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纵览天下 / 正文
浙江招募13名海鸟监测员监测燕鸥繁育 日薪300元引发热议

Time:2025年04月02日 Read:5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近日,浙江的一个鸟类研究组织在网络上发布了公告。该公告称要招募 13 名繁殖海鸟监测员。任务是前往三座小岛,分别是宁波象山的韭山列岛、舟山定海的五峙山列岛以及温州平阳的南麂列岛,对燕鸥的繁育全过程进行监测。劳务费为每天 300 元。

集群繁殖的燕鸥。图源:“保护神话之鸟”微信公众号

此公告发布后,网友们展开了热议。有的网友询问:“新人可以报名吗?我是那种很社恐的人,正合适呢。”还有网友说:“一天 300 元?那给我签 30 年吧!”

近日,记者就此事与负责招募工作的浙江自然博物院鸟类研究团成员任先生(化姓)取得了联系。他明确表示招募内容是真实的。并且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了招募信息。

监测员要在小屋中隐藏起来,以便观察燕鸥群的繁殖情况。图源:“保护神话之鸟”微信公众号

担任鸟类监测员

需有相关经验

一个名为“保护神话之鸟”的公众号发布了招募公告。据其介绍,这是由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和阿拉善 SEE 浙江项目中心共同发起的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对旗舰物种“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的保护、监测和研究,在中国探索海鸟种群恢复的新方法,寻求有效保护和管理海鸟栖息地的途径,同时开展海鸟和海洋生态保护的公众科普宣传。

“保护神话之鸟”微信公众号于 2020 年 3 月起发布招募鸟类监测员的相关公告。该公众号称这是“最有诗意的岗位”。任先生告知记者,他们的招募从 2017 年就开始了,更早的几年是由内部组织人员上岛进行监测。

鸟类监测员要借助视频监控来对燕鸥群的繁殖情况进行观察。图源:“保护神话之鸟”微信公众号

众多网友毛遂自荐想报名,对此任先生回应道:这个岗位不是为毫无经验的人准备的。从往年的经验来看,我们选用的人都是有一定鸟类研究经验或者观鸟经验的爱好者,或者是科研人员,很少会用纯粹的新人。

鸟类监测员的工作引发关注并非首次。任先生回忆道,去年在有媒体进行宣传之后,许多不符合报名要求的人都报了名,这给他们的招募工作增添了大量额外的工作量。

任先生介绍了对鸟类监测员的五大要求,以避免今年出现类似情况。其一,工作要认真、细心且责任心强,善于团队合作,能够完成分配的任务;其二,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优先考虑能胜任长期野外工作的;其三,需具备本科以上文化水平;其四,年龄在 20 至 55 周岁之间,性别不限;其五,从事相关研究或有观鸟经验的优先。

任先生告知记者,实际上他们的招募表述得很清晰。这项工作存在技能要求,并非单纯的新手就能够胜任。鸟类监测员需要在鸟类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或者曾经从事过类似的专业(志愿)工作,拥有一定的相关经验才有可能承担该工作。

计量确认单_工作量确认单_工程量确认单作用

两人一组在海岛工作两个月

每年都要做一项工作,为何每年都要招募监测员呢?任先生解释说:“这项工作是临时性质的,每年在岛上只需几个月的时间,所以不是固定的人选。”他还表示,部分合作比较愉快的监测员会继续合作,比如有一位能力很强的监测员连续做了三年,而其他大部分的人都是每年更换的。

鸟类监测员的工作地点之一是南麂列岛。图源为“保护神话之鸟”微信公众号。

从发布的招募公告图片可知,海鸟监测员的工作区域为无人海岛。所以,应聘者面临的困难包括如何生存以及能否耐得住寂寞。对此,任先生回应道:“这些都是监测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在岛上生存需要较强的生活技能,且每个岛通常是两人一起生活两个月。”

