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纵览天下 / 正文
风景照构图,构图风景画,三种构图方式风景摄影

Time:2025年04月18日 Read:3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点击上面卡片进入公众号

风光摄影中,山景的拍摄是不得不提的。也就是说,当提到风光摄影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巍峨的高山。然而,山脉大多连绵不绝且体积宏大,所以要拍摄出精彩的山景照片并非易事。

选择视野开阔的位置拍摄

想要拍摄出精彩的山景作品,选择拍摄位置很重要。拍摄前要耐心去寻找最佳的拍摄位置。

通常情况下,我们大多会挑选那些视野开阔的位置来进行拍摄。需要留意的是,视野开阔,并非仅仅局限于较高的位置,像山脚下那些比较空旷、开阔的地方也可以。

16mm f/11 1/640s 100

拍摄山景时,要选择视野开阔的位置来进行拍摄。这样就能把从近处到远处的景物层次,丰富地展示出来。

画幅选择

拍摄山景作品时,若选择不同画幅来进行拍摄,那么照片的最终效果会较为直观地受到影响。

一般来说,拍摄大场景风光时,为囊括更广阔场景,拍摄者会选横画幅拍摄;若要表现场景中的空间感,可选择竖画幅拍摄;当然,除了这些,我们还能选择文艺气息浓的方画幅进行拍摄。

另外,若要表现较为广阔的场景,能够拍摄一组可以连续拼接在一起的照片,这样就可以在后期制作出接片效果的作品。

30mm f/7.1 1/400s 100

方画幅的山景,使照片更显文艺范儿

20mm f/9 1/600s 100

借助竖画幅拍摄山景,可以突出强调山脉的高大与纵深感

24mm f/11 1/800s 100

借助横画幅拍摄山景,可以展现山脉绵延的辽阔

拍摄景别的选择

拍摄山景时,我们会考虑选择景别。因为对于某一座山,使用不同焦段的镜头,能表现出不同画面效果。例如,用广角镜头拍摄高山,能更突显其巍峨、雄伟的气势;用长焦镜头可对高山的局部细节进行表现。

在拍摄山景时,我们会依据所要表现的画面效果来进行操作。我们会选择合适的景别,并且通过不同的景别来展现山景的不同特点。

f/5.6 1/800s 400

使用长焦镜头,可以拍摄远处山脉的特写画面

35mm f/7.1 1/400s 200

拍摄山脉的全景,并与周围环境结合,从而使山景更显诗意高远

拍摄角度

之前提到山景拍摄的位置时,大多会选择在视野开阔的地方。现在,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一下拍摄角度的选择情况,即我们究竟是在山脚下进行拍摄,还是在山顶上进行拍摄。

在山脚下,常采用仰视的方式进行拍摄。这种角度拍摄出的照片,能够展现出高山那雄伟的气势;在山顶位置进行俯视拍摄的照片,不但可以很好地呈现出山脉的连绵不绝,还能够俯瞰远处,把远处层层叠叠的山脉展现出来。照片呈现出层峦叠嶂的景象,错落有致,同时画面的层次更加丰富,照片的空间感也会得以增强。

70mm f/11 1/400s 100

在山顶较高位置进行俯视拍摄,能够拍摄到更多层次的山峦。照片中,山脉呈现出错落层叠的状态,这样就使得画面更加丰富。

寻找前景

拍摄山景时,恰当使用前景。这样能充实画面,使画面的层次变得更加丰富,还能增加画面的空间感。

在具体拍摄时,我们能够去寻找场景里比较有特点的景物当作画面前景。例如,可以是色彩很美丽的近处山脉,也可以是植被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前景时,前景会作为画面中的陪体而出现。这意味着,在进行构图选择前景时,要尽量避免让前景对主体的表现产生影响,以防出现喧宾夺主的效果。

缺少前景,画面稍显单调

16mm f/14 1/640s 100

选择色彩美丽的植物作为前景,这样照片就能包含更多的层次与色彩,进而使画面的整体空间感得以增强。

三分法安排地平线

拍摄山景题材作品时,一种常用的拍摄技巧是把地平线置于画面的 1/3 位置。

通过三分法构图,把远处的地平线位置进行安排,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均衡。同时,在对山脉与地面植被进行表现的时候,可以把地平线放置在画面上方 1/3 的位置。如此一来,在画面中就会有更多的空间去展现地面主体。

