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教你求职时谈工资的方法。在能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短期努力来提升工资。
没发文的这几天,一直在准备这个干货。只有立即可用的才是干货,而那种教导如何提升能力、学历、经验、学识、关系、资历、人脉的,属于水货。因为这些不仅需要长期多年的努力,还无法验证效果,只能是鸡汤和智商税。
大家来细致地分析一下在我们求职过程中简历所起到的作用。你可以看看自己的每一个步骤,想一想自己是在和谁进行较量呢?显然,主要的对手是 HR,就像看到黄色部分所展示的那样。
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主要的敌人就是 HR。只有打败了 HR,求职才能够成功。
回到简历的作用中。除了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HR)之外,简历还会面对部门的领导,有大领导和小领导。他们三个人最关注的内容都是你的个人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的意思你懂吗?它包括你姓什么、叫什么、性别是男还是女,更重要的还有四大要素,分别是学历、年限、职位和工资。
【简历上要不要写工资呢?】
HR 在初选一个职位的人才时,花在你简历上的时间通常只有几秒钟。招募专员的任务就是捕捉你简历上的以下四个信息。
你别以为是资深的 HR 呀。错啦,在大公司这一步是由实习生来做的呢,而实习生大多是在校大学生。是职场小白来挑选你的简历哦,他们都是没有职场和社会经验的。他们的师父才是正式的招募专员呢,师父会告诉他们先看这四要素,然后把 1000 份简历筛选出 50 份来。这是简历初选阶段。在这一步中,每一份简历实际上都面临着高达 95%的淘汰率,而且大公司的淘汰率还不止如此。
这是一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战争。大家要记住,你的基本信息包含四个要素,分别是学历、年限、职位以及工资,这四个要素一个都不能少,当然其中也包括工资。
这四要素决定着你能否进入精选简历的流程。你的学历、年限、职位和工资,只要有一个未写,或者在 5 秒钟内不能被捕捉到,那么对不起,实际上你就已经被淘汰了。
有一半左右的人,因为过于聪明,在简历上写“可议”“面议”这样的期望薪资,反而耽误了自己。把这样的简历投出去后,能得到的面试机会非常少。简历上必须要写明工资,毕竟是用五天八小时来换取报酬的,你不出价又怎么能卖出去呢?你不写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天下哪还有人能帮你负责呢?作为一名职场人士和求职者,如果对自己的目标薪资都不了解、不负责,那你还找什么工作呢?赶紧回家去吧。
当然,你的期望薪资写得过高、写得过低或者不写这几种情况,都容易导致被淘汰。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 41 年,当下的中国人才市场早已成为买方市场,职位数量少,而求职的人却非常多。你在求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像制作简历以及投递简历等,都需要做到全面细致,要做到万无一失,不能有丝毫疏忽。
【写目前薪资还是期望薪资?】
我们知道,当每一个新职位出现的时候,财务会制定一个职位预算,并且将其挂在具体招人部门的预算之下。这个预算主要是依据公司的薪酬结构、同岗位同事的工资以及当下人才市场的行情,通过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而得出来的。
预算是有一个范围的。如果你的期望薪资不在这个职位的预算范围之内,那么你的简历就无法进入下一轮,同时你也显然不会收到面试通知。
下图为群友周小龙简历中的基本信息,他已工作十余年。他在上海的一家公司担任运营总监兼采购部经理。他目前的月薪是 20K,期望薪资为 25 - 35K,这些都写在了简历中。在现实中,是两个都写好呢,还是选择一个写好呢?如果要选择一个,写哪个更好呢?
大家思考一下,在 HR 进行粗选简历的那短短几秒时间里,是怎样去捕捉以及判断基本信息的呢?
比如,这个新职位的主要要求如下: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具备 3 至 5 年的工作经验;担任销售工程师一职;工资预算在 13 至 18K 之间。你在前面三个要求上都符合,而第四个工资方面,也就是你的期望薪资,自然与该职位的预算相对应。
HR 在那几秒需要捕捉你的期望薪资。之前也说过,很多人不写期望薪资,或者写“可议”“面议”,这其实是自作聪明的行为,在这方面容易再次失去进入下一轮面试的机会。
不用担心期望月薪比最终谈成的工资高。期望只是期望,写高一些比较好。因为你只能让工资降低而不能让它上涨。你在求职时报价,大家都把自己想象成大客户经理、销售经理就可以了。
此外,你写出你的当前工资,这实际上是很麻烦的事情。因为 HR 还需要根据你所写的数字,加上 30%左右的幅度,以此来推测你的期望薪资。
所以直接写期望薪资会更好,这样能避免 HR 因为不耐烦而刷掉你。他/她是人事初级专员,更有可能是个实习生,还没有具备能够准确判断是否错杀人才的悟性。对于他们而言,所有的简历在他们眼中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哥哥大姐姐,抓到谁都没有太大差别。
这里存在一个概念,无论是当前的工资还是期望的工资,通常都被默认为是税前月薪。然而,总有些过于较真的人,会写出税后工资,并且还会备注上(税后)。如果你写下税前的期望薪资,就无需进行任何备注。另外,目前薪资和期望薪资只需写出其中一个就可以了,人力资源部门只要获取到你的工资信息就可以了。
那么,写目前薪资好还是写期望薪资好呢?多数人觉得写目前薪资更好,因为这样期望薪水才有可商谈的余地。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写目前薪资会让 HR 去推算你的期望薪资,这显得很矫情,甚至你还会写上年薪(税后),这就更矫情了。当然,只有在你是高管职位且企业难以招到人的情况下才除外。
简历上的工资最好写税前月薪。这样一来,HR 和其他面试官看到后,印象会比较直观,也会觉得更加简单明了。
【期望薪资,是写一个数字,还是一个区间?】
刚刚讲了,简历上最好写明工资,这里的工资指的是期望薪资。不需要再重复写目前工资,那样做是多此一举的。
但,这期望薪资是写一个数字,还是写一个区间呢?
