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过特斯拉的人都知晓,只需一脚踩下油门,那带来的推背感极为强烈,着实吓人。上次圆滚滚的极果君坐在上面,几乎都要被吓得尿出来了。(极果君:我去,这分明是在说我嘛!)
去年 6 月份,牛电科技将特斯拉的电池应用于电动自行车,于是便有了小牛 N1 电动车,其动力毋庸置疑,但在其他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今年,牛电科技推出了第二代产品,即更小且更适合单人骑行的小牛 M1。极果君骑上它之后,果妞每晚都请求极果君将其带回家。然而,极果君却高冷地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听我来讲吧。
我作为极果体验师,获得了小牛 M1 的首批体验机会,我可以说是一个超级折腾帝,既能玩又能折腾。拿到小牛 M1 后,为了测试它的性能,我骑遍了大半个北京。我费了这么大劲得出的这篇体验,包含了你想了解的关于小牛 M1 的一切内容,先来段视频让你直观了解下:
看完那个视频之后,你是否对这款电动车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升呢?并且下面还有相关内容,不要停下哦!
前言
城市年轻人深受日益拥堵的公共交通之苦。电动车不仅能够节约时间和精力,在 2022 年冬奥会举办之际,还能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起到减霾减排的作用。具体数据显示,它能减少 4200 万吨碳排量,与城市种植 70 亿棵大树的效果相当。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每个人在城市上下班通勤时都把汽车改为两轮电动车,那会释放出多少个 5 座汽车的空闲座位呢?!
2016 年 4 月 21 日,牛电科技在 798 艺术区的 D-Park 举行了一场发布会。这场发布会的主题是“科技玩转城市 Turn the city on”,所发布的产品是小牛 M1。
你会看到
一外观细节
二 人车安全
三 续航动力
四 骑行感受
M1 较之前的 N1 更轻巧,更灵活,更好玩。
此次发布的小牛 M1 有白、黄、红、蓝、灰这五个颜色,并且有四个版本。我拿到的是蓝色 MIC 版的工程试装车。不同配置的价格分别是 3299 到 6299 元,续航里程有 50 公里到 120 公里的差异。
第一章
外观、细节
车载 USB—20Ah“移动电源”
骑着小牛出门就不用担心手机没电啦,因为小牛车载有 USB,能够随时为手机和电子产品充电。强迫症朋友们也不用再为了省电而频繁查看导航后关闭 GPS 和网络地图啦,驾驶者可以在导航的同时进行充电。
USB 口右侧有挂钩,这个挂钩可以用来挂早餐。对于那些着急怕堵车的时尚上班族们来说,可千万不要不吃早餐。
车载 USB 接口处在电门钥匙以及挂钩的旁边,其位置较为方便。M1 十分贴心,在钥匙口的上方加装了微光灯。在漆黑的夜晚,再也无需因为找不到准确的钥匙孔方向而抓狂,实在是值得称赞。
USB 口的参数设定为 5V,且最大电流为 1A。实际进行测试时,其空载电压达到了 5.25V。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电流为 0.92A,电压为 4.97V。
USB 有 DC40-100V 独立模块。在牵引前进电机处于大电流模式时,USB 输出的电压为 4.95V,电流为 0.90A。其输出电压和电流都很平稳,能够放心地给电子产品充电。
小牛 USB 供电就如同现在购买较为贴心的汽车那般,有了它,充电便很便捷。拥有这个“小牛移动大电源”后,在骑行过程中能够随时查看导航,还能听歌,无需再为手机没电而感到紧张。
小牛盒子通过逻辑控制实现限速 20km/h 或 45km/h,并非传统电动车通过拔限速线缆实现。小牛盒子出厂限速为 20km/h,这是因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电动车的最高时速不大于 20 公里每小时。
需要吐槽的是:缩小后的紧凑车身没有储物空间,座筒空间基本被电池占据,座筒剩余空间能放入一个 1 米长的链条锁,连小瓶水都无法放入。无奈之下,只能把水瓶塞进背包或者口袋。
厂家之后的量产车可以像 N1 一样保留前部小储物盒,也可以预留加装位置和接口。
灯光,自动感光大灯。
看图:
小牛的日间行车灯是黑底白圈的天使眼样式,我个人十分喜爱。它符合欧盟标准,只要打开钥匙,灯就会亮起。这款行车灯使用的是 LED 灯,能耗低且省电。
全新设计的自动感光 LED 一体式灯组具备豪华轿车的配置。它采用亲和性的圆形造型,并且兼顾了日间行车灯与远近光照明的功能融合设计。由一条极具高科技感的 LED 灯条和高度可视化刹车灯构成的尾灯组被完美镶嵌于车体,从而提供全角度照明。环形天使眼和定制滚边圆角透镜相互配合,LED 灯珠一方面为您提供了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超广角的照明区域。三颗球型光组在晚上骑行出去时,照明效果确实是不错的。
感光自动大灯:大灯处于 A 档时,手把显示器左右两侧存在两个红外感光传感器。当环境光照亮度达到传感器所设定的门槛值约 1 秒钟后,大灯会自动关闭。而当环境亮度降至门槛值以下时,大灯会即刻开启。在桥洞、地下停车场、隧道等环境中,此功能非常实用。它既酷炫又环保且安全。
不用再为北京路边大爷的提醒而感到尴尬了,比如大爷会说:“嘿,小伙儿,你看你这灯还亮着(着 zhao 着)呢,会费电的!”
