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中 我们不缺“新鲜” 不管是事还是物 魔都的繁华令人沉醉 也有人沉溺于老上海的罗曼蒂克
说起上海的老字号 你能想到几家呢 老字号这三个字 蕴含着深厚且荣耀的过往 它们承载了上海这座城市往昔的记忆 还为老上海人留存下记忆里美好的味道
上海老字号数量众多 今天小编要盘点的是“上海百年老字号” 它们个个名气极大 单独拿出来瞬间就能成为焦点 这些老字号已有百年历史 在你爷爷奶奶那辈就已很受欢迎
200岁的老人和饭店
老人和饭店创建于1800年。在上海开埠之前就已名声远扬。其享誉国内外。品牌历史十分悠久。有着深厚底蕴。
它最初位于老城隍庙对面。之后迁移到金陵中路。再后来到了如今的淮海中路。历经沧桑已一百多年。
老人和主营本帮菜。其最大的特色是糟菜糟味菜品。它堪称糟货界的祖师爷。上海人在夏日喜欢买几碟糟货。然后抿口老酒。无比惬意。
一楼沿街有个糟货窗口。这里队伍总是排得很长。人来人往不间断。它家有不少看家菜。像是糟鸡。糟门腔。糟带鱼。糟毛豆。糟凤爪等糟醉熟食。这些食物糟香四溢。味道鲜美口感清爽。
旁边有熟菜外卖。这些都是最具本帮特色的传统菜。包括红烧狮子头。还有四喜烤夫。有酱爆辣酱。有糖醋小排。有酱鸭。还有干煎小黄鱼。品种十分繁多。
半成品窗口,价格优惠实在。
糟鸡是老人和饭店的招牌菜。基本上每张桌子都会点它。老人和饭店的糟料很有特色。用这种糟料制成的卤菜糟香味十分浓郁。能让人食欲大增。在做糟货方面。老人和饭店堪称一流。这道糟鸡也被认定是该店的“镇店名菜”
糟香扑鼻,鸡肉鲜嫩无比,滋味鲜美,咸鲜中透出酒意。
据说,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最爱的便是他们家的糟鸡!
八宝辣酱
八宝辣酱是传统名菜。它色泽艳亮。看上去极具食欲。味道鲜辣还带着微甜。是很美味的下饭菜。其包含虾仁、猪肉、花生、笋片等八样食材。吃一口会让人感到满足。
糖醋排骨
上海有名的家常菜 基本每家每户都会做 小排味道浓郁 酸甜可口 冷吃热吃都美味
165岁的湖心亭
上海湖心亭茶楼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它被誉为“海上第一茶楼”。是上海历史最悠久且最具盛名的茶楼。还是上海现存古建筑景观之一。也是上海最早的商会所在地。茶楼设在保护性明清结构的亭园建筑中。如今已成为上海人文历史的标志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具备传承文化特征。
湖心亭是上海最古老的茶楼。它始终把特色经营和弘扬茶文化当作宗旨。早在1990年春天。湖心亭成立了上海第一支茶艺表演队。从那时起。湖心亭每年都举办几场有特色的茶会。像春天的龙井茶会。秋天的乌龙茶会。每到中秋。湖心亭还有“竹丝茶艺赏月会”。
湖心亭建在一池碧水当中。它像鸟儿展翅一样立在荷花池中央。它和九曲桥相互连接。在亭下的池内。能够清楚地看见鱼的影子。它天然有着一种充满诗意的高雅情趣。
它的外观有着飞檐翘角。还有玄瓦朱窗。楼顶上一共有28只角。屋脊牙檐。梁栋门窗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人物、飞禽走兽以及花鸟草木。另外还有砖刻和绘画。这些都是明清遗留下来的建筑艺术珍品。
这座古建筑有200多年历史 楼内有两层楼面 装饰古色古香 有红木桌椅 壁上陈列着字画 宫灯高高悬挂 铜盂放置在低处 环境十分幽雅 整个建筑外表飞檐翘角 玄瓦朱窗 巍峨地屹立在九曲桥池中央 湖心亭茶楼不但是豫园商城的标志 也是老上海的标志
现场炒茶是湖心亭特色之一,龙井茶的色香味一应俱全。
湖心亭的茶点很有特色。其中有鲜汁香干。还有迷你粽子。也有鹌鹑蛋。食用时要剥壳。先吸食一口卤汁。会顿觉鲜美和顺。然后再吃蛋。香气馥郁。滋味无穷。堪称湖心亭一绝。
西湖龙井是湖心亭茶楼的主打茶品。茶盖很香,香气扑鼻。茶盖有温度时可闻一闻。冷却后再闻,又是一种美的享受,清新怡然。
碧螺春也是湖心亭招牌茶,汤色澄清,茶汤甘甜,值得一品。
145岁的沈大成
说到上海哪家糕团店最厉害?小编必须提及被称作糕团大王的“沈大成”!沈大成究竟有多火爆?它是全上海人都知晓的老字号,自1875年起就一直很红,持续走红145年的百年老字号几乎一整年都被阿姨爷叔围住,每天一开门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别着急,这都不算什么,跟着小编一起去探寻其中缘由吧!
