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县的交通安全志愿者把头盔送给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本报通讯员甄彦芳进行了拍摄。
目前,我市在积极推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市民在骑电动自行车时是否都佩戴了头盔呢?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走访。6 月 3 日,记者进行走访时发现,有部分骑电动自行车的市民戴上了头盔,这表明他们的安全意识在逐步增强。
记者直击
电动自行车车主 戴头盔意识提高
当日上午 9 时,市区银河北路道路面较宽,车流量较大。记者在路边进行了 10 分钟的观察。每 5 秒至 10 秒钟左右,就会有一辆电动自行车经过。部分骑电动自行车的市民戴上了头盔。这表明市民的安全意识在不断提高。
市区爱民东道与新华路交口处,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外卖小哥都佩戴着头盔。外卖员闫先生已经工作一年多了,电动自行车是他每天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当谈到“一盔一带”行动时,他表示:“这个做法非常好。就我骑车送外卖的经历而言,戴头盔是安全出行的一个重要保障。”
我们每天会骑车在大街小巷穿梭,因为人多车多,所以戴上头盔后,行车就会放心很多。公司有要求,在送外卖的时候必须戴头盔,大家也都会遵守这个规定,这毕竟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市民黄先生表示,“一盔一带”行动有利于规范行车。
记者调查发现,“外卖小哥”基本都佩戴了安全头盔。有些市民忘记佩戴头盔。有些市民觉得夏天戴头盔会觉得热。有些女士觉得扎头发后再戴头盔不太方便。
市区银河北路与金光道交口处,电动自行车车主刘女士表示,她佩戴头盔出行。刘女士说,戴头盔虽然会有点热,但为了安全考虑,是有必要佩戴头盔的。
市民声音
支持“一盔一带”行动 头盔价格涨幅有点大
市民贾女士表示很支持“一盔一带”行动。她经常骑电动自行车,头盔是她每次出行的必备品。她认为骑车戴头盔既能保障行车安全,又能起到一定的防晒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最重要的是,这是国家规定,市民就应该遵守交通法规,这对个人以及他人都是一种安全保护。
市民于女士告知记者,4 月份她购置了电动车之后,曾在网上查看过头盔。当时普通电动车头盔的价格大致在 30 元到 100 元这个范围。于女士用 88 元购买了一个带有安全认证的头盔。买完头盔过了一周,再次打开购买链接时,同款头盔的价格涨到了 288 元。
记者在市区走访时发现,电动车头盔的市场需求比之前有所增加,其价格也有所上涨。记者在市区爱民东道的几家电动车销售店看到,有些商家在店内摆放安全头盔以吸引客户,这些头盔大多价格在 99 元左右,其中价格最高的为 399 元。商家称他们的头盔是四季款的,具有三层防护,更安全,外形也美观,所以价格会偏高一些。商家告知记者,之前价格低一些的那些已经卖完了,现在仅剩下这一款了。
很多微商开始销售头盔,并且价格通常在 60 元到 150 元这个范围。有一位微友向记者表示,微商打着厂家直销的名号,然而实际上,头盔的质量并不好。
交警部门
全面开展“一盔一带” 安全守护行动
5 月份开始,市公安交警支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市区自然公园是人流密集场所,交警在此向未戴安全头盔的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廊坊客运总站也是人流密集场所,交警同样向未戴安全头盔的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并督促电动车骑行人员务必戴好头盔。
交警部门为了加强执法管理,查纠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将摩托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这一行为作为执法的突破口,率先采取行动,并且加大了查处的力度。对于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主要是以纠正和教育为方式。特别是针对快递外卖行业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通过设立专门的学习教育点,让他们观看违法事故的视频,学习并抄录交通安全法规,参加志愿劝导活动,以及在朋友圈集赞等途径,来督促骑乘人员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遵循规则,做到文明出行。
(记者 李新苓 贾明蕾 编辑 王静)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