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4 年需坚持稳中求进这一原则。同时,要以进促稳,通过前进来推动稳定。并且要先立后破,先确立新的事物,再破除旧的事物。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使其更加稳固。
一、聚焦提高质量效益,夯实“稳”的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在新时代必须将坚持高质量发展视为不容置疑的真理。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明确重点,抓住关键,切实做好经济工作。到了 2024 年,国资央企将会全力以赴推动提质增效与稳增长,从目标管理以及提升经营质效这两个方面集中力量,持续巩固并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保持“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不发生改变,切实推动高质量的稳定增长。具体而言,有“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的要求。也就是要促使中央企业效益逐步提升,让利润总额、净利润以及归母净利润能够协同增长。同时,要让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同比得到改善,并且让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产出效率持续提高,还要使整体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国务院国资委指导各地国资委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既科学合理又具有挑战性的经营目标,期望地方监管企业的利润、发展质量以及效益能够同步得到提升。
深入开展专项行动,以实现提质增效稳增长。全面提升中央企业的经营质效。将重点聚焦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切实让有效投资发挥出关键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国资央企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方面的战略支撑作用。着力提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质量,强化对投资者的回报。持续强化精益化管理,着力加强管理体系的构建与管理能力的提升,促使资产周转效率得以提高,经营创现能力得以增强,凭借中央企业经营质效的全面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二、聚焦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进”的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要用科技创新来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在 2024 年,中央企业会努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价值创造能力。通过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和处于前沿的技术,促使新产业、新模式以及新动能得以产生。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出价值创造方面的“新动能”。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以此来推动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地践行新型举国体制,深深融入国家的攻关体系之中,让中央企业发挥出市场和场景的牵引作用,强化数智技术的应用并为其赋能,加强科技创新的布局以及基础研究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大力度提升创新的整体效能,持续增加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深入开展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建设工作,以高标准来建设国家级的创新平台,锤炼国家战略科技的力量,促使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构建一种开放且共赢的协同创新模式,积极强化国际科技创新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企业加快创新合作的步伐,对创新生态进行系统的优化。
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将五个方面的价值切实提升。国有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与国资委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紧密相连,是立足于中央企业的功能使命责任,以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创新的关键举措。中央企业在 2024 年工作中需更加注重提升价值。其一,提升增加值,以此提高中央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其二,提升功能价值,以高水平达成中央企业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其三,提升经济增加值,从而提高中央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质量;其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五,提升品牌价值,增强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形成新的价值创造模式。
三、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强“立”的主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要对重大生产力的布局进行优化,同时要强化国家战略腹地的建设。在 2024 年,中央企业牢记那些关乎国家重大利益的事情,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和央企所具备的功能与优势,推动国有资本实现“三个集中”,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结构调整要围绕“三个集中”。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以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要推动国有资本向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应急能力建设和涉及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还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同时要深入实施产业焕新行动,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大力去培育新的产业和新的赛道。聚焦“未来技术产业化”以及“重点领域未来化”这两个方面发力。紧紧抓住重点技术、重大工程、典型场景这 3 张清单。加快去培育以未来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力的领军企业。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进行强基转型。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绿色化转型。
中央企业要围绕“三个作用”,以增强国资央企战略支撑托底能力为目标。立足“稳中求进”的要求,强化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发挥产业控制的作用,发挥安全支撑的作用,以此增强战略支撑托底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提质量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在增效益方面更加积极主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投身于雄安新区的建设,投身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等。加大对新疆、西藏、青海的援助工作力度。以高质量的状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全力守护国家安全,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的能力,提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扎实做好民生服务与基础保障工作,全力保障基础产品的供应并稳定价格,大力加强煤电油气等运输通道网的建设,提升清洁能源的供给能力,加快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步伐,强化应急救援综合平台以及力量的建设。
四、聚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定“破”的决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着重指出,要深入推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此来增强其核心功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在 2024 年,国资央企将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作为引领,以那种如同钉钉子般的精神,抓紧并切实落实重点难点任务,期望能够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 70%以上的主体任务。
优化资源配置要进一步推进,主体任务落实需狠抓。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要稳步开展,主业要进一步做强做优,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要加强,以引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功能作用要更好地发挥,要挖掘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及早进行投资布局,打造专业化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投入加大了。对中央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支持。对中央企业发展未来产业给予支持。对中央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给予支持。
完善体制机制,加快现代新国企建设。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制定外部董事管理规定。着力推进任期制管理工作提质扩面,推进契约化管理工作提质扩面。推进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化,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全面构建新型的经营责任制,并且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提升行动。在遵循国际通行的公司治理基本规则的基础上,切实把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到世界一流的水平,进而推进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治理的效能。
(作者为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衣学东)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