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雄
我们身体所处的世界与内心感受到的世界截然不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另一个是眼中以及心中所呈现的世界。
从概率学角度来看,一天的时间里,碰到好事的概率与碰到坏事的概率大致是相同的;一生之中,碰到好事的概率和碰到坏事的概率也大致相当。如果总是关注那些负面的以及无法抗拒的事情,那么生活就会处处充满艰险;而如果总是关注那些积极的以及幸运的事情,生活就会处处充满温暖。
同一个事情,由于看待的角度不一样,感受也就截然不同。在极度口渴的情况下得到了半杯水,有的人会觉得缺啥来啥,觉得很幸运;有的人则会觉得都快渴死了才只有半杯水,觉得太倒霉。所谓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狱,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到却极其困难。
她的内心是一片净土。工作是大部分人用来谋生的方式。这几年的竞争确实很激烈。在市场开拓艰难的大背景下,不能忽略职场的大环境,而要深耕自己的职场小环境,把小环境打造好,让喜悦和享受常伴在身边。
如果你正处于工作焦虑和痛苦之中,或者期望拥有更具幸福感的工作与生活,那么可以参考以下这些技巧:
一、忽视职场大环境,主动打造个人工作的幸福小环境。
大部分人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来谋生。工作会占据一天中清醒状态下的大部分时间。如果觉得工作是痛苦的根源,那么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就会是痛苦的。如果觉得工作是快乐的源泉,那么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就会是幸福的。一个小小的角度转变,却能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
职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有些职场如同战场,而有些职场如同家庭。职场中既有人性的光环,也存在着压榨的现象。既有尔虞我诈的情况,也有互帮互助的时刻。企业在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个人也在对利弊进行权衡。
看待自己所处的职场小环境是很关键的。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规避风险的基因更易留存和繁衍,因此负面消息更容易占据人的心智。很多职场人都自嘲为“牛马”,自嘲“牛马”本身没什么,但有的人自嘲归自嘲,这一点并不妨碍他们自身的成长、进步和幸福。
有人真可能把自己当作毫无反抗能力的“牛马”,会觉得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于是只好消极抵抗。长此以往,既会难受,又缺乏竞争力的积累。最终真的就像牛马一样,熬不动了就会被扫地出门。
职场并非弱肉强食的大自然。最坏的处境不过是收入降低、职位下降或者失业。不会有性命方面的危险。在人生中,除了生死之外,没有其他重大的事情。“职场永远不存在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情绪”。不管是职能部门、后勤部门还是营销部门,都各有各的困难,同时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以我最熟悉的销售举例:
1、时间自由,但伴随着客户随时可能联系,不能随意拒绝。
工作形式较为灵活,薪酬的上限较高。然而,同时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即 80%的销售工作不能带来盈利,付出很多却收获很少,甚至还有个别人员完全没有收获的风险。
销售不能控制市场的走向,也无法控制公司的政策。然而,销售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并且能够根据个人每天的身心规律来安排工作时间。
拜访最喜爱且最具价值的客户,给予他们最优质的服务,创造出最大的价值。销售签约客户的数量以及拿到的提成高低,与市场和公司政策并非存在绝对的对比关系。倘若过于关注不公平的点,是很容易消磨斗志的,只有关注客户的需求和自身的能力,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回报。
主动打造职场小环境,就是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能够改变和影响的领域,依据自身特点和能力进行判断与决策,并且承担相应结果,享受收获。随着能力和职位的提升,逐渐扩大自己能够影响的范围。倘若你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最为开心,那么就去从事市场、销售类型的岗位;倘若你更倾向于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磨练技能,那么专业技术人才就是更优的选择。
找到最擅长的赛道,然后去做最享受的事情。即便大环境发生变动,职场中也总有一些地方可以让我们立足,而我们的心灵也总有可以归属的地方。
二、将收入和工作质量、能力切割开。
决定我们薪水的因素一直是市场供需关系以及老板,并非能力和工作成果。
薪水属于估值范畴,而工作成果则是我们所提供的价值。薪水有时会比我们的能力和贡献高,有时又会比它们低,获得高估的薪水或者低估的薪水是一种常见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估值和价值在大多数时候并非绝对匹配。既然如此,不管收入是高还是低,我们都应当专注于工作的质量和能力,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价值回归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与其把心思放在无法控制的估值上,不如努力打造好自己的能力,这才是职场人能够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拿到高估值,要明白这是运气,然后努力去提高价值。拿到低估值,不要去抱怨,要明白这是一种常态,接着专注于提高价值。不管估值有多低,只要价值在不断地提升,那么估值肯定会随之升高。
