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山东省高考志愿填报中专业名称认知错位的详细剖析,依据山东考生的特点、本地高校的情况以及志愿填报的规则,给出具体的应对办法:
一、山东考生典型误区案例
案例1: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误解:以为与临床医学相关,适合想当医生的考生
实际情况是归属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其核心课程有《医学仪器设计》以及《生物医学传感器》。毕业生大多会进入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这类医疗器械企业。
山东特色:青岛海尔生物医疗等本土企业为该专业提供就业机会
案例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源与动力工程」
误解:认为研究新能源开发(如光伏、氢能)
实际情况是侧重传统能源方向,其中的课程包含《锅炉原理》以及《汽轮机设计》,对口的就业领域主要是以火电厂和石油炼化企业为主。
案例3:曲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
误解:视为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师范专业
实际属于教育学类,其专业代码如此。主修的课程有《教育软件工程》以及《虚拟现实技术》。毕业生大多在教育科技公司进行产品开发工作。
二、山东高考政策与误选风险
1.新高考「专业+院校」模式放大风险
山东实行96个平行志愿(1个专业+1所院校为1个志愿)
风险点:若仅凭专业名称填报,可能浪费多个志愿名额
2023 年青岛科技大学的“材料化学”专业被误以为是“新能源材料”,所以录取位次虚高了 2000 名。
2. 地方院校「包装」专业现象
部分省属高校更名传统专业吸引考生:
烟台大学「水产养殖学」→「海洋牧场技术」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智慧农业」
实质变化:课程仍以原专业为主,仅增加1-2门相关选修课
三、山东考生避坑实操指南
:锁定省内高校专业代码
高校名称所对应的易混淆专业,其所属的学科门类以及专业代码,还有实际归属的学院情况如下: 高校名称一的易混淆专业一属于学科门类一,专业代码为一,实际归属学院一; 高校名称一的易混淆专业二属于学科门类二,专业代码为二,实际归属学院二; 高校名称二的易混淆专业三属于学科门类三,专业代码为三,实际归属学院三; 高校名称二的易混淆专业四属于学科门类四,专业代码为四,实际归属学院四; 高校名称三的易混淆专业五属于学科门类五,专业代码为五,实际归属学院五; 高校名称三的易混淆专业六属于学科门类六,专业代码为六,实际归属学院六。
山东大学设有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和管理学相关专业,这些专业隶属于管理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有海洋技术这一学科,属于理学范畴,同时还有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
青岛大学有数字媒体技术这一专业,其属于工学范畴,该专业所在学院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数据来源: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24年本科专业目录》
:利用本省特有资源验证
1. 「山东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
定期推送省内高校的专业解读,例如有“揭秘名字最唬人的十大专业”系列等内容。
2. 「齐鲁人才网」就业数据
查询山东本土企业的招聘需求,比如歌尔股份在招聘“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毕业生时,明确提出对模电/数电课程成绩有要求。
3.高校招生直播季
4 月山东多所高校开通直播间,例如山东师范大学有“教育学类”与“教育技术学”的对比专场;6 月山东也有多所高校开通直播间,同样包含各类专业对比专场。
:交叉验证核心指标
课程比对: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预期课程:新能源技术、节能设计
实际课程:暖通空调(占40%)、燃气输配(占30%)
升学去向:
山东科技大学「智能采矿工程」:
2023届考研方向:85%为矿业工程,仅8%转入人工智能
四、山东特色预警清单
慎报「名称通胀」专业(2024版)
专业名称存在易误解的方向,同时也有真实的培养方向,省内有一些典型的高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内容;计算机开发方面的情况;图书档案管理的事宜;山东理工大学的情况。
济南大学的精密仪器与智能工程专业侧重于高端制造中的仪器维修。
网络与新媒体属于新闻学的分支,其中短视频运营注重文案写作,该专业在山东财经大学开设。
推荐「名实相符」专业
专业名称的名称透明度较高。推荐该专业的理由较为充分。省内有一些高性价比的高校可供选择。
潍坊医学院的口腔医学技术明确区分了“技术”与“临床”。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与青岛船舶制造业相对口,该专业位于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山东工商学院的审计学课程与 CPA 考试高度契合。
五、志愿填报战术建议
1.梯度设置法
前 30 个志愿:冲一些专业,这些专业容易与其他专业名称混淆,但课程符合预期。比如山东大学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实际上属于土木类专业。
40 个志愿要确保是专业名称与内涵一致的专业,例如中国石油大学的“油气储运工程”。
后 26 个志愿是要坚守“绝对名实相符”的专业。例如滨州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
2.利用「专业类」兜底
优先填报「专业类+强校」组合:
「计算机类(包含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青岛科技大学
「机械类(含车辆工程、智能制造)」+ 山东建筑大学
3. 规避「三无」新专业
新设专业如果没有对应的硕士点,没有校企合作基地,也没有省级以上实验室,就应该谨慎报考,例如部分民办高校的“区块链工程”“元宇宙设计”等专业。
特别提醒:
山东省在 2024 年开始启用新版的选科要求。比如,要是报考“生物医学工程”这一专业,就需要选择考物理和化学。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因为选科不符合要求而导致被退档的情况发生。
登录“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然后查询专业就业率的真实性。要知道部分高校公布的“95%就业率”包含了灵活就业。
通过上述策略,山东的考生能够把专业误选的风险降低 70%还多。最终给出的建议是:对于自己心仪的专业,一定要找到 3 个处于不同年级的在校生,向他们咨询真实的就读体验,这是打破信息差最为有效的方式。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