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ID:
老朱 40 岁,他纯手工造出了一架空客 A320 客机,还准备在里面开烧烤店。在快手上,有上亿人花了 3 年时间围观这架飞机的制造。在此过程中,许多航空制造的专业人士与他建立了联系。互联网使原本只是一个烧烤店壳子的飞机模型,变成了一架独特的商业机器。
一
东北春天的风很大。坐在一台被钢管和混凝土墩固定在地面上的假飞机里,我们依然能感觉到风带来的颠簸。这会让原本恐惧飞机的人感到一丝不安。
老朱是这架空客 A320 的主人,今年刚过 40 岁,是辽宁开原人,面相硬朗结实。此刻他与我们一同坐在机舱里的皮质沙发上。他带领我们参观他的飞机,还向我们有意无意地炫耀着他的细心。他让我们不用担心,因为在摆放这架飞机时,他考虑了季风,考虑了旁边公路上过客的视角,考虑了拍照时的光线,甚至考虑了风水。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十级大风也吹不倒我的飞机”,他眯起眼睛说。
图|老朱造好的飞机
与此同时,有一些小孩子在飞机上跑来跑去,他们兴奋地触摸着这里那里。几个是四平的中年男性游客,他们在前方驾驶舱的模拟器前面兴奋地进行拍照。
我在快手上已经关注这架飞机好几年了。我特意开车来到这里。然后,我回头问身后身穿机长制服的那个男人:“这架飞机是你做的吗?”
男人微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也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他是老朱的小舅子,被聘请来帮忙照看飞机上的生意。很早之前他就被告知,即便老朱现在坐在机舱里,他也不能对游客说“这位就是飞机的主人”。
他的姐夫很不喜欢抛头露面。
老朱的小舅子在飞机上工作,实际上,老朱的妻子在这架飞机上上班,老朱的父亲也在这架飞机上上班。
这架假飞机上附着着一盘生意,颇为红火:上飞机参观需 20 元;在模拟驾驶器上体验驾驶要 300 元;拍摄和飞机有关且需特殊配合的段视频段子需额外收费……院子里有老朱自己制作的游乐设施,还有卖水的摊位以及砸金蛋抽奖的摊位。这里已俨然成为一个小小的游乐场。
老朱的家人在经营这盘生意。他的父亲在此运营着快手号,每天会和穿着空姐制服来照相的漂亮女孩儿合影。
老朱不清楚这架飞机在快手上的曝光总量具体有多大。但他能肯定的是,在开原这座东北小城,他的飞机已经是一个知名度颇高的景点。并且,在南边的铁岭以及北边的四平,通过网络传播,他的飞机也已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游客源源不断。这为老朱带来了每个月将近十万块的营业额。他的家人都在忙碌着各自的事情。老朱跷着二郎腿,看着这一切,心中颇为得意。
“我做了一架飞机,给我们一家人找到了工作”。
图|开车前来的游客很多
二
熟悉快手的用户都知晓,从 2016 年底起,快手上有一架神秘的飞机出现了。
起初,它仅有一些钢筋组成的粗糙轮廓。几个男人在其上面不停地忙碌着,他们干得十分起劲,那热火朝天的样子,让人联想到电影《钢的琴》中合伙制造钢琴的东北工人。
那时候很多人认定这是个噱头,是某种炒作式的玩笑。因为几个看起来像是工人模样的人每天在一块废弃的场地上制造一台空客 A320 客机,从任何角度看都不太像是一件靠谱的事情。
六个人拥有 50 吨钢材,谁都未曾想到,这件看似不靠谱的事情竟然没有中途停止。在制造飞机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然而老朱一直都没有放弃的想法。他进行了五次大的改动,还有无数次小的改动,直至飞机完成,老朱积攒下来的图纸重量达到了二十多斤。
图|建造中的飞机
2019 年年初,伴随着一队东北大秧歌那震天的锣鼓声。这架精致的 1:1 空客 A320 模型竟然真的完成并矗立起来了。
有上亿的人在快手上。他们花了三年的时间去围观这架飞机的制造。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他们会疑惑为什么会有人花费这么久的时间,进行这么高昂的投入,去做一件这么荒唐的事情。
