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中有政治建设,还有思想建设,以及组织建设等。它具有鲜明的党性特征,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些方面能够指导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以及不同的情况中开展工作与进行各种活动。
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一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二是保持并发展党的先进性;三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执政后有一项根本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此决定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核心要点。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当作关键环节。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机制以及工作机制作为重点方面。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础保障。全面地对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进行加强和改进。中央政治局发挥以身作则的作用,起到率先垂范的效果。他们带头坚持集体学习制度,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 43 次学习。建设中国的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各级党员干部获得了大规模的培训。在 2003 年到 2006 年期间,全国有大约 1900 万人次参加各类脱产培训的党政干部。全国 80%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已经满足 5 年内累计 3 个月以上脱产培训的要求。
保持党的先进性以及发展党的先进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永恒的课题。党中央提出了重大战略思想,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并且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教育活动,此活动是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目的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这是一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它历时一年半,涵盖了 35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以及 7000 多万名党员。在此期间,新建了 13 万个基层党组织,整顿了 15.6 万个涣散、不起作用的基层党组织。并且,此次活动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党中央在这个基础之上制定了四个长效机制文件,这些文件是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反腐倡廉建设置于更突出地位,秉持标本兼治等方针,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包含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加大从源头预防治理腐败力度,推动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及制度创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一批重要法规被颁布。巡视工作得以实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实现了统一管理。述职述廉制度、谈话制度以及诫勉制度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查处了一批重大案件和重要案件,案件查办工作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得到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衷心拥护。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