为搜狐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表示,搜狐如今对员工的要求日益提高。搜狐过去存在太好人文化,现在要将其摒弃。当下搜狐要求员工尽职尽责地开展工作,把工作当作自身极为重要的一种本分 。

互联网竞争相当激烈,这种本分职责对时间和投入的要求颇高。我们并未对时间作此要求,大家周末休息的情况仍得以保持,只是偶尔周末会开会。我大体上还是赞同让大家认真工作的 。

互联网公司HR表示,在大公司里,996的情况因岗位而异,因职务不同而不同,甚至因具体项目而有所不同。

虽然并非有几家公司明确规定必须实行996工作制,但是有的公司“加班文化”氛围浓厚。比如说某知名内容分发公司实行大小周政策,在上六天班的那一周设有“福利”,即这一周的星期三能够不用加班,由此可以想象出这家公司的加班情况有多严重。不过这也是这家公司员工薪酬普遍比互联网行业正常薪酬高出百分之三四十的缘由。

很多互联网公司用福利吸引你加班,像是加班餐以及班车制度。腾讯、美团、京东等众多公司晚上9点后能报销车费,还提供免费晚餐。这便是市场状况。另外有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因处于初创阶段,很多部门说007都不为过。

头条系某员工表示,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存在多种上班下班时间组合。比如,有人早上9点上班,下午5点即可下班;还有人上午11点上班,下午7点就能下班。到下午5点时,员工通常会选择等一等,以便在公司享用免费晚餐。而下午7点下班的员工,多数也会选择等一等,待到晚上9点再离开,如此便能申请打车报销。此外,加班超过两个小时,还能够申请加班费。

至于外界广泛流传的大小周,这是大部分员工主动选择的,若来加班,会得到加班费。并且为了减轻员工必要的加班状况,头条一直在扩大招聘规模。

某车联网创业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虽未要求员工996,不过在必要之时,还是期望员工能够接受加班,并且具备创业精神与准备。每天早九晚五的工作模式肯定不适合本公司。公司会给员工股票,对于只求稳定的人,只给予工资即可,只有把工作当成创业的员工才会得到股票。

什么是坐班制工作_996工作制的法律问题_996工作制

施海鹰(猎头公司CGL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诸多互联网公司与创业公司在开展创新方向工作时,需要迅速推进,故而加班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或许是996,甚至超过996,然而这并非潜规则。

话题2 996的效率和回报如何?

某手机厂商负责人表示,身为团队负责人,谁都期望员工能够996,甚至拼命工作,因为只有这样业绩才有保障,然而,除非是核心团队,否则大部分人很难做到996 。

某芯片公司副总裁表示,如果想要获得高薪,那么就必须配得上这份高薪,如果对此并不在乎,那么可以选择稳定但薪资相对较低的工作,这属于市场经济行为。不过,他觉得马云的讲话影响力并非仅仅局限于互联网行业,而是会逐渐对其他行业产生影响。

阿里某程序员表示,做“码农”几乎每天都要加班,996已经是最基本的情况。坦白说,他不认同996,不过他觉得做有意义、有成长的事,即便超过996也可以。他们选择加班,无非是项目有需求,且时间紧任务重,比如双十一大促这样的重要时间点。但是,996式的加班成为常态是不可取的。

京东员工(甲)表示,目前上班存在间接的磨洋工心态,大家一直等到晚上9点下班,因为必须耗到995,上班期间什么都不敢做,担心做错了事被开除,所以大家都在相互推诿事情,一直推到九点,这样的工作毫无意义 。

我对996持开放态度,前年以管培生身份入职京东,在京东工作这些年,晚上9点以后下班很平常,一方面是自己的工作无法在8小时内完成,另一方面是领导下班时间晚,自己不会比领导更早下班。

百度某员工称,自己所在部门没有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其个人上下班时间通常是上午10点至下午6点半,有时碰到紧急情况,也会留下来加班,然而,对于马云所说的996是福报这一观点,该员工并不认可,认为这是道德绑架。

要是公司确实打算推行996工作制,那就得和KPI关联起来。当下不少公司实行的996都是在消极怠工。要是改成了996,KPI翻倍,工资同样也应当翻倍。要是实行了996,KPI却没有变化,那就只能表明这人能力欠佳。别人早九晚五就能完成的工作,他为何非得加班才能做完呢?

