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认定名单,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了国家评估认定,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了国家评估认定,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了国家评估认定,至此威海市所辖7个区(市、开发区)全部完成达标创建任务,威海市成为全省首个全域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地级市,威海市成为全国首批全域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地级市。早在2013年的时候,威海市所管辖的县,全都通过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评估认定。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威海是如何做到的?
城乡共进
城区校不挤 农村校不空
3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威海市张村中学躬行楼3楼,宽敞明亮的团体活动室里,20余名学生正在上“解开千千结”的团体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你指挥我配合,欢声笑语飘出窗外,记者不由得被学生们的笑容感染 。
行走在校园,记者发现这所农村学校并非很“村” ,近几年进行了改扩建的教学楼外观大气 ,实验楼外观也很大气 ,教学设备齐全且现代化 。张村中学校长宋玲玲介绍说 ,他们学校以“健康教育”作为办学特色 ,是全省唯一获评“国家级青春健康俱乐部”的初中 。
农村学校实现优质均衡发展,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选择在附近的学校入学。孩子处于“小升初”阶段时,我们曾经思考过到市里购买学区房。然而看到家门口的学校办得非常出色,最后决定让孩子留在镇上的学校上学。赵女士有个儿子叫谭致远,他现在在张村中学初三级部一班读书,是校中医文化馆的小小讲解员,还加入了青春健康俱乐部,赵女士见儿子成绩优异且阳光健康,便决定今年秋天把“小升初”的小女儿也送去张村中学上学。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在此背景下,“择校热”“城区挤、农村空”等教育现实问题越发突出。威海市把城乡共进、推动教育资源全面均衡当作破题办法,坚持城乡学校硬件设施采用同一个标准,并且同步改善,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连续十年维持在100% 。把学校改造提升这件事列入重点民生实事之中,教育财政支出占比一直保持在20%以上,并且连续10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环翠区是威海的中心城区,这里人口密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强烈。近年来,我们陆续投入18亿元,新建了望海园中学等6所学校,区内农村学校100%达到或超越全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达成了城区学校不拥挤、农村学校不空旷的状况,使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环翠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丛林说道 。
双向交流
师资均衡 优势互补
3月25日下午放学后,荣成市青山小学的“青草学堂”里坐满了年轻教师,正在这所小学轮岗交流的教师连美娜听得格外认真,因为今天她学习了如何使用AI辅助教学,其中包括根据学生作文描述的人物形象生成相应的图像,而这样做学生们会非常感兴趣,进而能够激发他们写作表达的欲望 。
连美娜是荣成市俚岛镇中心完小的教师,去年9月来到青山小学进行轮岗交流。青山小学由6所农村小学合并而成,生源数量众多。到校轮岗交流的老师及时填补了教师岗位的空缺。学校通过硬件赋能、平台赋能、机制赋能等方式,使轮岗交流教师与本校老师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荣成市青山小学校长王燕如此说道 。
教师是办好教育的首要资源。威海市关注城乡师资不均衡这一制约教师队伍发展的问题,实施了“县管校聘”改革,还进行了教师交流轮岗改革,使得教师能够在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实现双向交流,也能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实现双向交流,进而推动校际师资均衡。2024年,全市整体交流轮岗比例达到了29%,全市城市与农村学校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0.993:1,在全省排名第一 。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均衡,除了教师进行双向交流之外,还需要学校之间“抱团”合作发展。威海以优质校或者中心校作为龙头,带动周边薄弱学校以及乡村学校,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推行跨学段协作制、同学段联盟制、乡镇学校学区制等集团化办学模式。将结对帮扶成效与牵头学校考核捆绑评价,以此缩减城乡、校际差距。
数字赋能
同上一节课 同研一节课
3月25日9:15,在威海市统一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兰群开启了《家人的爱》的教学,对同学们说,让大家跟随哪吒一同开始寻爱之旅……与此同时,在10公里外威海市普陀路小学的录播教室里,40名学生通过大屏幕同上了这节云端课。
威海市实现了校园信息化100%全覆盖,中小学校数字校园100%全达标,在此硬件基础上,投入1700余万元建成了“威海智慧教育云平台”,该平台集教育资源建设、教育教学辅助和教育服务管理等多场景应用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智慧教育全面升级,从而让城乡学生“同上一节课” 。
城乡教师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这是数字赋能促使城乡教育资源达到均衡状态的又一重要成果。乳山市制订了“专递课堂”推进计划,打造了一批“网上结对,线下牵手”的城乡专递课堂项目,结对的教师于网络平台一同备课,一起研课,共同观课,参与议课,最终达成“1+1>2”的成效 。
威海为提升课程质量,在全省率先全域推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于2024年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此外,威海聚焦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引入“基础作业+弹性作业”模式,还在全省率先引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入校参与课后服务,开设机器人编程、乐器、3D打印等多种素质类课程,更好满足了学生多元化需求。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郑莉)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