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申请季又快到了,许多学生感到焦虑。他们看到今年有如此多的学霸也在竞争 QS 前 50 的学校,便觉得自己很大概率是没有机会了。他们内心有着既害怕又想申请的矛盾感受。
国内双非的学生能否去 qs 前 50 的学校?一本的学生呢?二本的学生呢?网大前 300 的学生呢?到底能不能去?有哪些学校可以推荐?
其实有的,今天我们就聊下这个话题,给大家选校做备选。
No.1 KCL
你的王若今年 8 月不更新新一轮申请要求,那么大概率会依照去年的申请模式进行。KCL 没有公开的名单来限制你所在的学校。可以说它是目前 QS 排名前 50 学校中对双非学生最为友好的学校。当然,这种友好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KCL 今年竞争极为激烈,双非学生在商学院和传媒学院这两条路径上可谓是伤亡惨重。
但 kcl 对双非的高绩点学生较为友好,也给予支持。例如一些双非财经类本地院校,像浙财、安徽财经等,这些院校的学生平均成绩在 88 - 91 分之间的,仍在录取范围内。而低于这个分数的,就不要去尝试了。对了,如果加权分在这个分数之上,也是可以的。
当然,除了那几个学院之外,一些非特定要求的专业,其难度会低一些。像你们喜欢申请的社科专业,以及一些泛商、教育类专业,实际上很多双非院校的学生,成绩达到 85 分以上就可以了。
KCL 没有放弃对双非学生的考虑。目前来看,只要你不在意专业,并且平均成绩达标,就仍有希望申请到 KCL。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去申请 KCL 的 2.2 专业,KCL 也会考虑录取你。
No.2
曼大的各个系与院存在很大差异,曼大是强校这一点毋庸置疑,该校校友众多且实力强劲这也是事实。然而,其录取门槛在英国九校中可能是漏洞最多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补漏的。就像今年,在一个专业中,我这边就录取了 7 个学生,这也算是感谢曼大的不杀之恩吧。
曼大其实像极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名气响,但捡漏途径多。
他们的环境发展学院、材料学院、工程学院等,很多基本的录取名单会接收国内网大排名前 300 的学生,甚至有些会接收前 400 的学生。各个学院的均分要求也不一样,有的学院要求最低分,有的学院要求最低分,情况各不相同。这个学校不同学系的独立性非常强。
双非学生中,均分在 85 到 90 左右的,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曼大,因为它给了机会。曼大就像妥妥的大爹,得紧紧抱着它的大腿。当然,曼大的申请量很大,竞争肯定很激烈,像 ifr 现在的难度都提高了很多。虽然双非学生依旧有很多能入读,但如何做出差异化,是你们应该重点考虑的事情。
No.3
爱丁堡学校分为 ABCD 四个 band。若今年 7 月底爱丁堡不更新新要求,通常会按照这四个 band 来执行。这意味着双非学生申请 A 和 B 这两个 list 基本没有希望。也就是说,商学院以及信息学院这类学院就不要去尝试了。只有少数几个一本强校可以,像深圳大学这样的学校是可以的。
其他双非院校,包括一本、二本和三本的院校,都可以申请他们的 Band C 和 D 这两个档位的学校。并且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会低一些。主要是因为这些学校不像前面两类院校那么热门。
很多学生被商学院的录取率吓到了。其实这个学校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以企及。还是那句话,要分学院来看,像教育和体育学部的课程申请起来比较容易,社科类也有能捡到漏的情况。新的未来学院招收双非学生的数量也比较多。
当然,若想申请爱丁堡大学,建议将分数刷得高一些。在申请英国的院校时,绩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不容置疑。甚至在后续留英找工作的过程中,绩点依然是关键因素。
No.4 UCL
UCL 在 G5 之中,对双非学生最为友好且最为坚定。它的校训就表明了这一点。尽管 UCL 目前在几所学校中是最卷的,但即便进入社科赛道,依然能够展现出非凡的实力。即便如此,它仍给了许多双非学生机会。
大家需要特别留意他们家的新专业。同时,如果是去年大家分享的那些多地捡漏专业,那么今年就不要去申请了。因为这些专业肯定会被报满,谁申请谁就会浪费名额。
申 UCL 对于学霸而言没什么特别的,然而对于双非学生来说,是最需要注重技巧的。
建议早申,第一轮结束后要想办法补申。对于 ucl 这类学校,双非学生应永不放弃,除非被拒到极致,等了 7 个月仍无结果,那就只能顺其自然。但不能放弃,要有来年再次攻读 ucl 硕士的勇气,ucl 就是用来提升学校层次的。
总结:qs 排名前 50 目前适合双非学生申请的大概就是这些了。像 lse 和 ic 以及更靠前的学校,基本都是小概率事件才会录取。当然也有曲线救国的情况,比如本科一般,读了国内靠前的研究生,再读个二硕。如果你是双非直接申请,现在很多 211 和英本 2.1 都被拒绝得毫无办法。
其实大陆本除了 c9 高校以及一些有较多学生出国的高校外,这种认可度还算可以。而其他的大陆本认可度比不上一些海外本科或英国本科的认可度,甚至比不上一些 2+2 项目的认可度。认可度这件事有时候确实是有先后之分的,不服都不行,这也是很多家长提前为孩子布局送其去英国读本科的原因。竞争已经从 A-甚至 GCSE 阶段就开始了。
如果你是一个注重排名的人,对学校有着强烈的占有欲,那么你就应该好好确定学校,牢牢抓住自己的机会。不要盲目地去冲刺热门学校。朝着捡漏的方向去努力,刷一个名校的学历,回国就业不是很有优势吗?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