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是快手上的这些看客,让原本“荒唐”的事不再荒唐。
老朱完全不是为了玩快手才去造这架飞机的。
1979 年,朱跃于开原出生。他在初二的时候就辍学了。辍学之后,他跟随家里一起种地。种了一年地后,他察觉到,仅仅依靠种地无法维持家庭生活,也难以找到媳妇,于是就打算找一位师傅学习一门手艺。
朱进入了技校,接着开始学习家电维修。学习了一年后,技校倒闭了。之后,他陆续学习了修摩托车以及修理电机。接着他又去了工厂,在那里学会了电焊、铆工和车工。后来,他干脆开起了摩托车修理铺。在那个时期,他对机械制造以及发明创造一些小物件有着很深的兴趣。
在东北,就像电影《钢的琴》所讲的那样,永远不缺擅长某种手艺的老工人。老朱从修摩托车起步,逐步构建起了自己对机械制造的完整认知,并且坚定地确立了自己的人生驱动,那就是发明。他既不喜欢喝酒,也不喜欢唱歌,还不喜欢打牌,对旅游也没有什么兴趣。直到现在,他的微信名字依然叫“我爱发明”。
老朱当然不是爱迪生,他的“发明”对科技进步的益处并非显著。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的发明属于一种“制造”行为,即通过双手制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在上观看老外制作各种稀奇古怪的乐器和游乐设备。接着,他凭借一个个短视频,动手将这些东西制作出来。他制造出一次只能崩出一颗爆米花的迷你爆米花机,还把废弃的小轿车改装成了变形金刚……只要是他想做的东西,他都能设法将其制作出来。
老朱的发明创造最可贵之处在于,它并不仅仅是用于自我娱乐。他具备一种能力,那就是总能为自己制造的东西找到市场。在开始造飞机之前,凭借着这一本事,老朱已经在小城里实现了财富自由。
他的赚钱方式为生产并售卖自己研发的“自动叠元宝机”,这是一种祭祀用品生产机械,堪称“地狱印钞机”。在当时,整个东北几乎所有的这种机械都是由他进行销售的。
图|老朱的自动叠元宝机
那时候,他看到工厂里有小伙子在玩手机短视频,他就会去阻止。因为他是一个实业家,所以他对虚拟的东西怀有某种本能的忌惮。
造飞机起初只是这个不安分的小城中年人的一种兴趣行为。元宝机的赚钱模式已无法让老朱感到新奇,他需要去制造那些超出他舒适范围的东西,也需要一些更具刺激性的项目来推动自己的人生向前发展。
他造飞机有其初衷。他是一位以发明制造各种物件为自我驱动的男人,而造飞机是他在自我实现之路上必须经历的一关。
在国内,造飞机的人并非只有他一个。从 90 年代初至现在,被公开报道造飞机的农民有几十人,其中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1994 年,衢州人徐斌进行试飞,结果失败了,他遭到了围观人群的嘲笑和奚落。12 年后,他的飞机终于在天上飞行了 25 分钟。2014 年,佛山人苏桂滨的自制飞机出现意外,他右小腿骨折,肠破裂,昏迷了一整天。
老朱造飞机的行为与他们不同。他未曾想让后院中的这个庞然大物飞起来,也不觉得造飞机是一件很夸张的事,能给自己带来多少热闹。依据一贯的、不做亏本买卖的原则,他打算在造好的飞机壳子里开设一个主题烧烤店,让自己没事做的妻子和父亲到烧烤店去上班。
真的干起来,一切就都变得不一样了。
三
快手对这架飞机的传播力,是所有人包括老朱都想象不到的。在最红火的时候,这架正在施工的飞机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流量池。当时,就算路人经过时拍摄一个关于我们造飞机的段子,肯定也会成为热门。
这架飞机在施工的过程中,渐渐在快手活跃用户们的心中成为了一个坐标。
就好像有人在你居住的小区院子里建造了一架飞机,你或许会对它充满好奇,或许会对它漠不关心,然而不管怎样,你肯定都能察觉到它的存在。——分发机制把这样一种极具记忆点的事物呈现在了每个人的热门页面中,你难以知晓这架飞机已经在多少人的记忆里留下了印记。
在快手这个平台上,老朱拥有 27 万粉丝。他认为,这就像是一个更大的“朋友圈”。这个“朋友圈”里有专业的航拍飞手,有来自东方航空的空姐,有从事摄像头制作的人,有进行装修工作的人,有售卖保温材料的人,还有实实在在做航空配件的技术大咖。
老朱是这架飞机的设计者和制造者,然而这架飞机最早和最多的曝光并非源于他。这盆流量被无数账号所瓜分,飞机在各类人的快手作品中得以曝光。
