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学区房已获授权。
最近热播剧《都挺好》受到广大追捧,相信看过的人居多吧。
几大实力戏骨的卖力出演,先来赞一波。
倪大红在全剧中极为突出,是绝对的亮点。他所塑造的“作爹”形象,让人对其深恶痛绝,同时也带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无奈。
老大高鑫将“殿堂级愚孝”与“高知傻白甜”演绎得就像本尊一样,令人无语。
老二郭京飞将“妈宝男”“啃老族”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隔着屏幕都恨不得替他妈妈狠狠地教训他一番。
老三姚晨,她既是职场精英凤凰女,又是原生家庭受害人。她让人恨不起来,然而却也让人怜爱到无法贴近。
一个个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不爱都难。
另一方面,从话题方面的讨论引发了众多社会共鸣,也引发了大量讨论,甚至引发了谴责,话题性十分充足。
原生家庭对个人轨迹有影响,这方面就够大众茶余饭后吐槽一番。还有矛盾冲突异常的重男轻女事件,也够大众茶余饭后吐槽一番。
说到这儿,我首先表明我的观点。今天并非是闲来无事去聊追剧的观后感,我们所关心的依然是房产方面的内容。
细心的粉丝或许和我一样敏锐地察觉到,在这部影片中有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苏大强这个“作爹”,自从他的老伴儿去世之后,就一直在为解决居住的问题而努力。
从住在哪,到住什么样的房子,其中过程花样百出。
这其中倒出了一些关于日常买房卖房的观念。今天,我们逐一进行聊聊。其中有些观念是对的,值得我们借鉴;有些观念是错的,我们需要有则改之。
全剧,买房最成功的当属姚晨扮演的老三苏明玉。
为何?自家公司进行开发,能够拿到最低价格,到手时就已经自带涨幅的空间;位置可以随意选择,楼王自然是优先的选项。
男朋友从一进门,就难以抑制看到楼王豪宅的惊喜之情。
这没办法,有钱任性是购买豪宅的必要条件。
这里要说明的是,豪宅楼王通常是用于自住的。并且,它绝不是房产投资的最佳选择。
占用的资金量比较大,对接盘者的门槛比较高。通常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很少会被用于短期获利。
购置几千万豪宅的富豪通常会花费几千万进行装潢。我们都明白,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即便装修再豪华,其价值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豪宅进行出卖时,我们听到较多的情况是“有某某老板,因资金链断裂而急于出售名下的豪宅”,还有“有一些人要移民海外,所以抛售国内的一套豪宅”。
而很少会听到“某某,卖掉当年豪宅楼王,获利多少多少万”。
这是因为刚需的第一套房通常不会是要住一辈子的房子。而豪宅,尤其是楼王,能够住上大半辈子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楼市里,一直有炒楼花、炒笋盘的,没听说过炒楼王的。
所以,楼王都是有情结的;楼王向来不是用来房产投资的。
再来说说有争议的苏家大儿媳妇“吴非”的卖房观。
为何说有争议?
老大打算给“作爹”购置房产,由自己支付首付款,房产登记在自己名下,让老父亲居住。从买房投资的角度来看,这是可以理解的,不管老父亲是否居住,先拥有房产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在首付款不够的前提下,决定卖掉老宅。
吴非在卖房给中介的过程里,有意放慢了速度。当中介带客户看房时,即便有客户看上了房子,他也不会立刻同意出售,而是将其当作试探行情的举动。之后,他又对房价进行了涨价的调整。
最终以 150 万的价格完成出售。将出售的过程放慢,这样吴非获得了 30 万的利润。
这看起来,一定会认为吴非卖房卖得没问题啊。
大家都知道,二手房的买卖是很耗费心力的。一方面要和中介打交道、周旋,另一方面还要随时应对房东的涨价以及毁约行为。
所以在购买二手房的时候,每一个环节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选筹的难度以及数量方面,还有资金的平衡,以及谈判的技巧,每一个环节在购买二手房时都比购买新盘更为困难。
所以,要是购买二手房的话,可不能粗心大意且盲目自信。一定要在买房之前把功课做充分。要多看房,多和中介打交道,对比不同的中介。因为在同一个区域的类似房源,不同中介的销售价格会有很大差别。
另外,在锁定房源之后,尽可能通过中介与房东亲自见面进行谈判。即便在签约前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有可能让你节省一笔钱或者多花一笔钱。
我想起了一个朋友,他一直有刚改置换的需求。他多次咨询我后,终于在去年底卖掉了一套朝阳的两居室,然后去置换同区域的大三居。
两居室的价格,在中介与买房者之间已经按照他的要求谈妥了。当三方相约签合同时,买家开始上演苦情戏的桥段,不停地诉苦。我的这位朋友心地善良、好说话,当下就同意把总房款再降低十万。
一场哭戏,换十万,这个优惠来得太容易了。
一个心软,丢了十万,这笔账亏得未免有些猝不及防。
买家可以放下一时的颜面,在谈判中凭借示弱来获取利益;而卖家则要守住底线,不要轻易被那些看似美好的诱惑所攻破。
再说回剧中的吴非,又被争议错在哪里了呢?
