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工作认真的成语
1专心致志
解释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现在来说,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是小技艺,若不专心致志地去学,那就学不会 。
2废寝忘食
解释废是停止的意思,它形容人在学习或工作时积极努力、用心专一,以至于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 。
出处是南朝齐的王融所写的《曲水诗序》,其中提到“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3古为今用
解释意味着批判地继承所有优秀的文化遗产,让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出处毛泽东《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4善始善终
解释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束。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5埋头苦干
解释埋头,就是一直低着头,苦干,就是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
从古时候起,我们中国就存在着埋头苦干的人,还存在着拼命硬干的人。
6夜以继日
解释为:用;拿;继表示继续连接。利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7开卷有益
解释“开卷”,意思是打开书本,“益”的意思是益处、收获。打开书阅读,便会有所收获。
出处晋 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8精雕细刻
解释精心细致地雕刻。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
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要点点滴滴、精雕细刻,要因势利导。
9脚踏实地
脚踏在真实的地面上,用来比喻做事认真、切实、不浮躁,一步一个坚实的印记。
出处为宋代邵伯温所著的《闻见前录》第18卷 ,司马光曾经问邵雍说 ,我是什么样的人 ,邵雍回答说 ,你是一个做事踏实的人 。
10豁然开朗
解释“豁然”,其意为开阔敞亮的样子 ,“开朗”,指地方开阔 ,光线充足、明亮 。“豁然开朗”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 ,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 ,心情十分舒畅 。
开始的时候非常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11锲而不舍
解释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如果雕刻一下就放弃,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一直刻下去不放弃,那么金属和石头也可以雕刻出花纹 。
12精益求精
解释“精”,意思是完美;解释“益”,意思是更加。事物已经十分美好了,却还要求更加美好。这是说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出处为先秦孔子所著的《论语 学而》,其中提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代朱熹注释说:“这是在讲,加工骨角的人,切割完后还要进行磋磨;加工玉石的人,雕琢完后还要进行打磨,意思是已经治理得很精细了,还要进一步追求更精细 。”
13坚持不懈
解释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遇到大雨天气,贼寇决开黄河水用来自我防卫。刘煦激励兵团,始终坚持不懈,贼寇处境窘迫而请求投降,于是收复了濮洲。
14小心谨慎
解释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霍光在宫廷禁地进出二十多年,他小心谨慎,不曾有过差错,因此很受亲近信任 。
15学而不厌
解释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16聚精会神
解释是集中全部精神,原本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在常用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是汉代王褒所写的《圣主得贤臣颂》 ,其中提到 ,朝堂之上贤才济济 ,他们皆能专注用心 ,彼此配合从而彰显出更大的成效 。
17呕心沥血
解释一下,呕的意思是吐,沥的意思是滴。它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也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出处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18各抒己见
解释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根据我的想法,为什么不各自表达自己的见解,想出一个式子呢,这样难道不会更新颖一些吗?
19事必躬亲
解释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为唐代张九龄所写的《谢赐大麦面状》:“在周朝的礼制中,只有籍田之礼,在汉朝的进献中,只听闻有当时的水果,却从未有像陛下这样对宗庙恭敬严谨,对百姓勤俭,凡事必定亲自去做,行动都符合上天的德行的情况。”
20任劳任怨
解释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处为清朝颜光敏所著的《颜氏家藏尺牍》,其中提到,唯有秉持公正、谨慎之心,在独处时也毫无愧疚,并且在考场中能够任劳任怨,种种情况并非笔墨所能详尽表述。
21兢兢业业
解释兢兢,是小心谨慎的样子,解释业业,是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为《诗经 大雅 云汉》 ,其中提到“早既大甚,则不可推” ,还提到“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22全神贯注
解释贯注的意思是,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都集中于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人事过于忙碌,不允许我们全身心投入,不间断地专门去怀念一个人 。
23持之以恒
解释,持,意思是保持、坚持;之,是代词,指代所要坚持的东西;恒,意为长久,代表恒心。要有着恒心地坚持下去。也写作“持之以久” 。
出处为宋代楼钥所著的《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其中提到,凡是应对天下之事,都要用诚心去做,并且要长久坚持下去。
24一心一意
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为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杜恕)被免为庶人,迁徙到章武郡,这一年是嘉平元年。”裴松之在作注时引述《杜氏新书》:“所以秉持一颗诚心,任用一种意志,径直去做罢了。”
25自强不息
解释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处《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6孜孜不倦
解释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尚书 君陈》中提到“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后汉书 鲁丕传》记载“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写道“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27发奋图强
解释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发愤图强,依靠自身努力,对于改变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当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8博览群书
解释中,“览”的意思是观看、阅读。广泛地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这样能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它也被称作“博览群籍” 。
庾信,字子山,是南阳新野人,他幼年时就才智出众,聪明过人,读书很多,尤其擅长《春秋左氏传》 。
29凿壁偷光
解释是在墙上凿出一个小孔,偷着借用邻家的灯光来读书,用来形容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刻苦学习 。
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居家有蜡烛却照不到他家,于是匡衡在墙壁上凿穿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
30囫囵吞枣
解释“囫囵”,它的意思是整个儿、完整的,指的是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这句话出自宋代圆悟禅师所著的《碧岩录》,其内容为:如果是知晓其中道理的人,会细细咀嚼、慢慢吞咽;如果是不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就好像整个儿把枣吞下去一样 。
31死而后已
解释已,停止,完毕,是死了以后才停止,意味着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
出处为先秦孔子所著的《论语·泰伯》,其中提到,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难道还不遥远吗?
