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蔬菜产业谋升级
兰陵县从事蔬菜产业的人员占比超过 60%,农民收入中有 70%源自蔬菜产业,该产业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事实上,第一产业数据占比较高。这既彰显了可喜的成就,同时也传达出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的艰巨。在山东攻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蔬菜产业必然会成为兰陵县工作的重点。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表明,山东需“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开展品种培育优良、品质加以提升以及品牌进行打造等行动。而在今年的兰陵县第二次党代会上,“将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被放置在了重要的地位。
兰陵决心突出矿产和农业资源的优势,重点推动传统特色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推动其品牌化发展,推动其智能化发展,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向上跃升,努力培育出千亿级的产业链以及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出兰陵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
兰陵由此提升了蔬菜产业的档次,强化了底板,弥补了短板,加快了从蔬菜产业大县向蔬菜产业强县的转变步伐,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快速地奔跑着。
美丽兰陵,山清水秀,会宝湖美如画
蔬菜产业进击的“兰陵模式”
兰陵县蔬菜种植起步早,特别是设施蔬菜。
上世纪六十年代,史庄开始进行保护地蔬菜生产。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尚岩以及向城等地开始了拱棚蔬菜生产。1987 年,向城镇的苏圈村引进了瓦房店温室大棚生产,在山东率先开展了温室大棚蔬菜种植。迈入九十年代,兰陵的蔬菜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目前,兰陵有 18 个乡镇(街道)以及开发区。这些地方都有大面积的蔬菜种植。播种面积已经达到了 115 万亩。并且形成了东部种植大蒜和牛蒡,南部种植露地蔬菜,西部种植设施蔬菜,北部种植食用菌的生产格局。
这些年,兰陵蔬菜以传统的黄瓜、辣椒、大蒜、牛蒡、莴苣、茄子、大白菜等为主。在此基础上,樱桃番茄、特色辣椒、西芹、苦瓜、芽菜等特色品种有了明显增加。其中,兰陵县康佑生态农业种植的有芽菜类;盛发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种植的有菊苣等高端蔬菜,其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张;新兴镇发展了大球盖菇种植,兰陵镇发展了羊肚菌种植,矿坑镇发展了双孢菇和草菇种植;车辋镇的忠萍种植合作社种植的北虫草发展得很迅速,并且已经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北虫草生产基地。
探访兰陵县,国家农业公园的标准化基地日趋规范。探访兰陵县,垦源农业的标准化基地日趋规范。探访兰陵县,佰盟的标准化基地日趋规范。探访兰陵县,利源的标准化基地日趋规范。探访兰陵县,家瑞的标准化基地日趋规范。探访兰陵县,鸿强的标准化基地日趋规范。今年尤其如此,在兰陵“四雁工程”“农业招商十三条”以及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的引导下,全县出现了建设标准化基地和园区的热潮,全县各级发展蔬菜产业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同时也吸引了兰陵在外的成功人士、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开始对兰陵蔬菜予以关注。
可以看出,兰陵的蔬菜产业发展开始步入一个高速转型的阶段。基地建设更加标准,园区建设也更加完善。
兰陵蔬菜的名气渐渐响亮起来,就好像那兰陵美酒有着琥珀般的光泽。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内外的农业企业以及国内的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纷纷来到兰陵,在这里建立基地并且开展研究工作。
目前,兰陵与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山农大园艺与工程学院、中国农大等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建设了实践育人基地或确定了试验示范基地,并且这些基地已经开始运作。垦源智慧农业已经开始运行,台州绿沃川公司基地也已开始建设。这些都为兰陵蔬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蔬菜产业的档次,拉动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垦源等一批国内外智慧农业园区得到了发展。这些园区引入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技术、新品种,开始进入农民的视野,让兰陵菜农看到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标准。
兰陵县现代化的蔬菜种植新模式
以质量严控护航品牌发展之路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兰陵县的蔬菜交易情况如下:蔬菜交易中心和批发市场的总数达到了 126 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有 48 个;年交易量在 1 亿公斤以上的蔬菜批发市场有 12 个;有二十万人从事流通工作,十万农民进行运输;运销规模达到五万台车辆;尤其要提到上海。