错就错在,不该“卖旧买新”。
老宅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破小,位置处在老城主区。不管未来是否会拆迁,是否会原地安置新居,它都能在一夜之间从老破小变成城区的新势力。仅从卖掉老宅能获得的变现资金量来看,完全可以通过多贷款或者让亲友凑一凑首付款来解决。另外,在首付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把大三居改为购买两居室。
为“作爹”购置的这套房产,从短期来看是供老人居住的,而从中长期的角度去看,它依然具有投资属性。
从投资房产的角度而言,套数远大于面积。
两套一居室的价值肯定比一套同等位置的两居室大;同样地,一套两居室加上一套一居室的价格也肯定比一套同等位置的三居室高。
因为,小户型的租售比和投资回报率都优于大户型。
吴非投资房产选择“先上车”的想法是正确的。然而,将全部资金都投资在一套大户型的房产上,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重点是剧中的苏大强,在买房路上作妖大法,尽显神通。
两次买房,都是通过中介购买二手房。
楼盘本身是精装修交房的,且从未居住过,是 2 层的 3 居室,中介给出的报价为 500 万。
苏大强对户型和房屋质量较为满意。然而,由于房子是 2 层,他起初对采光方面不太满意。因为急于购房,所以他忽略了这一不足之处。
因为没有与中介和卖家签订任何协议,所以不可能留房。最后,心仪的房子被别人抢先得到了,错误在于没有及时跟进。
作爹大闹一场,愚孝的大儿子只好继续找房。
大三居的房子,拥有金鸡湖的景观。有一个敞开式的大观景露台。处于高楼层。周边的配套设施十分齐全。苏大强眼前一亮,当着中介的面非常坚定地说:“就这套了,我就要这套房。”
这一套的首付款比第一套多 20 万,估算的总房款至少比第一套多六七十万。
房子是个好房子,无可挑剔。
苏大强错就错在,他当着中介的面毫不掩饰地表明,自己一眼就看中了。如此一来,他就丧失了与中介和卖家商讨价格的资本。
购买二手房时,和中介以及卖家进行一些周旋是有必要的。
最后来说说,大错特错的老二媳妇。
二人婚房,两居室,地铁盘,新装修不久。
鸡毛蒜皮的琐事让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婚姻的破裂。老二离开了家,没有带走任何财产,也就是净身出户。媳妇出于义气,把这套看上去还不错的婚房给卖掉了。卖掉房子后,除去银行的贷款,还获得了 150 万的利润。
乍一听的话,感觉还不错。应该是在短期内增长到了 150 万。其他的投资都达不到这么高的增长幅度。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如果向苏明成借一些钱,能够让他缓解当下短期生活的压力。而房子作为一种固定资产,在长周期中依然会持续增长。
如果哪天小两口冷静复合了,房子也还是在的。
如今,老二家的媳妇做出了破釜沉舟的举动,她全然不顾未来可能会有的投资以及感情方面的情况,这纯粹属于一种自杀式的玩法。只能说,她活得实在是太冲动了。
影视作品以生活为基础,其水平比生活更高。剧中所呈现的关于买房卖房的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是常常会碰到的。
另外还有一些买房的错误观点,也一并说下。
很多年轻人期望买房能够一步到位,他们希望房子的地段好,希望房子的配套好,希望房子的户型好,希望房子的楼层好。然而,往往当这些条件都配齐之后,价格又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范围。
所以资金常常会放在银行中处于闲置状态,持续积攒,积攒到能够购买到理想房子的时候再进行交易。
可是等待许久后,却察觉到等待的时间越久价格就越高。当初觉得不错的位置,在瞬间就变得难以触及了。而那些能够买得起的远郊,更是让人看不上眼。
于是悲催的错过了一线,又无奈的不愿意涉足二线。
结果,钱依旧是那些钱,没有看到多攒下多少;并且房价的涨幅,已经很难达到了。
所以,买房时千万不要盲目地去追求十全十美且一步到位。只有当你的工作和生活都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时,才可能不需要考虑后半生的置换。而在一般情况下,后半生进行置换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先上车,远比纠结选车更重要!
上了车之后,才能够有机会去谈论换车这件事;要是没有上车的话,那么一切都只是空谈罢了,你始终只会是别人车下的一道风景!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