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苗木的利润并非想象中那般良好,这一点是必须要知晓的。只有深刻理解做苗木的艰难,才能够谨慎地进行选择,将困难和风险预估得更充分一些,从而避免遭遇挫折。苗木的利润究竟去了哪里?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毛利率会骗人
纸面上算出来的利润对于二三产业或许是可靠的,然而对于苗木却不一定行。例如,超市的一般毛利率需要保持在 20%到 25%这个范围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净利润在 3%到 5%左右。苗木需要多少的毛利率才能保证挣钱呢?这是一个在实践中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这种测算只能起到一点参考作用,根本不适用。苗木的市场波动大且不好预测,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撞大运一样。
以白蜡为例,行内人士基本都知晓苗木的周期性。2014 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逆市下跌。以往暴利的苗木规律也被打破了。在这种状况下,算好的利润基本上成了一种讽刺。
苗木不是完全市场定价
苗木产品牵涉到绿化环境等重要方面,这些方面关乎治国理政的根本。因此,每个国家都不会让其完全市场化,而是会强力进行宏观调控,以保障供给的数量,并且使价格保持相对平稳。有经济学家曾指出,绿化苗木价格会对苗市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中国的苗木人大多走绿化苗木路线,近年价格波动剧烈,这对整个苗市影响不小,所以苗木产品的利润必然会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这是重要因素不可忽视。
人工是个大成本
农民能做的事,企业不一定能做。因为农民不会向自己讨要工资,他们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苗木产业的利润率在没去除人工费之前,看起来很可观。根本原因在于不挣钱。这是因为苗木的生长周期太长,通常需要两年以上。企业种植苗木的成本很高,而对于苗农来说,他们不需要建设场地,人力成本也很低,所以最终的利润还不错。
现在人工费在不断上涨,很多地方一天的人工费就达到上百元。平常的施肥、喷药等工作,每一样都离不开人工。如今在苗木种植区,开着私家车送农工去苗圃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甚至连农工都招不到。相比之下,苗木产业的情况稍差一些,像蔬菜、水果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不考虑人工费,利润肯定会大幅减少。
能挣得起,赔不起
苗木挣钱并非易事,然而赔起来却容易很多。精心算好的利润根本无法承受风险的冲击。苗木的风险确实难以掌控。全国每年有很多遭受自然灾害的苗木种植户,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冰雹、霜冻、病虫害等。这些自然灾害防不胜防,原本算好的利润可能因一次自然灾害就化为乌有。例如,春季的一场倒春寒可能会致使核桃、苹果等经济树木的花芽被冻死,直接对当年的产量产生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绝收。比如,一次冰雹的降临,能够让原本有望卖个好价钱的小苗在一夜之间变得伤痕遍布。经过比较之后,这些小苗只能以几毛钱的价格被处理掉。
2014 年左右,苗木价格出现下跌情况,销售也不顺畅,众多种植户遭受了惨重的损失。然而,对于这个损失该由谁来赔偿呢?目前,苗木行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还非常有限,在大多数遭遇灾害的情况下,是没有保险能够进行赔付的,这个风险只能由种植户自己来承担。在风险面前,哪里还能有利润可言呢!
你和利息在PK
苗木产业的融资成本较高。若能像联想那般资金充裕,便会安心下来,做好十年不挣钱的准备,以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行事。然而,大多数投资农业的经营主体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只能在资金问题上陷入苦苦挣扎的境地。农地不能抵押,担保存在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关键农时季节只能依靠民间融资。高昂的利息成本会吞噬大量利润,若市场行情未达预期,且投资周期又长,那么在黎明前倒下就会成为苗木投资的一个重要现象。
怎样才能从这般高风险的现代苗木产业投资里获取利润呢?若要在现代农业中做赢,就需要懂得政策,懂得苗木,懂得合作,懂得营销,懂得管理,懂得创新,并且还要懂得自己。真正的现代苗木种植模式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在没有考虑好之前,比较好还是不要贸然踏入其中。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