尾部的 LED 转向灯采用 360 度一体化设计,组成了尾灯组。这个尾灯组同时具备行车功能、刹车功能和转向功能。下方有凸出的部分,该部分是牌照照明灯。
转向开启后,在每个方向都可以看到该转向灯,这样更加安全。
小牛配备了全 LED 照明系统,它既更亮又更节能。小牛的前硅基天使环日间行车灯,就好像钢铁侠手里的能量环一样,仿佛“力由心生”!厂家透露,该日间行车灯与宝马车的日间行车灯处于同一级别。这天使光环般的灯组,既柔和又明亮,也成为了小牛设计语言的标志。
灯,小牛玩的不赖!
车辆防水
M1 的主要电子元件为了能适应更多驾驶环境,都具备超高防护等级。其电池包、电机控制器、电源转换器、大灯、仪表、防盗器、中控以及可遇水线缆的防水防尘系数都高达 IP65*。它具备一定的涉水深度,以此来保障雨天安全骑行。小牛 M1 的锂电池被放置在坐筒里,油门调节器则放置在车头下的控制箱内,并且通过外边的拉线进行连接。这样可以防止电路部分手把出淋雨短路而无法骑行。
后挡泥板需要优化
为了在下雨天能更好地防止后轮甩污水,后挡泥板被加长了,并且多伸出了一个檐。我个人认为这样既不美观,也不实用。
厂家能否考虑把挡泥板设计成以轴孔固定点为圆心、可旋转且可伸缩的双层结构呢?晴天时,可将后半截挡泥板收起来;阴雨天需要使用时,轻轻按下卡口,它就会伸长。(弱弱地问一句:是否可以申请挡泥板专利?)
调整后的挡泥板在倒车调头时不会轻易碰到其他挡泥板。其最大优势在于,在轴距不变的情况下,整车能够缩短 9cm 的长度,这对于那些要将便捷的 M1 塞进升降梯的用户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屏幕及信息显示
仪表盘能够显示多种信息,包括档位、速度、电池电量以及行驶里程。与上一代 N1 相比较,它缺少了电流指示,然而增加了更为实用的地区时间显示功能。在通电之后,它可以直接从卫星获取准确的时间信息,这一点做得比某众品牌的轿车更为出色,无需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时间校准。
工程试装车的前仪表盘亮度存在问题。白天时此问题未显现。而在晚上,当车辆行驶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时,较强的仪表灯显得有点刺眼。希望厂家能够尽快对这一情况进行优化。
M1 仪表灯的两侧与 N1 相比,增添了条形白色转向灯指示器,还有声音提醒以及汽车级的转向灯回位器。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在骑行过程中没有回位转向灯而感到尴尬了。只要转动车头,转向完成后再闪两个周期,它就会自动熄灭,使用起来确实很方便。转向的声音提醒就如同飞机起飞前让系好安全带时发出的那种低沉的叮咚声,听起来很柔和且舒适。车停路边我都时不时打开转向灯,听听它的调调。
M1 一体式车头及仪表
手把左侧分别是:远近光频闪开关、转向、喇叭、定速巡航。
手把右侧分别有档位切换按钮,还有前大灯开关,以及启动按钮,另外还有应急双闪灯。
小牛 M1 附件
M1 座位储物箱被电池占据了,所以附件变成了一个大礼包。附件的包装尺寸是 40cm*30cm*10cm,邻居家的小孩还以为我又买了一盒变形金刚呢。
附件盒内有 App 安装和注册码。
M1 的遥控期也换了形状变成圆形
座椅的面是防滑的,防滑效果挺好,坐上去就好像屁股被牢牢粘在坐垫上似的。海绵的软硬程度适中,坐起来感觉不错。然而,它较短的尺寸以及有限的承重能力,只适合一个成年人乘坐。
同时却多了些可爱的气息。
小牛 M1 车撑
车边撑的材质为合成金属。M1 车撑增添了传感器。M1 车撑还增加了信号反馈。
打下车撑接电话或者驻车时,会自动进入 P 模式(停靠模式),这样能防止因误操作拧动手把而出现意外。只有当乘客打起车撑,才可以解锁行驶。作为一辆电动车,小牛 M1 在安全和细节方面确实做得相当不错。
骑着 M1 走走长安街国家大剧院
