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房价下跌对实体经济复苏起到了帮助,这从福建各地的经济增速上可以明显看出。今年上半年数据公布后,有人称闽南经济失速,我对此完全不认可。厦门和泉州的增速在降低,但漳州却依然年年保持高增长,这说明厦门泉州失速并不能代表整个闽南。如今,主要是福州、漳州和宁德在实业上持续发力,推动着福建经济向前发展。
此前文章多次提及,GDP本质上是利润、税收、工资的总和。因此,GDP 增速能够直接反映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也能反映居民的收入情况以及消费能力。有些地区房价炒得很火热,但经济失速就会暴露出楼市表面繁荣背后的假象,而这些情况也会直接反馈给房地产市场。
厦门的情况暂不急于查看。今年连岛外都已启动大规模旧改,“拆迁撑楼市”的浪潮依旧汹涌。上半年的“交易”数据肯定不会差。我们可以多等一段时间,等拆迁户把补偿款和“房票”都使用完,看看那时还剩下多少真实的市场成交量。
泉州在过去两三年里一直效仿“厦门经验”。然而,它的财力和借债能力与厦门相比差距很大。并且,土地拍卖的收入也不多。它确实没有像厦门那样能够进行大规模村庄拆迁的能力,所以只能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动作,在不同的地方分别进行。
在这种状况下,泉州的“房票”制度早已开始推行。然而,所发出的“房票”仅能支撑少数几个新盘的“销售”情况,无法对二手房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前些年的限价新盘陆续交房并办理证件,其中有很多连限售期都已经熬满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察觉到泉州的二手房呈现出“两个极端”的态势。
一方面有大量的房源挂牌,单个小区就存在经常有上百套甚至几百套的房源积压在那里。另一方面真实成交的数量很少,要是问泉州有多少二手房能够卖掉呢?我只能告知大家,能够确定的是每天都在增加的法拍房是相对可以参考的。泉州的二手房中,只有通过法拍卖掉的那部分才是真实交易。其余挂在中介那里准备出售的房子,不管开价有多高,其价格都是虚假的。那些房子如果真有人买的话,就不会堆积如山了。
看到离谱的二手房挂牌量,令人感到悲哀。以前我呼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自家没房要买来住才去摇号,不缺房的人别跟刚需抢。然而,到头来这些限价新盘有多少人是买来住的呢?有多少房子到了炒房客手上呢?又有多少人假称“刚需”实为炒房呢?这些问题的答案,看一眼挂牌房源数量便可知晓。
限价低的楼盘吸引了有不劳而获想法的人,有人想通过炒房致富也就算了。后来,那些炒房客完全失去理智,很多新盘明明限价过高,并且地段偏僻在乡镇上,然而还是有很多人用尽家产,坚持不懈地只为实现赚快钱的梦想。我们能看到不少高价盘、乡镇盘如今的挂牌量也很可观。鲤城欣佳酒店隔壁的中骏四季康城,在某一个平台上挂出的房源接近一千套,这相当于这个超级大盘住宅套数的四分之一。
目前泉州尚未像郑州等城市那样取消限售,仍有许多炒房客在经历 2 - 5 年不等的限售期。所以今年有很多房东非常着急,他们到人民网表达诉求,希望泉州改变限售政策。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想象,再等一两年,等这些人都熬满限售期后,届时的挂牌量会很夸张。
泉州(厦门)的房产自媒体们仍在全力用嘴去维护那表面虚假的房价,然而实际上能骗到几个傻帽接盘侠呢?就让那些卖不出去的天价二手房继续如建筑垃圾般,在那里越堆越多吧。
泉州楼市的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这种做法给厦门楼市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以前那些稍微努力一下还能够够得着厦门房子的人,如今都被本地的房子给收割了。留下来的“夹心层”,购买本地的房子都觉得非常艰难,更没有可能去考虑购买厦门的房子。没有了来自泉州的购买力,厦门房产的交易量更加难以维持,而漳州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用那里每平方几千块的房子,笑着迎接那些备受房价折磨的外地刚需们。
参阅: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