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
北大高级英语口语课:美国教授Francis的文化碰撞与教学魅力

Time:2025年04月14日 Read:3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编者按

如果 Mr. 未到北大,他的标签或许是爱喝可乐。他来到北大之后,许多选修高级英语口语课(即“高级口语课”或“高口课”)的学生感受到了文化碰撞的魅力。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在北大的路上穿梭,能自如地行走在中美文化交汇的结点处。

男士们,你们中有多少人曾经被女孩子邀请去约会过呢?

文史楼 106 的教室里,有一个身材高大的美国人。他这样询问小教室里座无虚席的学生。

一阵私笑过后,有个男生胆怯地举起了手,接着同学们的笑声变得更大了。

这是北大教授高级口语课中的一节。2013 年 9 月开始在北京大学教书,经历了寒暑交替,已经教过九轮北大的学生了。

九轮学生的口碑逐渐积累,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当有人在朋友圈或者树洞中发布“求推荐英语专题课”的相关内容时,总会有其他人回复说“极力推荐 Mr. 的高口课!这位老师人特别好”。

Mr. 和高级口语课程班同学的合照

单车上的北大生活

Mr. 在北大的第一堂课,是在单车座上度过的。

他为了熟悉学生们,早早来到了教室。然而,一直等到上课时间,都没有学生出现。他心里担心自己理解错了授课地点,于是赶紧骑上自行车,穿过校园去找到一个懂英语的教务人员了解情况。

得知是学生们上课的地点出现了乌龙之后,Mr. 匆忙地踩着自行车,穿越了大半个校园,来到了教室,然后抓紧剩下的半堂课时间开始授课。

Mr. 把完成教学任务和让课堂有趣当作他的教学目标。他认为与学生们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是最重要的。他说自己曾是一个忙碌的学生,非常理解那种感受。

他希望学生们能在轻松氛围中掌握课上内容,也希望学生们能学到他大学毕业后学到的东西,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基于这个动机,在 Mr. 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他教授英语知识,还会在知识之外为学生补充情感和生活方面的指导。同学们在这种善意的调侃和指导下,积极性被调动到了极大值。

可乐与共享单车的文化碰撞

Mr. 和他的妻子是一起来到中国教书的。

当时两人都期望在专业和个人领域找到一些挑战,并且都对亚洲文化怀有兴趣。而那个项目正好在招募到中国教授外语的教师,于是两人便来到了北大。

Mr. 和 Mrs. 在北大待了五年多。他们时常说自己非常幸运能来到北大教书。

Mr. 一直怀有这样的期望,即通过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串联的途径来分享英美文化。在进行授课之时,他获得了向同学们展现美国人的想法与信仰的机会,也能够展示出与电影中不同的美国人真实的一面,这对他而言是一件极为满足的事情。

Mr. 与Mrs.

地空学院的赵同学认为 Mr. 是一位爱喝可乐且骑共享单车的外教老师。Mr. 一直保持着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即便在冬天,每节课也会拿着一瓶可口可乐喝。

然而他对学习中国的一些新兴事物很有兴趣。他曾在课上向同学们询问怎样解锁共享单车,怎样用英语表达出整个解锁共享单车的流程又成为了那节课摆在同学们面前的一个考验。

高口课使我得以接触更多本土的美国文化,从而丰富了我的见闻。例如,老师对棒球文化的介绍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此前,我只知晓棒球在美国十分流行,却不知美国有很多俚语都与棒球相关。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形容词、感叹句会用棒球名词来表达。像“have a lot on the ball”,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很聪明能干。高口课上这样以具体事物为话题讲英语语言文化的例子有很多。几乎每节课都有小游戏,在这些游戏中,老师会教给大家美国流行语、品牌、风俗、文化现象等,形式很活泼,展示面也很广。赵同学回忆起一个学期高口课的收获,感慨不已。

Mr. 与Mrs.

信科的胡同学感受更为直观,他对美国文化的好感源于 Mr. 的个人魅力。Mr. 课上语调饱满且热情,对情感的表达坦率又真挚,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课上,Mr. 不仅担任授课者的角色,还经常请同学帮忙纠正他的中文发音。2017 年秋季课程的期末考核时,他让同学们选择主题,然后教会他一项在中国生活的技能,并且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英文展示。同学们选择了美图秀秀修图、二维码扫描支付等诸多主题,在展示过程中推动了师生的双向了解。

课程展示中同学们用美图秀秀给Mr. 修图

漂洋过海一双人

在学生间流传的,有和 Mr. 一样平易近人的特质,也有 Mr. 与 Mrs. 伉俪情深的爱情故事。

几乎每个选修过某先生的高级口语课或某女士的写作课的人,都能说出一两个他们的恩爱故事。曾经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的时候,某先生关掉了灯,在课上播放起了美国乡村老歌《Take me home, road》。某女士悄悄地推开门走进来,倚在门框上,静静地看着某先生,嘴里轻轻哼着和他一样的曲调。一直到整首歌结束,然后热情地为他鼓掌。

胡同学曾说过,Mr. 在表达感情方面向来不会有所顾忌。在学习英语俚语的时候,他经常会穿插着分享一些自己和 Mrs. 相处的小事情。朋友圈里常常有人调侃说:“上一堂课又被喂了好多‘狗粮’。”

Mr. 曾很真诚地向同学们提出关于如何确定自己终身伴侣的建议。他表示,是在生活、信仰、家庭等方面的共同点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并且他们之所以如此相爱,是因为“她因我原本的样子而爱我”,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Mr. 与Mrs.

夫妇很享受接触新文化的过程。在华五年,他们游历了一些中国城市,并且更期待有机会去更多的中国地方。

Mr. 觉得,长期生活在一种文化氛围中比仅仅匆忙游览要快乐得多。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结识更多的人,并且和更多的人一起工作,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文化的认同和兴趣,他们还从自己的中国学生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包括中文。

如果 Mr. 未到北大,他的标签或许是爱喝可乐的。他来到北大之后,许多选修高级口语课的学生感受到了文化碰撞的魅力。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在北大的路上往返,能自如地行走在中美国文化交汇的结点处。

采访:郑思琳

撰稿:郑思琳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