可以看到,小牛 M1 在设计细节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并且在智能控制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以豪华轿车的品质来专注做好电动车的牛电科技是值得赞扬的。
这两天骑行走街串巷之后,很多人停下脚步询问小小牛的姓名。很多人停下脚步询问小小牛的身价。很多人停下脚步询问小小牛的出身。很多人停下脚步询问如何购买小小牛。
餐馆门口的人说买给上初中的儿子骑;上学放学的学生说买给上初中的儿子骑;理发店老板说买给上初中的儿子骑;同事的朋友说买给上初中的儿子骑;小区里的@王姐说买给上初中的儿子骑……
他们说第一眼看到这辆电动车就感觉很特别。
也有识货的: “快看快看,那就是新的小小牛 M1!”
第二章
乘客、车辆安全
乘客安全
优良的制动系统对行车安全很重要。它能让车容易行驶起来,还能让车按照驾驶者的意图在指定区域丝毫不差地停止,这是一个重要课题。
从事的是轨道交通车辆控制工作,高铁和地铁等轨道车辆最高能跑多少时速,并非由牵引力所决定,而是由制动决定的,也就是在规定距离和区间内能够停下来,从而决定了车辆的最高运行速度。当然,轨道与轮对踏面之间的粘着系数,要远远低于轮胎与柏油路面之间的粘着系数。
所以,车辆的制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对乘客的安全起着决定作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牛的制动(刹车)工况。
前制动方式: 刹车盘搭配单向双活塞卡钳
后制动方式:鼓刹
制动,也被称作“刹车”。如今在市场上较为普遍的制动系统有两种类型。其中一种是碟式刹车,另一种是鼓式刹车。
其优点包括作用灵敏、散热良好、不必调整刹车间隙且保养容易。
鼓式刹车具有良好的自刹作用。因为刹车来令片外张,车轮旋转时会带动外张的刹车鼓扭曲一个角度(当然这个角度不会大到轻易能看出来)。刹车来令片的外张力(即刹车制动力)越大,这种情形就越明显。并且鼓刹的制造技术层次相对稍低,它最先被用于刹车系统,所以制造成本比碟式刹要稍低一些。
现如今的中高端汽车都采用碟(盘)式制动,高铁车辆也不例外。
小牛 M1 最终确认使用的高锰钢刹车片、博世刹车油以及金属编织输油管,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这些部件大大提升了刹车系统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同时,液压传动让刹车变得更加灵敏。
小牛 M1 试装车的刹车盘为 OOX-3mm 。对于碟盘锁,可选择盘刹孔径在 6.6MM 以下的(有许多心怀热情的朋友,车尚未发货,就已经把锁买好了)。
M1 的后置刹车可能是为了减轻整车重量而采用了鼓刹。实际使用中,它比较灵敏,稍微加力后轮就会抱死。对于车身仅 57kg 且只能乘坐一位乘客的 M1 来说,这种制动反应是足够的。
两轮车通常进行直线制动。因为重心朝前,所以前轮粘着力所产生的摩擦力在主要减速效率中占比很大,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行驶过程中的前刹会将车子的惯性转变为向下的力,在这种情况下,前轮会获得比后轮更大的摩擦力,进而能够更快地停下来。从安全制动方面来看,高速行驶且处于制动工况时,后刹都会出现抱死情况,进而产生侧滑。而前轮呢,只要车辆处于直立状态且制动用力不是特别过分,通常是不会发生侧滑的。因此,前刹相对更安全,在制动的时候按照力的分配,应该是前 6 后 4。同时也提醒朋友们,一定不能在转弯的时候大力制动,以防出现甩尾、侧滑以及摔倒的情况。
小牛官方是这样说的:
刹车系统制动灵敏且具备能量回收功能,其中 EBS 电子刹车与动能回收系统相结合,使得制动性能较为突出。
紧急制动时,轮胎会因惯性而向前运动。此时,后轮已经开始出现滑行的情况。(制动视频测试可在开头处查看)。
多次测试轮盘和轮胎温度,结果均未超过 50 度。因为不考虑热损耗,所以去掉最高和最低两次的实测结果。然后对剩下的测试结果进行 3 次求平均值,其结果见下图表格。
