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期】
现代人理解的“旅”,是一件充满欢乐、令人开心的事;古人安于本土、看重迁移,再加上交通堵塞,山川遥远相隔,但凡出门就难免会感受到困顿风尘,处于漂泊羁旅的状态,难以再次相聚。这其中的艰苦,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有时反而成为触发创作灵感的宝库,进而为后人留下许多千古名篇,构成了我们生活和心灵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学习的是柳永的《八声甘州》。柳永拥有极高的才华,然而他的一生却未曾得到重用。他只得通过填词来抒发自己羁旅的愁苦以及怀才不遇的愤懑。
八声甘州
宋·柳永
傍晚的细雨潇潇地洒落在江天之上,一番雨水洗刷出了秋天的清肃。渐渐地,霜风变得凄切而紧劲,关河也显得冷落萧条,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楼上。到处都是红花凋零、绿叶减少,美好的景物渐渐消逝。只有那长江之水,默默地向东流去。
不忍心登高远望,遥望故乡,那景象十分遥远渺茫,心中的归思难以收敛。感叹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何苦苦地在此地停留?想象着那佳人在妆楼上久久地凝望,多次误把天际驶来的船当作是我的归舟?又怎知我,正倚着栏杆之处,正如此地凝愁。
词中故事
这首词的作者是两宋词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柳永,他原名柳三变,字景庄,之后又改名为柳永,字耆卿。由于他排行第七,所以也被称作柳七。曾受冯梦龙的误导,人们一般都认为“柳三变”这个名字是后来更改的,因为在《喻世明言·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中有这样的记载:“我(柳永)少年时读书,各种知识都有所涉猎,原本是希望能够一举成名,为朝廷效力。”屡次考试未中,心中满是牢骚失意,于是成为词人;凭借文采展现自己,能让名声留传后世就足够了,哪里料到被举荐,戴上官帽束好衣带,变成了官人;然而在下级官员中沉浮,终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如今奉皇帝旨意被免职,将要逍遥自在地生活,变成了仙人。”经历了“词人”“官人”“仙人”这三次转变,所以他叫柳三变。此说法看似有道理、合情理,但如果查阅史籍,就会发现大错特错。柳三变有个大哥叫柳三复,还有个二哥叫柳三接,由此可以看出“三”或许是他们家的排行。
“三变”的意思是什么呢?《论语·子张》里讲:君子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他显得庄重严肃;等靠近他时,又觉得他温和亲切;听他说话,又觉得他言辞严厉、义正词严,没有丝毫的马虎和敷衍。这是古代士子们极为推崇的一种境界,并且无疑也是柳三变之名最初的源头。
这首名作传颂千古,它将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通过对羁旅行役之苦的描写,表达出了强烈的思归情绪。此作语言浅显,但情感深厚,在柳永的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属于较高的那一首。
上阕开头两句描绘雨后的江天,那江天澄澈得仿佛被清洗过一般。其气象极为宏大,况味也极为清旷。一个“对”字,已然展现出登临高处纵目远眺、望到天涯尽头的境界。“雨”“洒”“洗”这三个上声字,顺着声音高声诵读,更能让人感受到素秋的清爽,这种清爽是无与伦比的。
从“渐霜风”这句开始,用一个“渐”字来引领四言三句共十二字。“渐”字是承接上句的,在这清秋时节又经过雨水洗涤之后,时光和景物就又产生了一番变化。其中“霜风”加上一个“紧”字,并且用的是上声;“关河”下面加一个“冷”字,依然是上声,那种凄凉的感觉很是遒劲,一层一层地逼近,直接让穿着单薄的游子,有无法承受的态势。“凄紧”与“冷落”,二者皆为双声叠响。其气氛和声韵,都具有极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紧接着“残照当楼”这一句,境界便全然展现出来。这一句的精彩之处在于“当楼”二字,仿佛全宇宙的悲秋之气一同袭来。
