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声声 学意浓浓
在如今教育教学手段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有一群怀揣理想的英语老师。他们齐聚在长沙教育学院,为了达成专业与自我的成长,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和补充知识。在这为期三天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直接面对新课标的全新理念,在先进理论的引导以及教学实践的尝试里,正在进行着一次教学上的自我突破与成长。
三日的学习交流非常精彩。回顾这三天,以下这些关键词出现在眼前。
专业引领 铸师德师风
教书育人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困难,也会存在一些疑惑。幸运的是,有先行者在前方引领,他们能够为我们指明道路,让我们不会迷失方向。
7 月 12 日,长沙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兼副局长邓芸来到会场。长沙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智明也一同抵达。副院长许月良也在现场。长沙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副处长黄雪蕾也来到了这里。他们对全体参培教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且提出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加强全市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学习纪律,增强教师的职业使命感以及专业发展的自觉性。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张小丽老师以学员代表的身份,讲述了她在教学方面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同时表达了对此次学习的期待。
如何做新时代“大先生”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彭志波老师以“加强师德养成教育,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题目。他从“何谓大先生”这一方面,引领我们深入理解“大先生”的内涵;从“大先生有何特质”这一方面,引领我们深入理解“大先生”的内涵;从“如何成为新时代大先生”这一方面,引领我们深入理解“大先生”的内涵。并且,他号召我们努力成为有着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大担当、大气象的新时代的“大先生”。
如何巧用 迎接AI时代带来的新挑战?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顿官刚副教授举办了讲座《X + 1 课程与背景下的英语教师发展》。这场讲座给我们带来了新科技方面的头脑风暴。顿教授希望英语教师们能够接纳 AI 时代所带来的新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夯实专业的基本功,主动积极地应对时代的变化,学会并掌控 AI。最后,顿教授向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发出号召,要求他们坚持学习。他希望老师们能成为热爱阅读的英语老师,引领孩子们在英语原篇和原著阅读的海洋中遨游。
在大单元视域下如何更好设计和体验英语听说学习活动?
长沙教育学院的英语学科负责人刘小兰副教授通过 rap 的方式来导入讲座,还给学员提供了许多单元教学的范例,这些范例让老师们能够有实实在在的模板去研读和学习。刘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金句不断:英语课堂需有笑声、欢呼声以及掌声;英语教学要有梯度、坡度,还有宽度、广度与深度,且不能有难度;我们要用放大镜去夸赞学生的优点,用墨镜去弱化学生的缺点,给每位学生都提供一个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课堂要进行拓展,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需充分展现出来。
We are what
李宇老师具有十足的学者风范,他的讲座标题为“We are what we ”,此标题很富有哲理。他着重指出,新课堂需要具备深度、高度和温度,老师们应当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和课堂观,因为正确且科学的理念比埋头苦干更为重要。随后,李教授从阅读和写作这两大方面,结合理论与实例,展现了什么样的课是灵动的。
围绕“‘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更好设计英语融合式情境作业”
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研员张光明老师,针对“‘双减’政策背景下英语融合式情境作业”这一主题,提出了融合作业的概念。他一方面从指向高考的角度,另一方面从指向核心素养的角度,介绍了怎样结合学科、教材和生活情景来应时、应事地布置融合型作业,这种介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如何更好使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英语教研员周宁之博士带来了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解读。对于如何使用新课标,周博士建议,我们应将新课标当作字典工具书来使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常拿出来读一读,以此来指导日常教学。在讲座中阐述了以下四个核心素养:语言能力,它是基础;文化意识;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周博士建议英语老师需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并且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案例分析 深耕细研
“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老师的人。”老师们的成长,一方面有专家给予的引领,另一方面也有同伴们施加的影响。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周亚薇老师,通过具体的课例,展示了在听前引入阶段以及听后练习阶段,是如何悄然无声地帮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爱,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为自己负责、适应环境且不断自我完善的人。
湘江新区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的高级教师周玲分享的专题为“听说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周老师详细讲述了英语教学围绕“课程标准”来设计的原因,以核心素养为依托,明确除了语言本身外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并且分享了在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与方法。周老师特别强调在课堂中要懂得留白与等待,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要调控好课堂的气氛和节奏,做到张弛有度且快慢结合。并且要设置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回答,还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雨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英语教研员张玲老师,分享的是初中英听说教学实践,且是在主题情景下进行的。张老师以一些 pun 来开场,接着带领老师们去领略语言的魅力。
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的卓越教师沈娜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听说课教学展示。沈老师依据学生的发展,设计了操场、教室以及音乐教室这三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真实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实让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的高级教师黄湘峰分享了他对基于教 - 学 - 评一体化的听说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看法。他通过理论搭建,并且进行案例分享,带领我们一同学习了教学评的一致化。
学员风采 满载而归
强大的主持阵容团凭借着言语与智慧,成为全场的气氛担当!
学员们目光炯炯,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他们嘴角那一抹微笑,展现出他们汲取到知识甘霖时的快乐。
最后,项目负责人刘小兰副教授进行了培训总结。她祝愿大家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能够像喜欢一样去鼓励、指引和指导,花时间给学生,并且坚持梦想。
本次培训至此圆满结束。问渠何以能清如许呢?只因有源头活水来。各位专家们的授课就如同盛夏中的冰泉一般,将每一位学员的心田都浸润了。
END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