每个新职位出现的时候,都有与之对应的预算区间。你的期望薪资若不在这个预算区间内,你就显然不会收到面试电话。
比如你现在的月薪是 8000 元,你期望能增长 40%,也就是希望能达到 元。倘若对方该职位的预算区间在 9000 元到 元之间,你这多出来的 200 元,就失去了一次跳槽的机会。
但是,你的期望薪资如果是一个区间的话,那么这个区间与其他区间的重合度,要比一个点落入某个区间的可能性大很多。
同样的情况,你期望月薪能增加 20%到 60%,这就形成了 9600 到某个数值的区间。大家可以看到吧?期望区间是 9600 到某个数,而预算区间是 9000 到某个数,这两个区间有很大的重叠部分,就本例而言,重叠部分有 1400 元。HR 能够迅速做出“你合适”的判断。恭喜,你的简历进入下一轮!在实际情况里,会进行四舍五入凑整。因此,你的期望薪资实际上是在【10-13K】这个范围。
看来,简历上的“期望薪资”最好写一个区间,而非一个单独的精确数字。
首先会有面试电话,之后还有初试、复试以及洽谈的过程,甚至还存在背景调查、提交工资证明和银行流水的流程。这其中包括你自身在面试中的表现,还有具体这家企业规模的大小以及领导的好坏等情况,这些都能成为更多薪资谈判的依据,而不应过早地将你的“价格”限定死。
最后有个建议,像前面例子里的期望薪资区间那样,是可以进一步扩大的。可以修改成【10-15K】,这就是你要写在简历上的期望薪资,同时也能增加更多的谈判空间。
【四种方法,教你如何写期望薪资】
简历上的期望薪资写一个区间,到底写多少到多少呢?
四种方法。
一,同龄平均法
你随意找在这个城市的大学同班同学,例如找 10 位,然后计算一下他们的平均工资。
有人称:“我并没有这么多的同班同学呀!”那么可以将范围扩展到同龄人这一范畴,其中包含前同事、前同学、现同事、客户以及供应商等更多的同龄人。
他们的月薪平均值是 6534 元,你的市场价区间为 6000 元到 7000 元,目标增长 30%到 60%,增长后的数值为 7800 元到 9144 元,取整后为 8000 元到 元,这就是你的期望薪资。
此时有人问:“为何要取整?”因为市场和企业需要知道的是你大致的期望范围,要抓住主要的、重要的方面,忽略小的细节。从个位数到万位数,当你确定了千位数等主要数字后,其他的角分等小数额就不那么重要了。就如同丈母娘问你工资时,你别傻里傻气地说六千五百三十四块。当然,关于 Offe 上的数字能够精确到分,那是体现在书面合同中的。至少要争取 50 块,一年下来 15 薪的话就是 750 块,这也是钱。
同龄平均法,有两个注意点。
当你当下的工资过低时,例如同龄人平均工资在【6000 - 7000】,而你只有 3000,那么你的期望薪资应为他们的平均值,即【6000 - 7000】。你的首要任务是先恢复市场价,这是你此次跳槽的主要使命,而不是盲目追求刚才的目标【8 - 11K】。
当你当下工资已经很高时,例如月薪 8000 且超过了大多数同龄人,那么期望薪资的上限不要超过同龄人的 2 倍,你的期望薪资区间可以是【10-14K】。
二,薪酬查询法
有位在通讯设备行业的群友,目前月薪为 3 万。他在上海的一家美国独资企业工作,已达到总监级别。我们来看一下,他此次跳槽的目标是月薪 4 万 8,能否达成呢?