国家有相关要求,规定两轮非机动车的时速为 20km/h 且要达到相应的制动标准。M1 的数据情况如下:
(1.85+1.93+1.77)/3次=1.85m
实测小牛 M1 在单人骑行于室外干路面时的制动距离为 1.85m 。小牛 M1 的制动性能与小牛 N1 相比稍差一些,因为它的车身更轻,惯性理应更小。或许是这辆工程试装车仅行驶了 30km,前闸片尚未磨合好,所以在行驶中前刹会有磨合初期的嚓嚓声。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电动车的 20km/h 制动距离不应大于 3.8m 。
小牛电动车的制动距离为 1.85 米,这个成绩是相当不错的。骑行时,制动距离与重量有关,胖子骑行的话,其制动距离会大于 1.85 米这个结果。
车设的尺寸比较窄,然而腿部空间却很宽裕,踏板脚部空间属于一般水平。较为窄的车身具备独特的优势,在那些堵死的车流里,能够自如地穿梭其中。
提醒骑友们,要正确佩戴头盔等防护器具,同时要遵章守法谨慎骑行,因为这也是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车的安全
小牛电动车谨慎地采用成熟的新技术,首先集中力量突破电动车的防盗痛点。其一,封闭集成了 GPS 模块,能够随时追踪车辆的位置;其二,第一年的流量是免费的。同时,还开发了远程控制 App,该 App 集成了车况检测、位置记录、报警提示以及综合信息显示这四大功能。在手机上,你能够进行整车情况的检测。你可以看到剩余电量的信息,也可以看到天气信息,还能看到附近维修点的地理信息。你能够自动获得充电提醒,能够获得电池提出报警,也能够获得非法位移提醒。你可以查询到车辆行驶轨迹的记录,甚至还可以进行社区线上的交流。
《小牛管家》App 2.0马上会登录,将有更多功能待体验。
M1 在座桶电池仓还为锂电池留下了锁孔,待厂家推出锁具。
小牛电动 M1 依然联合平安财产保险公司推出了牛油保。如果车辆丢失,就会进行赔付,且是丢一辆就赔一辆。
强迫症的你不用每过10分钟就对准楼下按一按遥控器了。
建议购买 1.2m 左右的链条锁来锁车,可直接将车锁在树上或者固定物上。这样的话,即便遇到大金杯货车,也无需担心。
第三章
动力、续航
小牛 M1 配备了博世高性能无刷永磁电机。实际使用时,它非常安静。M1 采用 600W 的电机,用于代步是足够的。在上坡过天桥时,它也没有任何问题。(爬坡测试可见开头视频。)
如果想要更强大的动力,或者你打算把小小牛 M1 进行改装来玩翘头,那就考虑 Pro 版或者至少选择电机。
小牛电动设计了手提式的锂电动力源,这个动力源是可拆卸的。它的形状是一个金属面板盒子,制作精美且考究。其重量仅为 8.3kg,而同行的铅酸电池一般重量为 50kg,所以女生都能够轻松地对其进行操作。小牛 M1 Pro 版的续航里程非常惊人。小牛电动车具有超长的续航里程,在任何城市中往返都无需充电。经过 600 次充放电后,在正常频率使用三年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有 70%的电量。而采用铅酸电池的产品,在相同情况下这一数据只有 10%。
小牛电动车的锂电寿命为 5 年,铅酸电池寿命为 1.5 年,其最大使用周期得以显著提高,长期使用下的可靠性也有所提升。小牛电动与松下锂电池配套,还拥有 BMS 电池管理系统,该系统既能充分发挥电池的性能,又能提供过充保护、过放保护、电池均衡、温度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这六重安全保障。
小牛电动踏板车配备了和特斯拉一样的松下锂电池。这种锂电池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并且在工业批量生产时一致性很好。这种锂电动力给小牛电动踏板车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都市版 M1C 配备 2.8A 充电器,它没有风扇,而是依靠外壳来散热。在晚上充电时,不会有任何声响。
