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帮你实现买房落户,你也交了首付,然而开发商却表示无法搞定;银行没有按时发放贷款,结果遭受到开发商追讨违约的钱款;开发商声称房子是框架结构,可一用锤子砸下去,却发现是普通砖块……
九月份,晨报律师热线推出了房产买卖专题报道。此报道推出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应读者的要求,本报在节前特邀湖北金卫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曹红玲以及资深房屋买卖中介芬姐。她们将为市民在国庆买房提供支招,帮助市民规避买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13 大陷阱。
读者热线
买新房稍不注意被忽悠
麻城来汉工作的王先生打来电话称,他对盘龙城的房子很中意。不过他尚未在武汉落户,也没有缴纳一年的社保和纳税证明。开发商在卖房子时承诺会帮他拿到武汉市户口。然而,在今年 2 月份,王先生交付了 20 万首付款之后,开发商却告知他 18 万元的房贷无法办理,购房合同无法通过预审,并且不能落户。
曹红玲律师建议,外地购房者像王先生这样的最好不要轻易相信开发商“帮助落户、提供纳税证明和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承诺。因为这类承诺往往只是开发商为了卖出房子而开出的无法兑现的支票。
中介披露
二手房七陷阱坑你没商量
芬姐是武汉一大型房屋买卖中介公司的资深销售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披露了 7 个二手房交易中容易出现的陷阱。她提醒买房读者一定要千万当心。
案例一房产信息造假
2010 年,张女士购置了一个 70 平米的二手房。在交付定金和首付之后,以及房子转卖之前,她得知房东的儿子由于缺钱做生意,曾将房子抵押给了担保公司。当张女士前往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时,才发觉房产信息存在造假情况。
案例二一方偷卖共同房产
刘女士拥有一套与丈夫共有的房产。刘女士被判刑坐牢后,其丈夫偷偷将房子卖给了叶女士,接着携款逃离。刘女士出狱后,发现房子和老公都消失了,于是找到买主进行纠缠。
案例三房子涨价房东毁约
王先生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在交了定金但尚未过户期间,房子价格上涨了。房东懊悔自己将房子低价卖出,于是决定毁约,不再配合王先生进行过户手续。最终,中介只能从中协调,让房东以两倍的价格赔偿王先生所交的买房定金。
案例四隐瞒优先购买权
蔡先生购置了一套面积为 80 平米的二手房,在全款付清并完成过户手续后,房子原先的租户突然来到跟前索要房子。缘由是房东在未征询租户优先购买权的情况下,擅自把房子卖给了蔡先生。租户得知此事后,表明愿意用相同的价格购买这所房屋。最终,租户凭借享有优先购买权这一理由起诉了蔡先生,法院判定蔡先生与房东签订的购房合同无效,并宣布将房屋判给租户。
案例五房东不按约定办事
左先生与房东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左先生需额外缴纳 1 万元来购买房内家具。交易完成后,房东把全部家具都给搬走了。
案例六房东拿到定金后跑路
万小姐借助中介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她刚刚交付定金,房东拿到中介费后就逃走了,怎么也找不到人。最终,中介只能把定金赔偿给万小姐,以此来处理此事。
案例七学区房不在学区内
张女士因孩子上学有需求,通过某中介购置了一套学区房。在当时与中介签订的合同里,清楚地写明孩子能够就近到某机关幼儿园入学。然而,待房子完成过户后,张女士前往幼儿园为孩子办理入园手续时遭到了拒绝,并且被告知该小区并不在学区范围之内。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