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默认分类 / 正文
情感挽回服务商家频遭投诉,高额涉诉背后套路几何?

Time:2025年06月24日 Read:8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遭遇情感挽回骗局】

念念起初被对方看似专业的分析所打动,于是支付了5800元选择了“半月挽回”服务。导师们不断重申“切勿主动联系男友”,认为这样做会削弱自己的吸引力,并要求她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专注于“自我提升”,同时承诺男友会因为她的改变而感到后悔。但服务结束后,念念并未实现预期的效果,加之事务繁忙,她未能及时追讨费用。直到去年,当她听说了一些类似的案例后,她才下定决心公开自己的遭遇。

【低价引流与话术诱导】

沐沐也遭遇了类似的遭遇:对方起初以9.9元的价格吸引她进行咨询,接着在两小时的交谈中分析她的感情问题,之后便诱导她购买价格高昂的服务。在北京青年报记者进行调查时,我们虚构了一段分手的经历,并向“雪山”导师进行了咨询。对方迅速提出了一套标准化的建议:严禁主动联络,不得贬损记者的“恋商”水平,并推销一款售价2980元的“恋商提升”服务套餐,该套餐涵盖心理辅导、交流技巧等内容,同时明确告知“不予退款”。

【朋友圈的虚假营销】

“雪山”的社交圈里满是精心挑选的对话截图,诸如“学员不听劝被拉黑”、“成功复合案例”等,给人一种专业可信的错觉。然而,记者注意到,这些内容实则套路满满,目的在于利用恐吓手段(例如“联系对方将彻底失去机会”)和虚假的希望(例如“提升后对方会主动回头”)来操控消费者的心理。

【行业乱象与平台推广】

诸多类似机构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充斥着众多“情感挽回”相关内容,其中既有骗局警示,也有所谓的“挽回教程”。沐沐指出,这些机构常常借助婚恋焦虑来谋取利益,其话术极其相似。一位从业者私下透露,所谓的“挽回套路”实则是一种标准化剧本,比如“断联—自我包装—制造偶遇”,其效果完全依赖客户自身的想象。

【消费者如何避坑】

1. 警惕低价陷阱:低价咨询后推销高价服务是常见套路。

2. 核实资质:正规心理咨询师需持证,而“情感导师”大多无专业背景。

3. 拒绝绝对承诺:感情问题无百分百解决方案,声称“必成功”者多为骗局。

4. 留存证据:聊天记录、付款凭证是维权关键,遭遇欺诈应及时投诉或报警。

情感挽回领域的模糊区域产生于当代婚姻恋爱中的压力,然而消费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真正的关系修复并非能够通过简单的技巧迅速实现。一旦不幸遭遇诈骗,应当像念念那样勇敢地站出来揭露真相,以防止更多的无辜者受到伤害。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