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地理》杂志
2016年最佳旅行照片的评选中,
香港的摄影师 Lau 在内蒙古进行拍摄,他所拍摄的作品《策马人》成功获得了大奖。
如果你和我们一样想知道
如何才能拍好旅行照片,
比起花大价钱
买些自己从来也不会看完的摄影书,
不如来听听 Lau自己讲述这张最佳照片背后的故事吧。
”
这幅照片是在河北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拍摄的,它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相邻。塞罕坝在蒙古语里是“美丽的高山”的音译。并且,这里曾是清朝的皇家猎场之一,这一点很有意思。
这片高山草场我并不陌生。2012 年的秋天,我的第一次摄影旅行是在内蒙古。那次旅行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那对我而言绝对是一次难忘的旅行。说实话,那次摄影之行学到的东西,让我在摄影路上遇到困难时懂得要迎难而上。
秋日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
在 2015 年,我感觉自己陷入了瓶颈期。同时,由于我的工作日益繁忙,摄像机被锁在柜子里的时长似乎比它陪伴我旅行的时长还要长。到了 2015 年底,工作上恰好出现了空闲,我立刻决定再次前往那个给予我摄影热情的地方——蒙古。
我去蒙古时,似乎一直在现实与回忆间徘徊。脑海中记得此地秋天的模样,而眼前的塞罕坝,冬天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金色的秋日森林变为银装素裹,和煦微风变得凛冽。曾经熟悉的景色全然变样,这让我十分兴奋,创造力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冬日的塞罕坝
凌晨两三点时正在拍照片,我们刚结束一场极为劳累的徒步旅行,那时的温度是零下 25 度。我全身精疲力尽,便决定在回酒店吃早饭的途中睡一觉。
我在车里睡得正香,突然被旅伴叫醒。他告知我,我们的车正在穿越马群。一队蒙古策马人正在展示他们卓越的赶马技艺。我立刻注意到光线条件很好,清晨的迷雾让景色极具画面感。尽管身体有些不情愿,我还是迅速拿起相机下车,将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了下来。
自然组冠军是“你是风儿我是沙”(You Go, I Will You.),该作品进行了拍摄。
当然,一切不会如此顺利。
内蒙古清晨的温度极低,这导致连拍的速度变慢了。同时,镜头适配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仅如此,我还意识到,自己每一次呼吸,都会让取景器结冰。所以,我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用“陷阱对焦”这种先确定某一距离的焦点,当动态被摄物进入这个焦点范围时立即拍摄的方法,来拍下马群和策马人。
风愈发猛烈,雪愈发加大,光线也愈发远离最佳位置。我明白自己仅有几秒钟的时机去捕捉这瞬间。所幸当时运气挺好,为数不多的几次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就这样有了大家现今所看到的这张照片:一位策马之人与他的马群在清晨的迷雾中腾跃而起。
我觉得这张照片从背景方面来看不错,从光线方面来看也不错,从内容方面来看同样不错。最让我开心的是,在当时并不理想的拍摄环境下,我如愿以偿地捕捉到了这个瞬间。这让我感到很欣慰。这张照片或许不是我拍过最好的,但肯定是我最自豪的一张。
城市组冠军“马拉喀什的本约瑟夫清真寺”(Ben ) 拍摄/
我在自己家中查看邮箱时得知了照片获奖的消息。我看到了国家地理发来的邮件,下意识地认为邮件里会写着“谢谢参与”。
打开邮件后,我被吓得呆住了,这绝非夸张。我开始喃喃自语:“天啊,这不会是真的吧。”我反复查看自己的邮箱,以确认自己没有弄错。我完全震惊了,并且彻底晕头转向。梦想就这样成真了,我真不知该如何用言语来描述当时的心情。
这份荣誉和认可让我心怀感激,我的摄影生活由此开启了新的篇章。我期望以后能够常常和家人一同外出旅行,他们一直以来给予我的支持与鼓励,对我的摄影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人物组二等奖“屋顶上的梦”( )拍摄/ Mund
对于界定好照片的方式,大赛评委比获奖者更有发言权。摄影师兼电影制作人是《国际地理》杂志最佳旅行照片大赛的三位评委之一。他对获奖照片《策马人》感到满意,对整个比赛也很满意。他觉得这次机会很难得,并且很享受与另外两位对摄影有极高造诣的评委一起讨论的过程。从众多照片里选出最棒的一张并非易事,我一直在寻觅照片中的那个瞬间,包括眼神、内容、构图以及光线等方面,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能够将那个瞬间完美地定格下来。
获奖图片及采访内容来自《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