“此处红的衰败、绿的减少,时光缓缓,万物的精华渐渐消逝”,一个“休”字蕴含着无尽的感慨和愁恨,接着“只有那长江之水,默默向东流去”,所写的既是有限与永恒的鲜明对比,也是对人间繁华易散的深深叹息。“默默无语”,就意味着“毫无感情”,从这里可以窥探到词人内心百感交集的复杂情感。
下阕着重描写归思难以排遣。“不忍”这一句点明了背景是登高远望,加上“不忍”二字,就增添了一番曲折和情致。到这里,词主要是在写景,情感蕴含在景色之中。然而下阕的奇妙之处在于词人善于将自己的感受推及他人,原本是自己登高远望,却偏偏想到故乡家中的女子,她们也应该是在登楼眺望远方,长久地等待游子归来。
“想佳人在妆楼颙望”,“颙”这个字将因爱而产生的怀想描绘得极为绝妙,展现出那种呆呆地张口抬头痴痴凝望的意态。“误几回”这三个字更显灵动。在结句和篇末点明了主题。“倚栏杆”与之前的“对”“当楼”以及“登高临远”等种种行为,相互关联且相互辉映。词中的登高远眺之景,是在“倚栏”时所看到的;思归之情,是从“凝愁”中生发出来的;“争知我”这三个字,将实化为虚,使得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得更为曲折含蓄。
李泽厚曾提及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具有“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柳永的这首词,不但超越了时代与个人的愁绪和思索,还宛如哲人的慨叹。全词的特点是以铺叙为优势,把一个“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想佳人妆楼颙望……倚栏杆处,正恁凝愁”的憔悴身形,描绘得清晰如在眼前,仿佛也承载着高逸的理想和沉郁的深情。正因如此,柳永的《八声甘州》最终成为词史上的一座丰碑,从而能够流传千古并被世人传颂。
诗君好,有人说这首词气象大、境界高,为什么呢?
南宋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里,曾经称赞柳永的词作能够把“承平气象”描绘得非常细致、全面。如今的人或许会感到诧异,一首词之所以被认为好,竟然不是因为它艺术地抒发了真挚深沉委婉的情感,而是在于它是否能够具备一定的政治功能。
南宋人有这样的审美旨趣是自然而然的。这大概是因为当时生活空间在不断缩小,而曾经见过或听说过的北宋的繁盛自然有着极大的魅力。那怎样去寻找或重现往日盛世的遗迹呢?柳永的不少词作正好满足了当时人们的这一需求。这首《八声甘州》是一首描写“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的词作。它真正具有一种阔大的气象,境界高迥。苏东坡读后,也不得不盛赞其“不减唐人高处”。
请介绍一下“八声甘州”这个词牌名。
八声甘州是词牌名,它原本是唐边塞曲。人们简称其为“甘州”,它还有“潇潇雨”“宴瑶池”等别名。因为全词共有八韵,所以被称作“八声”。
诗外延伸
谁还写过《八声甘州》?
苏轼《八声甘州》: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辛弃疾《八声甘州》:看风流慷慨,谭笑过残年。
张炎《八声甘州》: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谁的词,是你的心声?
以下为原创诗词展区,一起来赏佳作
待卿迟暮
龚师兄
待卿迟暮两鬓斑,
倦依炉火意阑珊。
闲取诗书细细品,
明眸善睐忆流年。
轻云蔽月众生醉,
痴狂虚情相见欢。
唯吾爱卿圣洁貌,
何惜秋纹满颓颜。
洗尽铅尘呢喃诉,
情谊逡巡步群山。
任他繁华成旧事,
面容高翔遁星烟。
相见欢·游严子陵钓台
李庄
遥生青史微澜,子陵滩,一领羊裘有志耐幽寒。
逐鹿辙,屠龙血。不堪观。莫羡云台比此脱钩难。
荔林晚景
梁权龙
一屏山色夕黄昏,
万千彤云蘸晚霞。
寂寂花蝶穿疏篱,
浅浅幽径萦曲狭。
日斜时芊芊草色,
暮岚光依依旷遐。
忽闻佳客轻语声,
谁知荔林有人家。
雨中过岳麓
晖
微雨过东麓,
遥望一翠屏。
千峰千仞秀,
万壑万年青。
鸟啭渠波碧,
风流径草馨。
乍晴云出岫,
古树自亭亭。
卜算子·油菜花
蓝风
青青绿草香,枝头生嫩黄 最是一年好时节,为春梳新妆。
暖阳当空照,随风叶轻扬 只待长成报春晖,留得百世芳。
采桑子·陵川好
原启文
小城避暑陵川好,温度适宜,厚被睡觉。早晨起来西头跑。
小安山下松涛涛,蜿蜒大道,健步河头。路边残花二仙庙。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