Pro 版售价 6299 元,其充满电只需 3 小时。
M1c 电池的规格是 48V - 20Ah ,其满电时的电压为 53.2V 。
小牛电池轻松拎回家,电池,金属外壳更像个工艺品。
电池上的按键被按压后,会显示剩余电量,这是又一个人性化设计。充电接口与 N1 的充电接口不同,对于想买 M1 电池并想将其放在 N1 座桶的朋友来说,可以考虑其他接线方案。
晚上可以在阳台进行充电。无需再从 3 楼放下一根很长的插线板。因为那样其实是很不安全的。
M1C 都市版 80km 实测续航里程:
4 月 24 日于北京进行了实测。我的体重是 66kg。线路为从西单地铁站到宋家庄顺五条附近。地图显示这段路程为 11.5km。实际路况包含红绿灯、上下坡等情况。最高速度达到 40km/h。一直使用 2 档动力档。电量从 37%下降到 19%,掉电了 18%。
体验了几日,发现电池电量的掉电情况比较线性。基于此,M1 都市版满电的情况下能够行驶 62km。
使用 1 档节能档时,速度最高被限制在 20km/h。其续航情况应该会大于 70 公里,不过这还需要进行测试。
锂电池仅 8.3kg,非常小巧轻便,就像工艺品一样。它的续航超出了预期。
第四章
骑行感受
经过几天的骑行体验,小牛 M1 给我带来的最大便利在于能够自由地穿梭在拥堵的车流之中,比如每天晚高峰时的刘家窑桥。因为车身较为狭窄,小巧且轻便,所以在车辆间很窄的空隙处也能通行。要是实在不行,还可以驶上道沿通过。而那些坐在车里的人,只能满头大汗、焦急地看着小牛消失的尾灯。
实测小牛 M1 能够通过 15.5cm 高的台阶且不会托底,其通过性表现较为不错。(详情可查看文章开头的视频评测)
超强的续航能够让自己的出行范围更远一些,更远一些。在美丽的四五月骑电动车外出,确实非常舒服。
各个与身体接触的部位都遵循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座椅很舒适,腿部空间也很充裕,只是感觉手把稍微有点偏粗。我个人更倾向于像 N1 那样大小的手把尺寸。
实测 M1 工程试装车的手把尺寸为 34mm,N1 的尺寸是 30.5mm,且 N1 的手感更好。对于手大的骑友,情况另当别论。
按照正常逻辑,在驾驶过程中,若前方有行人或者需要警示对方的场景,正确的做法是先确保安全将车速降下来,也就是先捏刹车,然后再进行按喇叭或者闪灯的操作。然而,M1 的手把比较粗,并且喇叭位置距离稍远,当捏着手把时,我的手无法很舒适地按压喇叭按钮。希望厂家能够在量产车上进行适当的优化。
避震方面,M1 采用铝钛合金后摇臂并搭配单管中置避震器。实际测试表明其避震效果偏软。在经过一些细小的颠簸路段,比如盲道时,它能够过滤得比较细腻。并且手上的手表依然能稳稳地贴合在手臂上,不会因颠簸而跑偏。
以 20km/h 的速度通过减速带,避震器能够及时收张,通过之后不会有多余的弹跳,感觉还算舒适。然而,较软的避震很容易触底,对于体重较重的人来说,工程试装车的后避震可能会直接触底。
将 M1 专门骑行至非铺装路面,骑行时感受很舒适。在通过一些凹坎时,能感觉到传递的起伏感很柔软。(详情见开头视频评测)
M1 的车身轻便小巧,这使它更快捷且更好玩。如果你是“翘头”爱好者,那么电机以及续航应该会给你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期待 M1 量产车更优的贴心转配。
小牛电功努力以如同豪华汽车般的工艺来做好一辆电动车,它应该会成为电动车行业的骄傲。
如今街头的小牛电动数量越来越多。好几次,碰到那些骑小牛电动的骑友,不管是否认识,都会通过鸣喇叭来打招呼。感觉脚下的这东西,不仅仅是一辆电动车,它更是年轻人时尚、浪漫以及追求的一种写照。
个人认为 M1 的黄色以及白色较为好看。有人称 M1 更适宜女士以及学生党骑行。这就如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样。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