兰陵蔬菜的产业发展模式与其他“蔬菜集散地”不同,它主要以特有的“自产自销”产地市场的经营模式为主。并且,它在上海、苏州、武汉等市场的销售份额一直在不断提升。
此外,兰陵县的储藏加工企业数量达到了 450 家,一次性储存能力超过 160 万吨。卞庄街道的清水公司、神山镇的大西杨、芦柞镇的金亿发等企业在大蒜加工出口方面发挥着龙头作用;多福、蒡之道等企业在牛蒡加工出口方面也成绩显著;遍布各地的蒜薹储藏企业发展良好;平阳、串串红等合作社在辣椒加工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兰陵蔬菜的加工与出口发展。
然而,不论何种产业发展模式,第一产业由于其特殊的行业属性,通常会形成分散式生产以及作坊式经营这样的零散模式。这种模式的竞争力较为低下,抗风险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抱团发展,推行品牌化战略,乃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走的道路。
诚然,品牌的壮大必须以质量为前提。
2013 年起,兰陵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的监管体系。其中包括县检测中心,还有乡镇检测站以及主要蔬菜基地、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的检测室这三级监测体系。同时,建起了 18 个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这些机构共有监管和检测人员 46 人。此外,还有 1024 名村级农管员。并且建有 79 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
兰陵县创新构建了“联户担保、菜农自治”的监管新方式,搭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在全县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的高毒农药。成功地创建了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及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这为蔬菜的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初步达成了对蔬菜质量的“源头”管控。
如今,兰陵的蔬菜产业拥有诸多认证。其中,“三品一标”认证的数量总计达 337 个。具体而言,有机食品有 11 个,绿色食品有 309 个,无公害食品有 14 个。同时,苍山大蒜、苍山牛蒡、长城辣椒拥有地理标志,共 3 个。全县的蔬菜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一起注册了 860 个蔬菜产品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鸿强种苗”以及“双沟峪葡萄”等获得了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九合”和“垦星”获得了山东省著名商标,还有比较有影响力的凯华、糖稀湖、南菜园、康利、金瑞、家瑞福、佰盟、昊东、平阳、双营、蒡之道等蔬菜品牌。
以高质量促进品牌化发展,兰陵蔬菜,名气在外。
兰陵县绿沃川智慧农业的机器人种植蔬菜
新时期,兰陵县蔬菜产业如何再突破?
事实上,兰陵县在蔬菜产业方面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积极推进蔬菜产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举措,努力做大做强全县的蔬菜产业,促使其实现从蔬菜大县向蔬菜强县的转变。并且,以品牌蔬菜、设施蔬菜、创汇蔬菜以及现代农业、休闲农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那么,之于兰陵县,蔬菜产业如何再次突破式发展?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及,要深入地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全面提升农业的质量效益,其中包括“对预制菜、乳业等产业的发展予以支持”。
资本纷纷进入预制菜赛道,对于以蔬菜产业为支柱的兰陵县而言,面对预制菜的商机,自然不会放弃进行有益的尝试。
预制菜,也叫净菜。它是把新鲜蔬菜的不可食用部分去除掉,接着进行洗涤、切割、消毒以及包装等一系列步骤,之后既可以供消费者直接食用,也能让餐饮企业直接进行烹饪,属于农产品加工产品。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型的时候,毛菜转变为净菜是市场规律所导向产生的结果。
菜企的发展战略经历了从 A 端(生产基地端)到 B 端(超市和批发商家端)再到 C 端(消费者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消费理念的变化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中,有业内人士做出估计,净菜的利润比毛菜的利润能够提高 3 到 5 个百分点,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
如今,生活节奏在加快。上班族没有时间去进行择菜和洗菜这两项操作。城市的超市面积非常宝贵,也就是寸土寸金。毛菜被卖进超市之后,超市的员工还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这就是菜企大力发展净菜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城市在倡导减少垃圾的产生。净菜进入城市之后,厨房产生的剩余垃圾能够大大地减少。