使用三分法构图时,要注意尽量让地平线保持水平。这样能避免因地平线歪斜而使画面失衡。

三分法构图示意图

70mm f/16 1/800s 100

把地平线放置在画面的上 1/3 处,将更多空间给予山脉,这样能让照片整体显得更为均衡。

明暗对比的方法表现雪山

在拍摄山景时,常常会遇到对雪山的拍摄。与其他没有雪的山脉相比,雪山在光线的照射下会显得更加明亮。所以,在拍摄雪山的时候,可以选用明暗对比的方法来进行构图。

具体拍摄时,能够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点测光功能。将其对准亮部的雪山进行测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压暗周边山峰的亮度。进而使照片的明暗效果更为明显。并且雪山主体也会更加突出。

f/7.1 1/640s 100

借助明暗对比的方法拍摄金顶雪山,照片中雪山金顶得到突出表现

结合山间云雾增添照片意境

我们会发现,高山之间常常会有云雾存在。这些云雾环绕在山间,让山中呈现出宛如传说中仙境般的景象。在进行拍摄的时候,我们能够将这山间的云雾与拍摄相结合,以此来增加照片所具有的诗意美感。

当然,在实际拍摄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白平衡的调节

山间光线变化多。这使得我们在拍摄时,要经常留意白平衡的设置,以尽量保证云雾呈现出真实的色彩。当然,如果很难确定白平衡,就可以用相机中的 RAW 文件格式来存储照片,为后期修正做准备。

2.选择手动对焦

拍摄云海雾气时,我们会发觉很多时候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无法精准对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运用手动对焦来进行拍摄,以此来保证焦点处于我们期望对准的位置。

70mm f/3.2 1/400s 800

山脉间缥缈的云雾让画面更有诗意

24mm f/11 1/500s 200

构图风景画_风景照构图_三种构图方式风景摄影

结合云雾进行构图拍摄时,使用手动对焦可以使焦点更准确

树木植被

在风光摄影里,我们时常会拍摄一些树木植被。尤其在秋、冬交接的这个时候,满山的红叶和黄叶,它们色彩艳丽且迷人,是众多摄影爱好者喜欢去追逐的拍摄题材。

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拍摄森林树木时,要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拍摄角度包括拍摄者处于森林之中以及处于森林之外这两种情况,可简称为林中、林外。

看到这里,可先添加微信号。每天会分享精彩的摄影技巧和时尚大片。我们继续。所谓“林中”,指的是拍摄者处在树林之中。此时,我们通常会选择仰视或者平视进行拍摄。通常来讲,仰视能够展现树木的高大和茂密;平视拍摄则可以呈现树木的排列。

“林外”的意思是拍摄者处在森林的外面。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采用俯视的拍摄角度,以展现森林植被的整体状况。

65mm f/9 1/600s 100

拍摄树木植被时,如同拍摄山景一般。若选择较高的位置进行拍摄,便能展现出山林的繁茂景象,此景象极为壮观。

18mm f/11 1/800s 100

在树林中进行拍摄时,能够选择仰视的拍摄方式,这样可以把树木展现得更加高大。

汇聚线构图

拍摄高大树木时,我们常使用汇聚线构图。这样做既能增强照片的趣味性,又能表现出树木的高大,还能展现出树林的整齐。

需要注意的是,用汇聚线构图来拍摄树木时,由于选择的角度存在差异,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例如,身处林中并仰视拍摄树木,此时很多树的树干会指向中心处,从而形成汇聚线构图;再比如,选取整齐排列的两排树林,然后平视进行拍摄,以此来表现树林的空间透视关系。

具体拍摄时,要表现第一种汇聚线效果,需身处林中。站在要拍摄的那片树木的中心位置,把相机朝上进行仰视拍摄,让周围树木的树干都指向中间,如此就能形成汇聚线构图。

要表现第二种汇聚线效果,需先选好要拍摄的两排树,接着站在两排整齐排列的树木中间,再平视进行拍摄,这样就能借助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营造出汇聚线构图的效果。

17mm f/10 1/500s 100

仰视拍摄茂密的树林,运用汇聚线构图,将树干汇聚到一处进行拍摄,这样的照片更具视觉冲击力。

80mm f/7.1 1/400s 200

拍摄两排整齐排列的树木时,能够运用汇聚线构图,以此来展现树木间的透视效果。

拍摄绚丽多彩的树林

在拍摄树林时,可以选择那些色彩绚丽的树林作为拍摄主体。

我们通常会选择在秋季拍摄树林植被。因为在这个季节,很多树叶会变成黄色或者红色,这样就会使原本绿油油的山脉变成五颜六色的样子。

与夏季的满山绿色相比,还有冬季的萧条相比,选择这一时节来拍摄树木植被,能让照片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变得更加艳丽,变得更加精彩。

24mm f/8 1/600s 100

选择秋季拍摄山林,林中色彩艳丽的树叶让照片更显饱满、丰富

借助透过树林间的光影进行构图

利用光影构图,既包括光,又包括影。

一般来说,在丛林中,若有高大树木林立。太阳会从密密的树木缝隙间照射进来,进而留下长长的树影。我们在拍摄时,能够借助这个树的影子来一起构图,如此便可使照片的透视感和空间感得以增强。