随便打开一个招聘网站,就能找到薪酬查询器。每家招聘网站都拥有海量的薪酬记录,并且还有真实履历库。因此,它们的数据是可信的。之前的文章已经对这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例如登录智联招聘后,输入地区、行业、企业性质、职位和级别等信息,很快就能得出结果。
他的总区间是【-】。下限取他目前 3 万的 1.4 倍,即 ×1.4 = 。上限取整,所以上限为 。他的期望薪资就是【42 - 52K】。之前的目标值 4 万 8 看来也是可以期待实现的。那最终的薪资具体会是多少呢?不知道,只能自己去谈啦!
三,目前薪资法
制定目标要切实可行,因为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这位群友目前的薪资是 3 万,这个薪资不算低。他的目标薪资要增长 30%到 60%,增长后就会变为【39-48K】。
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是以你自身目前的工资为依据来制定期望薪资。尤其在通过熟人内推或者猎头介绍的情况下,更容易以此提出期望薪资。你可以说“我期望在我目前的基础上有 30%-60%的增幅”,这样的话也更容易报给对方。
四,行情评估法
前几天已经向大家介绍了这种行情评估法。将其运用到这里,这位群友是硕士毕业且已经 9 年,在上海的情况是 8000 减去某个数再加上 1500 到 2500 乘以 9 的结果等于某个数。
可见,他当下的3万是在这行情价之内的,而且是比平均值略高。
我们取市场中间值的 1.3 倍,得到的数值是【-】;取市场中间值的 1.6 倍,得到的数值也是【-】。将这两个数值取整后,他的期望薪资为【36 - 44K】,这样的薪资范围更为合理。
【月薪5千,如何谈到1万?】
简历中写了期望薪资区间,这表明自己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同时,这样做能获取更多的面试机会。并且,你已经无形中淘汰了大量的骚扰电话、劣质企业和低薪岗位。另外,在面试最后的薪资谈判中,也提前增加了筹码。
求职时需注意,最好只准备一份简历,即面面俱到的通用简历,用这一份简历去应对所有目标岗位。不要准备针对某个行业或某个职位的“定制化”简历,如简历 1、简历 2、简历 3 等,不要以为这样更有针对性,实则并非如此。
求职跳槽是个复杂过程,包含简历筛选后的电话面试、面试通知、初试、复试、终面以及谈工资等环节,还包括后面的签订手续和背景调查等,同时涉及多家公司的简历投递与面试,个人大脑难以区分,容易导致简历造假穿帮。一份通用的简历就可以了,上面的期望薪资只需一个区间就足够了,用不变来应对各种变化,不需要再进行更改了。
以你目前月薪 5000 为例,HR、猎头以及世俗方面都会对你说,增长 30%即 6500 是你的上限,然而你觉得自己能达到 6800。在此我建议你,把期望薪资写成 6000 至 8000 元,这样远比写一个硬性的 6500 或 6800 元要好得多。
工资的得来方式是这样的。不能只盯着一棵树上吊死,也不是按照你事先提出的具体数字来定。关键在于简历上对期望薪资区间的描述。而且,在谈工资时要引入竞争机制,要是没有其他的,你就没有筹码,那还谈什么高工资呢?乖乖去上 6300 的班吧,不然就维持现在的 5000 块继续待着,看着房价上涨。
实际上,你亲身到这家单位面试之后,对于能开多少工资,你心里就有数了。你是成年人,会根据面试的发挥情况、这家公司该职位的工作内容以及你对部门主管的感觉等因素,再结合简历上的 6000-8000 区间和自己当下的情况,在现场给出一个综合评估后最合理的报价。
最后,HR 肯定会向你追问一个问题,即“你能接受的最低工资是多少?”这是一个固定的价格。对于你这样年轻、未经世事且没做过生意的职场新人来说,你可以当场不给出答复,只需说“回去考虑下明天答复您”就可以。晚上回到家后,把我的文章拿出来看一看,或者来问我,这也是最后的办法。
总之,你的期望薪水被写成了 6000 - 8000 这样一个区间。从表面上看,你的要求是合理的。然而,简历上的这个数字并没有人说明是税前还是税后。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继续提高要求。实际上,仅仅 2000 块的差距,就代表着一个目标月薪从大致 4800 到 6000 元的巨大跨度。
这招很有效,从 2008 年起每年经我介绍此方法。此方法已无形中让成千上万求职者的收入平均增加了 30%以上。我早就该申请专利了……之前在 2011 年、2015 年和 2017 年的文章中我也提到过几次。现在到了 2018 年,你再去百度或者知乎搜索,“期望薪资填写一个区间”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这就变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这个“专利”的最初开发者不确定是否是我,不过肯定不是 HR。因为这一招是专门用来对付 HR 的,而 HR 不会自己暴露弱点。
本文的标题可以是《月薪 5 千,怎样谈到 1 万?》,同时《月薪 1 万,怎样谈到 2 万?》也是可以的。
你好好利用,谈出高薪!
我从事职场辅导工作已经 16 年了。我将上千人月薪翻倍跳槽以及发展副业收入的经验进行了精华总结。就这两门课程,它们开在网易云课堂。大家可以通过扫码或者点击原文来参加。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