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因感情问题求助“情感分析师”】
32岁的女子,化名莉莉,因与配偶争执,情绪低落,于是驾驶车辆从杭州出发,前往湖州安吉的亲戚家寻求慰藉。为了缓解自己的情感困扰,她利用手机搜索,添加了一位名为“情感分析陈老师”的人的微信。陈老师耐心聆听她的倾诉,并给予她温柔的安慰,随着时间的推移,莉莉对他逐渐产生了信任。
【高价课程诱导付费】
陈老师立刻给莉莉拨打了电话,向她介绍了一款标价为9200元的“定制情感辅导课程”,并坚信该课程能够帮助她摆脱婚姻的困境。由于莉莉情绪较为脆弱,她没有经过深入思考便支付了学费。紧接着,对方发送了一份协议,要求莉莉在半小时内完成签字,并承诺一旦续费,她将升级为“终身会员”。莉莉此刻察觉到了事态的异常,她果断地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并强烈要求退还已缴纳的学费,然而对方却以“违反合同条款”为由,无理地驳回了她的请求。
【报警后民警介入】
莉莉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骗局,迅速决定报警求助。当民警程虎正在对她进行询问时,对方突然来电,催促莉莉进行转账。程虎拿起电话,并向对方声明了自己的警察身份,但对方却坚称莉莉违反了合同,拒绝退还钱款,随后便挂断了电话。程虎紧接着通过微信视频向对方出示了警官证,并严肃地告诫对方:“警方已经对这起案件展开了调查,你务必按时归还这笔款项!”与此同时,他还将警方处理案件的相关图片传送给对方,借此手段进行威慑。
【钱款失而复得】
警员们不懈的努力,使得莉莉在当天傍晚五点钟顺利地拿回了所有退款。她原本对追回这笔钱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警员的快速反应给她带来了极大的慰藉。众多网友对警员的举措表示了由衷的赞赏,甚至有人戏谑地表示:“这情感分析?就算免费的聊天,我也愿意参与其中。”
【警惕情感服务骗局】
此案件揭示了某些所谓的“情感机构”利用话术诱导消费者消费的欺诈手段:他们先是构建信任,接着推销高价课程或额外服务,甚至利用合同中的漏洞拒绝退还费用。警方提醒广大民众,在寻求情感咨询服务时,应选择正规机构,切勿轻信那些声称能“迅速解决”问题的承诺,转账前务必核实对方的资质。一旦遭遇诈骗,要保留相关证据并及时向警方报案。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