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然而,我们很少看到成功的混合式学习案例。有时混合的策略过于简单,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有时混合的方法过于复杂,导致项目难以有效开展。这种现象的成因是诸多教育培训从业者对混合式学习缺乏深入认知,无法把握住其实施要点,尤其对混合学习的认识仅停留在 e 化学习与传统学习混合的单一层次,所以难以制定出有效的混合学习策略。混合式学习具体包含四个应用层次,情况分别如下:
第一个层次:线上与线下的混合
线上与线下进行混合,也就是“E(e-)+C()”的混合模式。混合式学习概念最早是指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当人们意识到单一的 e-模式无法取得满意效果时,便开始考虑将 e-与传统教室学习相结合,并且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只是狭义上的混合式学习。从广义角度而言,混合式学习包含着更多的内容以及更多的层次。
第二个层次: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
混合式学习基于学习目标,不再仅仅考虑线上与线下的因素。在“混合”策略的设计方面,是以“达成学习目标”作为最终目标的。并且,混合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加广泛。基于目标的混合式学习可能是传统方式的,比如课堂培训与读书以及讨论会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也可能是在线方式的混合,像通过网络虚拟教室学习与 BBS 讨论相结合的在线学习等。所以,该层次的混合式学习被称作“整合式学习”。
第三个层次:“学”与“习”的混合
“学”和“习”相混合才是混合式学习的真正内涵。把学习的内容通过“习”运用到实践中,这是学习更高层面的目的。一般来说,我们把“学”当作学习,可实际情况却把“习”完全给遗漏了,绝大多数的面授或在线学习都仅仅是“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事实上,设计“学”与“习”的混合才是最有效的混合式学习。这种混合式学习在设计方面实际上是最为简单的。我参与过一个案例,现在与大家分享。某外企正在举办一次针对全球新经理人的集中轮训,培训时间为一个月。培训经理在思考,用何种方法能够让每年一次的经理人培训更加有效呢?我们共同设计了一个混合学习模式,它简单有效。每次培训都开设一个在线讨论区和报告上载区。集中面授结束后,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经理人可以到讨论区交流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经理人必须在每个季度末提交一份应用心得。培训经理在报告模板设计和激励措施上都很用心,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例子是把原本一个月的“学”转化成了一个月的“学”以及一年的“习”。
第四个层次:学习与工作的混合
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也被称作“嵌入式”学习或“行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与其说是一种学习方法,倒不如说是一种学习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作本身就是学习。管理者在推动这一层面的效果时,往往会通过一些措施来促使员工进行工作总结、分享经验以及开展业务创新等。从多数企业的组织架构方面来看,教育培训部门推动这个层面的“混合式学习”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就不会进行过多的阐述。我个人觉得在第三个层次,也就是“学”与“习”的混合方面,教育培训者还有着很大的施展空间,是能够取得更良好效果的。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