目前,兰陵县的菜企正在大规模进入净菜市场。大企业建设净菜车间,以开拓大城市市场;小镇的蔬菜购销点每年能售出 10 万箱净菜……
值得关注的是,兰陵县有多家大型蔬菜企业开始进军净菜赛道,国农基业(山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家。当下,该企业占地 2000 平方米的净菜加工车间已经建设完成,即将开始投入使用,并且 4 个恒温冷库也全面为净菜提供服务。
据悉,国农基地主要从事茄果类净菜的加工,包括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韭菜等。目前,该企业已与北京的客商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客商签订了意向合同,预计每年能够销售 1.83 万吨净菜。
转战净菜赛道,兰陵菜企尽显活力
事实上,兰陵县的蔬菜产业要实现突破发展。这必然离不开全县各个方面的力量汇聚。全县上下都要齐心协力,共同为蔬菜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兰陵县政协以“建设蔬菜产业强县,助力全县乡村振兴”为目标,对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展开了细致的调研工作。 今年,兰陵县政协围绕“建设蔬菜产业强县,助力全县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对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调研行动。 今年,兰陵县政协针对“建设蔬菜产业强县,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对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展开了细致的调研举措。
3 月的时候,上海遭遇了暂时的困扰。鲁沪之间情谊深厚,以兰陵县为代表的临沂市区县迅速赶来援助,送去了大量的蔬菜。兰陵能够在短时间内集结力量大力支援其他地方,其前提是有着雄厚且稳定的产量,这正是“大国重器,粮为首要”的真实体现。
欲实现粮安天下,种业源头则是基石。
在调研过程中,兰陵县政协提出建议,即要大力发展种业,实行集约化育苗,培育先进的良种以及育苗基地。
引进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以及台岛农友、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泽拉、上海种都等国内外大型种业到兰陵发展合作,建设种业研究和示范基地,开展合作种业研究与推广,以实现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积极培育一批管理规范、技术先进,且销售和服务网络健全的集约化育苗中心和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从而大幅度提升集约化育苗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比重。
值得关注的是,兰陵县政协提出应“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具体而言,要加强与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集成与推广,提升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材料的入户率和转化率,大力推进蔬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技术推广项目。
兰陵县需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兰陵实验基地的技术优势,尽快培育出一些蔬菜品种,这些品种要适合兰陵生产,且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能让菜农受益高。同时,要组织开展蔬菜提质增效工程,在 5 年时间内,遴选 10 项技术成果,并在全县进行转化推广,以此全面提高蔬菜产品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对于蔬菜产业来说,无论是在种植方面,还是在储运方面,亦或是在销售方面,都离不开“智力”给予的支持。
调研时,兰陵县政协提出建议,要尽快把蔬菜专家服务团队组建起来。可以通过外聘、返聘以及培养等方式,组建一支技术服务队,从而做好科技宣传以及人员培训等服务工作。要大力推行科技入户,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项目,并且重点针对标准化生产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为农民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培养“土专家”和“田秀才”组成的队伍,要做到既有上面的专家,又有身边的能手,以此来实现技术服务的全覆盖。
同时,要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出来。并且要将这些及时传递给老百姓。要提高核心竞争力,还要丰富产业技术储备,同时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过去五年,兰陵县凭借农业大县的优势,主动去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模式。它被列为省部共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以及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试点县,其中“代村模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新的五年已经开始,若能做好蔬菜产业这篇大文章,壮大支柱产业,那么兰陵县,是值得人们期待的。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