照射进树木缝隙的光线,会给树木留下影子,还会产生独特的光线四射效果。实际拍摄时,我们可借助这些光线来构图,能为照片增添几分神秘感。

80mm f/7.1 1/600s 400

结合透过树林中缝隙的光影一起拍摄,画面更精彩

垂直线构图

拍摄树木时,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种构图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最为简单的构图方式。这种方式就是用相机直接截取垂直的树干,然后采用垂直线构图来进行表现。

- 为让照片更具韵律感,应尽量选择树木比较稠密生长的林子,例如茂密的白桦林、竹林就是很好的选择。

垂直线构图示意图

80mm f/7.1 1/640s 100

采用垂直线构图来拍摄茂密的白桦林。白桦林的树干整齐划一,不断重复出现。这样就使得画面显得很有气势。

草原

草原与拍摄山景、树木植被不同,它更为辽阔且开豁。也就是说,草原拥有一望无际的碧绿和天空的湛蓝,然而倘若拍摄不得当,这些优势便会让画面显得空洞。

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

草原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的植被大多是绿草。在拍摄草原的时候,如果选择平视的方法,草原的特点就无法表现出来。如果选择仰视的方法,草原的特点也无法表现出来。

在拍摄草原时,我们通常会挑选位置偏高的地方。通过俯视进行拍摄,这样能保证画面中包含更远处的草原场景,进而突出草原的广阔无垠。

22mm f/9 1/640s 100

拍摄草原时,若选择较高的位置进行俯视拍摄,便能拍摄到更为广阔的草原场景。

在空旷的草原上安排合适的主体

我们知晓草原十分广阔,当一眼望去时,满眼皆是绿草与蓝天。在进行拍摄的时候,如果不找寻一个恰当的主体,那么画面就会显得较为空洞,并且视线也没有可以停留的地方。

在草原拍摄时,最好选择一些有特点的场景当作主体。比如草原上的牛羊,还有人们居住的蒙古包,亦或是穿过草原的公路等。这样做能让空旷的草原显得更丰富。通常来讲,在选择视觉中心时,会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

24mm f/10 1/800s 100

选择草原上吃草的马儿作为主体,将其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这样能使照片主次分明,也就避免了因极度空旷而给人带来的虚无感

将地平线放在画面的1/3 处

拍摄草原时,会涉及到一个关于如何安排地平线位置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运用三分法构图去安排地平线。在使用三分法构图时,我们能够把远处的地平线放置在画面的上 1/3 位置或者下 1/3 位置,这样就能让照片的构图更为和谐。

具体而言,若要重点展现天空中的云彩,那么可以把地平线置于画面的下 1/3 位置,如此便能将更多空间留给天空。反之,倘若想重点凸显地面景物,就可以把地平线安排在画面的上 1/3 位置,以便把更多空间留给地面。

三分法构图示意图

16mm f/11 1/320s 100

为了突出展示天空中的云彩,把地平线放置在画面下 1/3 的位置,这样照片就显得更和谐、更唯美。

沙漠

因为和草原摄影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在沙漠里进行拍摄时,能够适当地依照草原拍摄的一些构图方法。同时,在沙漠中拍摄存在着独特之处,故而我们在拍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构图技巧进行了解。

借助明暗关系表现沙漠

三种构图方式风景摄影_构图风景画_风景照构图

观察沙漠特征,我们能发现,风吹动时,沙丘顶部常常呈现尖尖的棱角。光线照射下,很容易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这些明暗对比能让空旷的沙漠呈现出棱角分明的立体感。

在拍摄沙漠风光时,我们能够借助这些明暗对比关系。这样可以表现出沙漠中最为常见的自然景象。

f/8 1/800s 100

借助明暗对比关系,可以更直接地表现沙漠特征

借助线条表现沙漠的曲线美

风沙时而刮起,时而刮落,造就了沙漠独有的曲线线条。在给沙漠取景构图时,能够拍摄沙丘顶部那些柔和的线条,以此来增强照片的韵律感。

需要注意的是,沙漠中的阳光很充足且强烈。在拍摄那些柔美的线条时,可以等到太阳光线没那么强烈的时候再去拍摄。这样一来,照片中就很少会出现强硬的明暗光比,也就避免了这些明显的光比对照片整体柔美的破坏。

将照片换成黑白色,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照片中沙漠柔美的线条

f/7.1 1/400s 100

在清晨光线柔和的时候拍摄沙漠中的线条,照片会更显柔美、舒服

借助影子构图

拍摄沙漠风光时,我们除了利用光与影的明暗对比关系,还能借助一些有趣的影子来进行构图拍摄,这样能为照片增添人文的味道。例如,借助沙漠中人和骆驼的影子进行构图拍摄,既可以增添照片的趣味性,又能给人带来一定的想象空间。