如今,在所有与飞机有关的快手账号里,粉丝数量最多的依旧是老朱的表哥。他之前是电焊工,被老朱雇来帮忙造飞机。而现在,他凭借自己的快手号可以养活自己了。
但这些对老朱而言都不重要。汹涌的流量带来了极大的关注度,也带来了众多的媒体采访。这使他很快就体会到了“出名的感觉”。小城开原本是赵本山的故乡,然而在赵本山之后,由于造飞机行为的火热,老朱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开原第二名人”。
各种报纸、电视台以及老朱没听说过的互联网媒体,甚至外国的电视台都来采访他。在聚光灯的照耀下,如果老朱继续执行他花 80 万做一个用来开烧烤店的壳子的原计划,他会觉得对不起人们的关注。
他开始前往全国各地。他去那些制作飞机模型的工厂。他结识了所有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人。他还去消防队参观了用于消防演练的飞机模型。
图|专家为飞机安装夜行灯
许多专业人士都与他有了联系。其中驾驶舱这方面,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帮助,这些业内人士包括清华大学的航空爱好者。他说:“现在就算是专业的飞行员来到我的驾驶舱,也基本上找不出什么毛病。”
老朱花费两年多的时间,投入二百多万资金,倾注全部热忱与心力,从最初在淘宝上购买的一台小模型起步,最终做成了连空客公司都予以认可的 1:1 大飞机。并且,空客公司还邀请老朱去参加新飞机的交付仪式。
而飞机的落成只是开始。
我们初见老朱时,他手中拿着几张单子,那单子是用硬纸壳做的。这是一种起飞前的检查单。有航空公司的在职飞行员在快手上结识了他,因为看到他对飞机的细节十分执着,所以就把真飞机里的这种专业检查单拍下来并发给他。
图|自制的检查单
他根据照片,让人制作了自己“农民号”飞机使用的复刻版检查单。他还反复与打印店老板确认这张纸该如何裁剪,以及边角的弧度应该是怎样的。
这种对看似无用细节的极度较真,在外人看来是很难被理解的。然而,在如今这个数字连接一切的时代,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应当摒弃传统的孤立视角,而要站在更大的系统上去进行观察。
老朱造飞机的行为包含诸多“非常规”行动。然而,凭借快手所带来的巨大曝光度,原本任何的非常规行为都转变为了常规行为。
他受到全国范围内的高度关注,每一项工程都得在众人目光之下开始。他在飞机里制作了真皮沙发,还在飞机发动机壳子里塞进了巨大的、能播放发动机轰鸣声的音响。他前往北京考察黑匣子,并且打印了专业的检查单……他必须以对细节极致的较真态度,去应对因广泛关注可能带来的质疑。
飞机、老朱以及老朱的身边人,还有开原的市民,以及快手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看客,共同构成了一个微妙的闭环。此刻,这个闭环正在缓缓流动,并且正在给老朱带来真实的利益。
外地的九十岁老奶奶被轮椅推着来到老朱还没建好的飞机旁边,她请求让自己上飞机看看,圆自己的飞机梦。这时,老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某种升华,这种升华比快手直播、门票收入以及其他依托于飞机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收益更高级。
图|朱跃和他的飞机
老朱和他的飞机之间建立起了某种复杂奇妙的连接方式,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视角:快手把原本只是烧烤店壳子的粗糙飞机,变成了世界上最大最精致的 1:1 科技模型,同时也让这台钢铁制成的实体模型,变成了依托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型。而这样的故事,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文中部分图片为记者陶冉所摄
- END -
作者 |赵亮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