职场存在一种陷阱,即把收入与工作质量以及能力相提并论。人们容易掉入这样的陷阱,以收入来评判工作成果和能力。他们会依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交付的质量,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以及竞争力的打造。他们一心只想着提高薪酬(估值)。估值在不断提升,然而能力(价值)并未发生变化或者有所下降。当估值大于价值时,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就越容易丧失职场竞争力。因为企业都倾向于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成效,倘若你在同等收益的情况下成为成本最高的那一个,那么你也会最先被淘汰出局。
拒绝内耗,不要在离职和全力以赴之间摇摆。要敞开怀抱,去迎接双倍的收获,包括收入和成长。
天天喊着想离职,口号喊得很响,然而却老老实实地待在原公司/单位,这表明其实不想离职,只是由于内部的消耗,导致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成年人都具备自己的判断能力。既然不想离职,那就意味着还需要这份工作。一份工作如果既能带来收入,又能带来成长,当然值得继续做下去。
既然值得去做,那就可以做到最好。要为生活而努力,为成长拼尽全部力量。在具体的工作里,若能够设定结果指标,就把结果指标设定好;若能够设定过程指标,就把过程指标设定好。要是什么都无法设定,那就冲着薪水和成长,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在工作中多一些快乐,让自己成长得快一些。
当意识到工作既能够带来收入,又能够带来成长。这两种收获的获得确实会面临实际的困难,有很多甚至是在当下根本无法解决的难题,那该怎么办呢?拥有这两份收获,不要在意那一点点的不顺利,毕竟在世上哪有完美的工作呢,工作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更好的生活不是仅仅为了工作。
四、最幸福的工作不是寻找到的,是打造出来的。
原则上不可能出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有收入的工作大多难度不大,而这种工作的成长速度往往很慢。与其期盼找到一份完美的工作,不如自己想办法让工作变成最适合自己的。
首先,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所喜爱或者擅长的事情。在工作中,要尽可能多地涉及这些事项。
其次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精力情况,将最难的事情安排在精力最为充沛的时间段。要主动多休息,每天在工作过程中为自己安排好“小确幸”:喜欢喝茶的就多喝茶,喜欢喝咖啡的就多喝咖啡,喜欢吃零食的在完成一个小事项后及时给予自己奖励。热爱运动的在工作的间隙多进行运动。
最后管理好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保护自己职场的基本盘。
让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按照自己规划的进度向前推进,从而收获自己的成长,那种感觉非常美妙。
五、每天夸奖自己
每天都要提醒自己,自己是有才能的,一定能有所作为。对于你而言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对于其他成千上万的人来说,或许就像登天一样困难。为什么一部分人在完成某些事情时感受不到喜悦呢?那是因为这些事情太容易了,容易到让他们没有任何感觉,下意识地认为任何人都能够做到。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那只是因为你在这方面很擅长罢了。
完成一件事情后,即便这件事情微不足道,也要记得多多肯定自己。自信的人始终比自卑的人更能体会到世界的美好。
期待别人提供情绪价值不如自己提供。你坚信自己是好的,那么实际上你就会越来越好。把自证预言当作生活正向循环的工具,相信自己好,就能发现自己果然是好的;相信自己会更好,就会果然更好,如此不断循环。
奖励自己,大脑会记住这些奖励,从而使你下一次面对困难时具备更大的能力和勇气。
六、不断学习、成长,打造自己的多维度竞争力
人的身高在特定的年龄段会停止增长,然而大脑的塑造以及升级却能够持续开展。 人的身高在一定的年纪阶段会终止生长,但是大脑的塑造与升级依然可以一直进行。 人的身高在某些年龄段就不再生长了,可是大脑的塑造和升级还会持续下去。
学校毕业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终结,然而学习者的身份能够一直延续。多去接触和学习普适性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感受成长所带来的喜悦。对于经过挑选且认同的知识,持续进行学习和吸收,逐步构建起独特的知识体系。各种知识在脑海中碰撞产生火花并发生化学反应时,顿悟便降临了。此时,做事的方法、观念以及价值观会在刹那间发生巨大的改变,从仅仅知道到切实做到,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持续弥补工作技能的欠缺。对于工作不可或缺的技能,缺啥就补啥,遇到难题就积极想办法去解决。
不只在一个能力节点上执着钻研,逐步让个人的能力由点串联成线,再由线汇聚成面。销售与管理相结合;销售与心理相融合;人力与市场相搭配,每增加一个维度,竞争对手就减少一半。跨界的程度越大,每一种能力越强,所迸发出的力量就越强大。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