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云课堂
涉密人员的分类确定
涉密人员在保密工作中扮演着主要参与者的角色。所以,涉密人员的管理成为了保密管理的核心内容以及关键环节。
保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涉密人员),依据涉密程度被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并且实行分类管理。那么,怎样对涉密人员进行分类确定呢?
01
确定原则
涉密人员确定遵循“以密定岗、以岗定人、人随岗变”的原则。
以密定岗
机关单位要依据工作岗位职责是否包含保密事项范围规定的事项,或者工作岗位在产生、办理、接触、使用国家秘密方面的数量以及密级所达到的程度,来对其是否属于涉密岗位进行判断。
以岗定人
涉密人员的确定要先确定岗位,再确定人员,人员要跟随岗位来确定。只要工作岗位属于涉密岗位,不管其身份和级别如何,也不管涉及密级的高低程度怎样,都属于涉密人员。
人随岗变
机关单位涉密人员进行工作岗位调整时,其涉密岗位会发生相应变更,涉密等级也会进行相应调整。
02
确定标准
科学、统一、操作性强的标准,是准确确定涉密人员的前提。
涉密岗位确定标准有定性标准、定量标准以及特殊情况这 3 种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来确定涉密岗位,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漏定的情况。涉密等级确定标准也采用类似的方式,以确保相关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01
当工作岗位职责包含有关保密事项范围规定的事项时,通过定性标准来进行确定。
02
当工作岗位职责不涉及保密事项范围规定的事项时,如果近 3 年内产生、办理、接触、使用了秘密级、机密级、绝密级国家秘密,且达到了相应的年均标准,那么就使用定量标准进行确定。
03
特殊情况是指工作岗位达不到定性、定量标准,但机关单位认为确需确定为涉密岗位的情况。对于这种特殊情况的确定,一般应经本机关单位保密委员会审批确定。
涉密岗位的涉密等级是依据产生国家秘密的数量、办理国家秘密的情况、接触国家秘密的情形以及使用国家秘密的程度来确定的,具体分为核心涉密岗位、重要涉密岗位和一般涉密岗位。
涉密人员及其涉密等级与涉密岗位及岗位涉密等级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何种等级的涉密岗位上工作,就需要将其确定为相应等级的涉密人员。如果有涉密人员在多个涉密岗位工作,那么应当按照其中最高的涉密等级来确定。
03
确定程序
机关单位进行相关工作通常需依次经历明确工作岗位职责这一程序,接着拟定涉密岗位,然后拟定涉密人员,之后进行审核审查,最后完成研究审批,总共 5 个程序。
涉密岗位的确定主要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进行。涉密人员的确定也主要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进行。最后,涉密岗位及涉密人员的确定由机关单位保密委员会研究审批。
机关单位能够依据实际情况,把本机关本单位初次确定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具体程序明确出来,也可以明确变更、调整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具体程序。
今天保密云课堂的内容如上所述,大家对涉密人员的分类确定有了基本了解,接下来请检验自身掌握的情况吧。
随堂小测试
一、单选
保密法规定,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依据涉密程度被划分成不同类别,实行分类管理。
AA
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普通涉密人员
BB
绝密涉密人员、机密涉密人员、秘密涉密人员
CC
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一般涉密人员
DD
绝密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一般涉密人员
2.涉密人员的分类确定遵循( )原则。
AA
以密定岗、以岗定人、人随岗变
BB
以人定岗、岗随人变、合理限定
CC
以密定岗、分类确定、人随岗变
DD
以人定岗、以密定岗、分类确定
点击查看正确答案1. C2. A
二、判断
规范的涉密人员确定程序包含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明确工作岗位职责;接着拟定涉密人员;然后拟定涉密岗位;之后进行审核审查;最后进行研究审批。
涉密人员若在多个涉密岗位工作,应当以最高涉密等级来确定。
点击查看正确答案3.X4.√
来源|保密观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