任先生透露,目前招募鸟类监测员的三个小岛具备房屋、电力(太阳能发电)以及无线网络等基本生活保障。同时他还表示,水是通过水桶储备的,相对比较缺乏,一般人前往之后都需要时间来适应。

鸟类监测员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呢?记者请任先生对实际工作场景进行了描述。他说:“每年有两个时间段需要工作,分别是 4 月到 5 月以及 7 月到 8 月。每次工作时一组有两人,要在岛上生活两个月。其中 4 月到 5 月是工作最为繁忙的时候,因为燕鸥会降落到岛上进行繁殖。”监测员早上起床后便开始看监控并做记录。有时会一直忙到晚上,甚至到晚上 10 点多仍在工作。这种工作强度不小。上岛之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若无特殊情况不能下岛,只有在遭遇台风、生病等特殊情况时才能下岛。通常 4 - 5 月工作量较大,而到 7 - 8 月,工作量会稍微小一些。另外,鸟走得差不多了的情况下,人也需要坚守。必须等到鸟走完,才能够离岛。这是我们的工作要求。

心随鸟飞

岛上伙食较为简单,需监测员自行动手做饭。当遇到闷热无风的天气时,没有空调的房间只能硬着头皮忍受。即便处于这样的环境,依然吸引了许多人报名,甚至有人先来了一次,之后又主动报名参加了一次。

2023 年对宿舍进行了新的改造。图片来源: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团队。

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曾在这里担任监测员的何既白回答简单又直白:热爱!

何白说自己自幼热爱自然,在这个工作岗位上 4 个月不下岛,能够充分接触大自然。而另一位监测员范文豪在平屿岛上遭遇了感动时刻,那是在 2023 年 7 月,备受期待的“神话之鸟”小宝宝如约降临世间。

鸟宝宝能否顺利孵化呢?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雄鸟没有飞回来,这些“鸟父母”们的心情随着鸟宝宝而起伏不定。

中华凤头燕鸥正在孵蛋。此图源自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团队。

计量确认单_工程量确认单作用_工作量确认单

他们不管是为了何种缘由而来,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守候中华凤头燕鸥。

中华凤头燕鸥属于世界“最濒危的 100 个物种”。从 2013 年起,启动了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种群招引和恢复项目。通过利用假鸟以及鸟声回放的手段,去吸引中华凤头燕鸥及其伴群大凤头燕鸥在此处栖息并且进行繁殖。

2017 年起,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团队每年都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驻岛。他们要监测燕鸥群“到达”的过程,监测燕鸥群“求偶”的过程,监测燕鸥群“产卵”的过程,监测燕鸥群“孵蛋”的过程,监测燕鸥群“育雏”的过程,监测燕鸥群“离岛”的过程。这些年的任务始终是一样的。

据悉,历经 20 多年的保护,中华凤头燕鸥的种群数量有了恢复性的提升。2010 年时全球数量不到 50 只,而现在已增加到 200 多只。

附:鸟类监测员工作内容

栖息地进行整理,前期工作占主要部分,包含场地除草这一工作,还包括假鸟的安放以及音响和监控的调试。

2. 天敌防控(日常工作,定期捕鼠等)‍;

燕鸥监测是日常工作,每天都会进行。这项工作包括在观测屋进行观测以及进行监控观测,重点是监测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行为。

岛屿迁徙鸟类进行监测,这是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四五月,以样线调查为主。

5. 禽流感监测(日常工作,每天进行);

6. 天敌监测(日常工作,每天进行,与燕鸥监测同时进行);

7. 文字工作(根据项目组要求完成必需的工作记录撰写);

同意接受项目组安排的接待工作并协助完成,且接待工作为不定期进行。

这份工作

你心动吗?

央视网参与编辑,上游新闻参与编辑,“保护神话之鸟”微信公众号参与编辑,潮新闻参与编辑,央视新闻参与编辑,编辑人员为默默。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