32一丝不苟
解释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这句话出自清朝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第四回,原文是“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
33滴水穿石
解释滴水能够把石头打穿,这一现象比喻一种情况,即虽然力量比较小,然而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够把艰难的事情成功办成,它也被称作“水滴石穿” 。
出处为宋代罗大经所著的《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其中提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还提到“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34刻画入微
解释“微”,意思是细小。精心、细致地进行描摹,就连极小的地方也不疏忽大意。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这原本就是绝佳的话题,胡雪岩还特意细致入微地进行刻画,因此王有龄夫妇听得饶有兴致 。
35不辞劳苦
解释辞:推辞,即使劳累和辛苦也不加以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
出处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36精耕细作
解释精心细致地耕作。指庄稼的耕种经营十分认真细致。
我们依靠精耕细作来获取食物,即使人口数量增多一些,依旧能够有饭吃 。
37吃苦耐劳
解释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经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劳累。
新中国虽说已在视野之中,然而必须要吃苦耐劳,才能够到我们手上。
38全始全终
解释的意思是完备、齐全,终的意思是结束,从头到尾都非常完善,形容做事认真,有头有尾。
出处为明朝凌濛初所著的《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其中提到,现在还有一段话,又因为一句戏言,导致两边错认,从而得到了一个老婆,整个过程有始有终,比之前的故事更为完美 。
39勤学苦练
解释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在他的一幅作品当中,具备了四种精妙之处,每一样都展现出他一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止的精神。
40勤勤恳恳
解释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从前承蒙您屈尊赐信,教导我要顺应待人接物的道理,把推举贤能、引荐士人作为自己的责任,情意十分恳切诚挚。
41慎重其事
解释谓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出自清朝吴趼人所著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1回 ,某观察十分郑重地说道 ,这是兄弟首次创建的一个大公司 。
42书声琅琅
解释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出处为清朝纪昀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卷三,其中记载,明朝末年有个书生独自走在草丛树林间,听到读书声清脆响亮,他感到奇怪,在这空旷辽阔的野外怎么会有这样的声音 。
43细针密缕
解释针线细密;缝制精致。比喻周到细致。
这位姑娘心思细密,做事精细,然而她的性格却豪迈豁达,不受拘束,平日里对于一切琐碎细微的小节并不十分在意 。
44发愤忘食
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孔子所著的《论语 述而》 ,意思是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了 。
45穿壁引光
解释穿是指凿通,引是指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却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亮却照不到他家。于是匡衡在墙壁上凿穿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
46读书三到
解释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出处是宋朝朱熹所著的《训学斋规》,其中提到,“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在这三到之中,心到是最为关键的。”
47读书破万卷
解释破,突破的意思,引申为尽、通。卷,指书籍的册数或篇章。刻苦认真地学习,翻破了万卷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其出处为唐代杜甫所写的《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 ,其中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8取长补短
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出处为《孟子 滕文公上》,其中提到,如今滕国纵使截长补短,其土地将近五十里,仍然能够成为治理良好的国家 。
49一本正经
解释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我原本是故意闹别扭,我也清楚自己会挨打,然而我却一本正经地对先生讲,我这个破题做得很恰当,没有做错 。
50乐此不疲
解释“乐”:表示喜爱,意味着爱好。解释“疲”:指的是疲倦。乐于去做某件事情,沉浸在其中,不会感觉到疲倦。形容对某种事物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
出处为南朝宋时期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其中记载:“我自己乐于这样,并不为此感到疲惫。”
51力争上游
解释上游,是指江河的源头,要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这比喻着努力争取先进 。
出处为清朝赵翼所写的《闲居读书作》这首诗,其中写道,“所以才智之人,不肯自我放弃、自甘暴弃,极力想要争取上游,性灵乃是其中关键所在。”
52卧薪尝胆
解释薪,意思是柴草。一个人睡在柴草上,还经常尝一尝苦胆。这是用来比喻一个人刻苦激励自己,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越王勾践返回自己的国家后,便让自己身体受苦,让心思焦虑,把苦胆放置在座位上,坐下或躺下时就仰头看苦胆,吃饭喝水时也品尝苦胆 。
53小心翼翼
解释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