要是有一天公司真的强行实行996工作制了,我或许会接受,毕竟当下工作很难找,而且跳槽也不容易 。

某女装电商员工:电商运营工作不可避免会在周末和节假日加班,由于业务压力等原因,员工被迫接受996的工作节奏。因业绩压力,领导给大家打鸡血,强制要求不论时间地点都要秒回工作消息,真的让人接受不了。

短期内我不会考虑更换工作,尽管从长期来看这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展不利,原因是换工作的成本比接受996要高。

话题3 合法性漩涡中的996工作制

996工作制的法律问题_什么是坐班制工作_996工作制

某互联网公司HR表示,996是一种自我驱动的状态,然而它不应成为一种被普遍认可且固定下来的公司文化。举例来说,要是员工不愿意接受996,就会被指责价值观存在问题,不够努力。这种行为属于绑架性质,是不好的,它否定了多种不同价值观的存在,致使企业的包容性看起来很狭隘。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讲,996这种机制无法简单判定其好坏,毕竟事情并非非黑即白的。

大型互联网公司法务总监称,严格来讲,996违反法律规定,因为上班时间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长。然而从企业层面来说,修订工资结构,或者与员工签署自愿加班的协议,能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企业的法律风险。

目前一线互联网公司的薪酬结构大多是“打包形式”,工资结构里没有清晰划分基本工资与加班工资,这是致使996工作制引发争议的关键因素。引导员工以结果为导向最为重要,除了明晰工资结构并履行提前告知的责任,企业要引导员工自愿去完成工作而非强制要求。

目前互联网行业竞争极为激烈,人力成本相当高,所以996工作制的存在,有企业是出于人力成本的考量,三个人实行996就能节省一个人的人力成本,要是公司规模大、人数众多,节省的人力成本数字会非常巨大。

周掌柜作为商业战略专家、专栏作家表示,通过解放人激发创造性的生产力,才能创造增量的竞争力。中国企业一味强调进攻性,容易与世界为敌。即使在自由市场竞争最残酷的美国,无论制度还是公司治理,给予人的尊重也是比较充分的。榨干员工的时代已然过去,回归平常人的生活与逻辑,是每一位时代大佬都必须面对的真切问题,管理科学需要再次被唤醒,本质上工作时间并非竞争力的源头,领导力基于使命,企业和年轻人需要新的企业文化契约。

刘嘉丽是四川开山律师事务所律师,多数情况下,企业虽未书面落实强制996制度,实践中却造成了996的情况,996制度本身违反劳动法,即便员工接受了,只要员工愿意,在保存好工作记录的情况下,随时能向劳动仲裁委提起诉讼 。

对于企业而言,996这种工作制度企业当然乐意接受,原因在于员工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营收,对于员工来讲,996的工作制度是在剥削员工的时间以及剩余价值。

目前人们对996进行控诉,并非针对996本身,而是因为没有与之对应的收入。要是你想用十年的996,甚至是007来实现财务自由、职业自由以及时间相对自由,只要你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那就趁年轻好好奋斗拼搏。要是你想安稳地过一生,那么选择955也没有错。毕竟路是自己走的,只要不后悔,那就是对的。

蔡舒恒(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表示,互联网公司老板们似乎都期望员工自愿实行996工作制,然而这种期待并不太合理,因为员工是拥有自己私生活的,而996的工作安排基本上将私人生活磨灭了。

工时长并不意味着效率高,也不意味着更加勤奋。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广泛存在的996背后,是基于结果导向的“责任制”工作模式。责任制的安排要求确保员工能获得相应的薪水。少数创业家会将收入公平地分配给员工,这也是当前争议广泛存在的根源所在。员工应对自己有规范,雇佣员工时应有应有的信任。

施海鹰表示,996本身无所谓好坏,只是相对而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企业,同样如此。一般来说,企业会按照劳动法规定,根据工作量,给出合理报酬,并且基于双方自愿的原则 。

站在人力角度,公司要借助内部合理化流程,还要开展相应培训,以此让运转更高效,不能因内部流程复杂,导致出现内耗,或者造成内部时间浪费,致使工作需靠强制性加班才能完成 。

(记者 梁辰 杨砺 白金蕾 马婧 陆一夫 实习生 程子娇)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