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属于人生的重要之事,其中涉及到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资金投入。如果稍有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纠纷当中,或者遭受经济上的损失。
以下是二手房最会玩的10个猫腻,一定有盯紧了!!!
1、检查产权人与出售人是否一致。
出售房子需要具备“三证”,分别是《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契证》以及《国有土地使用证》,或者是不动产证。
如果房子的主人不止一个,那么必须要有所有共有产权人都同意出售的证明,这样可以避免日后出现纠纷。
合同需注明房屋基本信息,如地址、门牌号、面积、户型。在售房屋的房屋产权证需注明是否真实,房产面积大小也要注明,房产用途需注明是办公还是居住或其他。需标明付款时间,尤其要标明付款方式并体现在合同中,不能仅做模糊的口头约定。
土地的性质是二手房买卖需关注的内容,需看清是划拨还是出让。同时要留意土地年限。倘若一个房屋的土地使用权仅有 40 年,而房主已使用十来年,若买主仍以同地段土地使用权为 70 年的商品房价格来计算,就会不划算。
二手房通常包含契税、个人所得税。不满两年的话,还有增值税以及中介费等费用。一般来说,契税是由买家承担的。然而,在市场上,大部分卖方要求的是到手价,即所有税费都约定由买方支付。当市场状况不佳时,买方可以要求卖方承担其本应承担的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买房最重要的是落户。只有原业主的户口全部迁出,新业主的户口才能迁入。在协议中一定要约定卖家迁出户口的时间,若不按时迁出,要按照拖延的时间给予相应的违约金。
订金是可以退的,它和意向金一样。订金表示有意向,并且有条件约定,在达到一定条件时可以转换成定金的一部分。如果条件无法达成,那么在约定时间内可以无息退还。定金具有法律效应,若买方不履约,无权要求返回;若卖方不履约,则需双倍返还。
如果房子处于出租状态,那么购房者或许无法及时住进房子。因为在我国,包括大部分地区都认可“买卖不破租赁”这一原则,即房屋的买卖合同无法对抗先成立的租赁合同。而在实际情况中,这一点常常被很多买方以及中介公司所忽视。
这个费用指的是居家生活所涉及的各类服务的费用。其中包含水的费用、电的费用、气的费用、电话的费用、电视的费用、物管的费用、宽带的费用、车位的费用等。在收房的时候,这些费用都需要仔细检查清楚。
购买学位房时,若学位已被使用,需超过 6 年方可使用。购房前一定要仔细考察清楚学位是否已被用过,若已用,要明确这套房屋的家庭子女是否已完成小学或初中的义务教育。
二手房首付需支付给卖方,不可由中介代收。通常在房屋过户当天支付首付款。在二手房交易中,采用“资金监管”这种方式来支付首付款较为安全。
总结避坑核心原则
信息透明化: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政策、产权、开发商资质。
合同法律化:所有承诺必须写入书面合同,口头协议无效。
资金安全化:不轻信“首付贷”“过桥资金”,避免资金链断裂。
买房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房产顾问,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