出处《诗经 大雅 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54循序渐进
解释的意思是,学习工作等依照一定的步骤逐步深入或提高。循,就是按照的意思。序,指的是次序。渐,意为逐渐。
出处为《论语 宪问》,其中提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释说,这只是在讲自己反省自身、加强修养,按照一定顺序逐步前进罢了。
55旁若无人
解释旁:旁边,若:好像 ,身边好像没有人 ,形容自视高大 ,态度傲慢 ,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
高渐离击筑,荆轲在集市中应和着唱歌,他们相互取乐,不久后又相对哭泣,旁若无人 。
56欲擒故纵
解释欲的意思是想要,擒的意思是捕捉,故的意思是故意、特地,纵的意思是放开。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这是一种比喻,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别人,先故意放开他,让他放松戒备,或者充分暴露,之后再下手。
无奈作者想要创作这样采用欲擒故纵手法的文章,以此让读者去猜测一番 。
57精打细算
精心地进行计划,详细地予以打算,意味着在生活方面或者使用人力、物力时进行精心安排,避免造成浪费 。
教给他们记账,让他们清楚钱花在了何处,教给他们精打细算 。
58迎刃而解
解释碰着刀口就分开了。比喻事情容易处理;问题容易解决。
出处为《晋书 杜预传》,其中提到,如今军队的威势已经振奋起来,就好像劈竹子,劈开几节之后,下面的都会迎刃而解 。
59邯郸学步
解释邯郸:邯郸是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指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这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 。
况且你难道没听说过寿陵那个少年去邯郸学习走路的事情吗 他没有学会赵国的走法 又丢掉了自己原来的走法 最后只能爬着回去了 。
60锦上添花
解释在锦锻上面又添小绣花。形容好上加好。
出处是宋代黄庭坚所写的《了了庵颂》,其中提到“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61集思广益
解释集,就是集中。思,代表思想。广,意味着扩大。益,指的是好处。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众人的思想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
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蜀汉的诸葛亮所著的《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其内容为,所谓参署,就是要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
62不知所措
解释措的意思是安置、处理,形容受窘或发慌,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这句话出自晋朝陈寿所著的《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其中提到皇太子在丁酋这天登基称帝,他悲喜交加,不知如何是好 。
63勤能补拙
解释勤的意思是勤奋,拙的意思是愚笨。只要勤勉地去做,就能够补偿因笨拙而造成的不足 。
出处为宋代邵雍所写的《弄笔吟》 ,其中有诗句“弄假像真终是假” ,还有诗句“将勤补拙总输勤” 。
64只争朝夕
解释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有诸多事情,向来都是急迫的;天地在运转,光阴很紧迫。一万年的时间太过漫长,只应抓紧当下的每分每秒。
65来者不拒
解释对于来的人或送来的物品一概不拒绝。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66熟能生巧
解释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俗话说“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他已嚼出其中意味,连寄女都听会了,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67目不转睛
解释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是晋代杨泉所著的《物理论》,书中记载,子义点燃蜡烛,端正地坐着,专心地通晓知识,眼睛不转动,膝盖也不移动位置 。
68融会贯通
解释融会的意思是,融合领会。贯通的意思是,透彻理解。它指的是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进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为宋代朱熹所著的《朱子全书 学三》,其中提到,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这是学者用功深入、穷究事理透彻,之后才能融会贯通,达到这样的程度 。
69通宵达旦
解释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达:到;旦:天亮。
出处为明朝冯梦龙所著的《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其中提到狮蛮社火,还有鼓乐笙箫,这些活动持续了一整个通宵,直到天亮 。
70郑重其事
解释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因此要态度严肃认真,一定要过三天之后才可以进入家门 。
71闻鸡起舞
听到鸡叫就起床去练剑,用来形容那些有志于报效国家的人努力奋发向上,也用来比喻抓紧时间持续不断地努力,这里的鸡指的是鸡鸣报晓 。
半夜里听到野外的鸡叫声,祖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不吉利的声音,于是起身舞剑。
72下马看花
从马上下来,然后仔细地观赏花朵。这常常用来比喻在做工作时,深入到实际当中去进行调查研究。
其出处为唐代孟郊所写的《登科后》 ,其中诗句为“春风得意马蹄疾” ,还有“一日看尽长安花” 。
73不偏不倚
解释“偏”,不正,歪。解释“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为宋代朱熹所著的《中庸集注》,其中提到,“中”指的是不偏不倚,没有过与不及的状态 。
74似懂非懂
解释好像懂了;又像没懂。表示没有完全明白。
三位姨太太看了,似乎是有些懂又有些不懂的 。
75全力以赴
解释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其出处为清朝赵翼所著的《二十二史札记》,书中提到,凡是能够获取名声的事情,人们必定会竭尽全力去做,喜好从事那些艰难之事,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 。
76全心全意
解释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保留。