当然,借助影子构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画面过度空旷而产生的单调感和空洞感。

50mm f/7.1 1/480s 100

借助驼队的影子一起构图拍摄,照片更具故事性与趣味性

沙漠中的人

人走在沙漠中时,他们会成为沙漠风光的一部分。驼队走在沙漠中时,他们也会成为沙漠风光的一部分。尤其当他们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很小时,这些行进的驼队和人,能完美地融入广阔的沙漠之中。

我们拍摄这些沙漠中的人,他们成为了我们作品的关键部分。这样一来,沙漠作品不再仅仅是单纯的风光作品,而是有了生机,有了灵魂,能够指引观者去追寻和探索的摄影作品。

通常来讲,我们会把人物以及驼队以剪影的模样呈现在画面里,如此拍摄出来的照片会更具意境。

f/5.6 1/800s 100

将行进在沙漠中的驼队以剪影的形式安排在画面中,照片更有意境

雪景

爱雪的人们觉得,冬天的雪景最为迷人,并且这也是众多影友最喜欢拍摄的风光题材。接着,我们从构图这个方面开始,一同去了解在雪景拍摄中会用到的一些构图技巧。

拍摄场景的选择

雪景场景与其他风光题材不同,它可以清晰地分为黑色和白色。这使得雪景很容易受到黑色的影响,进而导致画面杂乱。所以在拍摄雪景之前,我们要选择一些整洁的场景来进行拍摄,这样照片会更加整洁、唯美。

24mm f/9 1/500s 200

用较低的拍摄角度,把雪地中的车辙当作画面前景。通过车辙的方向,能够将人的视野延伸至远方。画面既简洁又唯美,把一种意味深长的空寂感烘托了出来。

调节白平衡营造蓝调雪景

不同色彩的摄影作品,也会给观者不同的视觉感受。

我们在拍摄雪景题材时,一方面可以使用正常白平衡来拍摄出洁白的雪景;另一方面,还能够把相机的色温调低,从而将照片处理成偏冷的蓝色调。

具体方法如下:

1.使用白炽灯白平衡模式拍摄

在晴天的时候使用白炽灯白平衡,可以获得漂亮的蓝调效果。

2.拍摄阴影处的雪地

晴天时天空湛蓝,阴影处能反射天空的蓝色,从而呈现出偏蓝色的效果。拍摄时,可借助自动白平衡或白炽灯白平衡来获取良好的蓝调效果。

3.合理使用蓝色影调

雪景题材的拍摄,并非所有场景都适宜用蓝调来表现。例如,当照片主体呈现出非常高调且洁白的状态时,就应当运用正确的白平衡来还原雪景真实的色彩。

30mm f/5.6 1/250s 400

将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模式时,可以获得漂亮的蓝调效果

寻找点睛的色彩

雪景题材的照片,大部分由白色构成。在雪景里增添一些色彩鲜艳的元素,画面的整体效果会更显清新且靓丽,这些色彩鲜艳的主体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并且会成为照片的精彩之处。

为了捕捉到这些点睛之笔,我们在取景时可以寻找具有色彩艳丽元素的场景来进行构图拍摄。例如雪地路边有红色长椅,树林间有没来得及掉落的花朵、红色的果实以及树叶等。

f/2.8 1/100s 200

拍摄积雪落在沙棘树枝上的照片,以彩色的果实作为主体,能够带来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大面积留白的极简构图

拍摄雪景时,大面积留白能让画面变得更为简洁。同时,大面积留白还能使照片更具意境。

我们这里所讲的留白包含雪景以及天空。在具体进行拍摄的时候,我们能够选择那些主体周边简洁的场景来进行拍摄。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留白操作时,能够借助增加曝光补偿这一方式,把场景里不够纯粹的白色,变得更加纯粹且整洁,以此让画面形成具有极简效果的构图。

f/5.6 1/400s 100

采用极简构图的方式,当画面陪体处于极度简化的状态时,主体会显得更为直接且突出。

利用雾气制造独特氛围

雪景天气常常会有雾气产生。因此,在拍摄的时候,我们难免会遇到雾气,需要与之打交道。

从构图角度看,在有雾天气时,我们能够借助雾气来进行构图。在具体拍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使用手动对焦

大雾天气时,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会出现偏差,或多或 少都有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开启手动对焦功能来进行对焦拍摄。

2.在雪景天气中,让雾气营造氛围

雪景中的雾气如同山景一样,能够为我们营造出传说仙境般的效果。拍摄时,借助雾气能让照片呈现出朦胧缥缈的样子,进而拥有独特的氛围。

f/7.1 1/400s 100

在山顶进行拍摄的时候,能够借助雾气。借助雾气可以把崇山峻岭构建在画面里,让画面呈现出烟云朦胧的效果,就好像是仙境一样。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