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在未来 3 到 5 年间,全国有小部分苗圃选对了品种且选对了路,苗木质量也好,并且市场嗅觉灵敏,这些标准化苗圃会脱颖而出,成为高利润企业。同时,很大一部分苗圃定位不明确,经营粗放,它们仍然在低利润水平线上挣扎。而后 10 年,这些低利润的企业将被市场逐渐淘汰并消失。苗木市场的发展将逐步变得理性和平稳,这种状态将逐渐成为业界的“新常态”。
面对“新常态”,苗木赚钱要有新思路:
01种植新品种,不如用新理念经营
高利润但质量低,依靠炒作以及海量广告,通过忽悠发展新品种来赚钱的时代已经消逝。依靠引进和选育新品种育苗进行推售就能迅速见效并赚取巨额钱财的做法,如今已不可行。大家心中已形成共识,即新品种不一定是好品种,不一定能赚钱,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种了可能卖不掉。以后的绿化工程主要会采用乡土树种。所以,在使用新树种苗木时会格外谨慎。
要让事业稳步发展,就必须坚守诚信。质量和诚信能赚回回头客,而低价竞争无法做到。苗木企业需在业界树立良好口碑,以此为苗圃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在确保苗木质量的情况下,运用有效的新技术,对种植方法进行改变,进行科学规划以及精细管理,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不能先注重成本,再注重质量。中小型苗圃应当选择联合型的发展道路,实现品种的联合以及品种的互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02培育优质特色或精品苗木
众所周知,精品苗会引领苗木市场。我们应当树立起培育精品苗木的意识。在育苗的初期,就需要淘汰那些树形弯曲的苗、偏冠的苗、破皮的苗以及有病虫害的垃圾苗。
近十年来的行业发展数据表明,市场对优质苗木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次品苗在市场上已开始不受欢迎,成为苗圃亏损的根源。这就需要我们在产品质量方面下功夫,不能只追求数量。从业者会更加注重品质,追求稳定,推动苗木生产朝着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03抱团取暖,规模化种植
苗圃的竞争越发激烈。苗木生产商可以联合起来,组织几家苗圃进行合作联营。这样就能实行“三统一”,也就是统一种植规划,统一苗圃管理方式,统一苗木营销定价。通过固定生产和长期经营,形成品牌,进而形成大市场。生产的品种必须要形成一定的面积和规模,在面积和数量上要占据绝对优势。
规模能带来效益,规模能产生力量,规模能创造价值,规模能决定成败,这便是在新常态下通过抱团取暖、进行合作发展的途径。
04不了解市场,不要盲目投资
如果没有完全掌握苗木的培育技术,那就最好不要盲目进行投资,这样能避免投资失败。从生产技术的层面来讲,投资苗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经营者必须对苗木知识有深入的认知,要了解各类植物的生长习性,还要了解市场的消费情况等。
苗木种植要跟随市场需求而行,千万不能盲目进行生产。在种植之前,能够进行市场调查,接着结合国家、地方的政策以及规划等方面,把目标市场的规格需求考虑清楚,之后再制定出与之相应的种植计划。
投资规模需根据自身能力来进行。近些年国家陆续推出了很多政策,目的是要保证 18 亿亩的耕地红线不会被动摇,对基本农田给予特殊的保护,找到可以合法并且稳定使用的土地这件事也是极为重要的。
有哪些值得投资的苗木?
01特色优良乡土苗木
一个地方的苗木需要有当地传统的特色品种。几千年来自然生长的本地树种具有代表性,且在市场实际应用中最多的也是传统的特色品种。除非有特殊的景观需求,否则一般绿地的骨架性树种必定是当地的传统乡土品种。
02园艺栽培及容器栽培
园艺栽培苗木成为新的趋势,这反映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会对苗木有了需求。大苗通过园艺栽培、修剪成形或者在容器中直接培育,然后应用于各类绿地建设和园林景观中。这些大苗既能构成一种景观,又能体现出园林艺术。
容器大苗要与市场紧密相连,可选用一些行道树类树种。像香樟、银杏、红白玉兰、红枫、桂花、广玉兰、雪松等。
03抗性强、低维护树种
抗逆性强的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且具有生态修复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强抗逆性树种的市场价值将会逐步被释放。耐瘠薄、耐盐碱、耐水湿、抗风沙、抗寒的树种,是实现“生态”绿化所必需的。低维护的树种不需要进行很精细的管理,在生长良好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较好的景观效果。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