体验生活之际,应当全身心投入生活,将寻找题材的心思彻底搁置起来。
77博学多才
解释一下,“博”的意思是广博,意味着知道得多,“才”指的是才能。即学识广博,具备各方面的才能。
郤诜学识渊博且才华出众,他风度翩翩、卓异不凡,不拘泥于小节,州郡的礼聘任命他都没有接受 。
78品学兼优
解释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必定是一位品德和学问都很优秀,人生经历丰富且见识通达的老长辈。
79夙兴夜寐
解释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出处《诗经 卫风 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80好学不倦
解释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出处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楚世家》,其中记载,从前我们的文公,是狐季姬的儿子,受到献公的宠爱,且喜好学习不知疲倦 。
81字斟句酌
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进行仔细地琢磨、考量,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态度严谨、慎重,其中斟酌的意思是考虑、推敲 。
《论语》和《孟子》,宋儒花费一生精力,逐字逐句地斟酌,也绝对不是汉儒能够比得上的。
82才疏学浅
解释才:才能;疏:空虚;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不深。
想要踏入蟾宫,无奈才学浅薄,未能高飞远冲。
83旗帜鲜明
解释旗是军队所用的旗帜,它原本指军旗色彩鲜艳,后来指对某些问题态度明晰。
兀术满心疑惑,急忙来到营前查看,只见依旧旗帜鲜明,刀枪林立,却不知是什么缘故。
84老老实实
解释指为人诚实、本份。
出处为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第19回,其中写道,你要是想待在这里,那就到那边去,规规矩矩地坐着,之后咱们再交谈 。
85艰苦卓绝
解释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党拥有几十万党员,这些党员在领导人民,并且朝着敌人进行坚苦卓绝的斗争。
86不耻下问
解释“不耻”,意思是不把它当作耻辱;解释“下问”,意思是降低身份向别人请教。不把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请教当作可耻的事。这形容的是一种虚心求教的态度 。
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孔子所著的《论语 公冶长》,其中提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在集解中说“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
87异想天开
解释“异”,意思是奇异、奇特;解释“天开”,指的是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形容想法非常离奇、荒唐,也可指解放思想。
刑部的书吏收了他的贿赂,于是便想出一个奇特的办法来 。
88手不释卷
解释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是三国时期魏国曹丕所著的《典论 自叙》,其中提到,皇上非常喜爱诗书文籍,即便身处军旅之中,也手不释卷 。
89生吞活剥
解释为,机械地套用别人的言论,机械地套用别人的经验,机械地套用别人的方法;或者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 。
出自唐朝刘肃所著的《大唐新语 谱谑》,其中记载有枣强尉张怀庆喜好偷取名士的文章,为此人们编出谚语说,“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90鞠躬尽瘁
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为明代宋濂所写的《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其中提到祖妣夫人与显考竭尽全力,发誓不踏入那个人的家门 。
91学富五车
形容学问丰富,有很多书,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其中富表示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非常多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92尽心尽力
解释指费尽心力。
况且受到先帝的厚遇,情谊深厚,都立志竭尽忠诚,全心全意,向陛下表达诚心,来报答先帝 。
93肝脑涂地
解释为,肝脏、胆囊破裂,脑浆迸溅,洒了一地,用来形容死状凄惨,也用来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不觉得可惜,涂的意思是抹 。
出处为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其中提到经历了十七次大战,四十次小战,致使天下百姓肝脑涂地,父子的尸骨暴露在野外,数量多得数不过来 。
94谨慎小心
解释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他是个做事兢兢业业、为人谨慎小心的家伙,不敢轻易离开寺庙,害怕招惹出是非。
95博学多闻
解释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96家学渊源
解释家学,是家传的学问,渊源是水源,这里指根源,家世相传的学问有根源,形容出身于书香门第,学问扎实,学有根底。
其出处为宋代刘克庄所著的《后村全集 送林宽夫父子》,其中提到“家学有渊源,传之于艾轩。”
97屏气凝神
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凝聚精神。忍住呼吸;聚精会神。
出处为清朝刘鄂所著的《老残游记》第二回 ,那声音越唱越低 ,越低越细 ,渐渐就听不见了 。满园子里的人都屏住呼吸 ,聚精会神 ,不敢稍微动一下 。
98心无旁骛
心思没有其他的追求,形容心思专注,专心致志,旁指另外的,骛指追求 。
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上,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任何拘束地抒写,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
99水滴石穿
解释滴意思是,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的意思是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为宋代罗大经所著的《鹤林玉露》第十卷 ,乖崖拿起笔判决说 :“一天偷一钱 ,一千日就偷一千钱 ;绳子能锯断木头 ,水滴能穿透石头 。”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