长期占据沈大成销售榜单No.1的双酿团↓↓↓
沈大成的外卖窗口总是“挤满”了人↓↓↓
据沈大成第三代传人沈国兴师傅讲 条头糕是沈大成自己创造的产品 豆沙馅料是厂里当场炒制的 比例是一斤赤豆放半斤糖 每斤赤豆能炒出两斤半豆沙 糕体和内馅的比例是3比2 有1700克熟粉 豆沙有1400克 这是实实在在的高要求严标准 门店一天能卖出一万多条 在天猫沈大成旗舰店一天能卖出三万多条”谈及销售量沈师傅颇为自豪。
一整根条头糕,技艺精湛的沈师傅可以精准切为13段↓↓↓
桂花条头糕令人惊艳!豆沙馅料足,温柔细腻。糯米糕体软糯宜人。整体甜而不腻,口感超好。香甜弹牙,吃一口就会爱上。
双酿团好似一个极大的黑洋酥豆沙汤圆。其馅料极为充足,都快要溢出来了。它质地软软的。豆沙格外细腻。咬一口下去,满嘴都是芝麻的香气。摸着良心讲,不吹嘘不抹黑,这是小编吃过的最好吃的双酿团!
双酿团白白胖胖惹人爱↓↓↓
139岁的大富贵酒楼
老城厢有一家百年老店。它是沪上历史最久的徽帮菜馆,名气也最响。它还做上海人最爱的小吃点心,深受大家喜爱,上海人无人不知晓。它是中华老字号酒楼,更是老上海人心中的一份念想。
上海大富贵酒楼原叫“徽州丹凤楼”,起始于光绪七年,在上海有多处连锁店铺。酒楼分点心部与饭店部。点心部有上海特色小吃,还有品种多样的面食。
餐厅充满古色古香的韵味。其内部装修风格。主要以红色和米黄为主色调。有着浓浓的中国元素。呈现出复古怀旧风格。极具年代感。
赤豆羹几乎人手一份。赤豆满满。味道不甜腻。十分醇厚。莲子能去火。适合夏天吃。一碗能让人吃到撑。
生煎的皮子稍微厚一些。汁水数量不多。它有点类似大壶春的无汁生煎。不过它的底煎得十分脆。吃起来不油腻。
上海小笼是代表上海味道的美食。它模样俊俏。它汤汁饱满。
上海人对辣肉面怀有特殊情怀。喜爱辣肉面的人极多。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上海人。简直达到痴狂程度。辣酱是传统本帮味。鲜美且不过分油腻。肉十分精。分量很足。
浓油赤酱的辣肉面,嗦上一口,简直是一种满足。
百年老字号历经岁月变迁。大富贵如今人气依然旺盛。来就餐的大多是附近居民。其中以中老年人为主。大家品尝的不仅是美味食物。更是一种独特情怀。是旧时的记忆。
137岁的德兴菜馆(原名德兴馆)
德兴菜馆是一家本帮老店于光绪九年在上海扎根从100多年前满屋都是贩夫走卒到如今祖孙三代围坐店内深处飘散出真正的上海味道它承载着每一个上海小囡的上海记忆
很少有人知道,上海德兴菜馆的前身是一家小吃店。据介绍,1883年,也就是光绪九年,有个叫阿生的小商贩,在十六铺开了一家两开间门面的小吃店。这家店专营咸肉豆腐汤、红烧肉、血汤等大众菜。当时,十六铺附近的码头工人等常来光顾,生意一度挺好。后来,因为地痞流氓常来寻衅滋事,阿生就把小店盘给了名叫万云生的老板。
万云生在原来的地址上翻建了三层楼面的饭店。饭店正式定名为“德兴馆”。门店底楼依旧供应大众菜。二楼提供中档酒菜。三楼是雅室。专门用来接待上流社会人士。万云生财大气粗。人际关系广泛。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十分火爆。但万云生毕竟不是业内行家。饭店又没有特色。德兴馆渐渐由兴盛走向衰落。生意越来越冷清。
德兴菜馆一二三层楼面及外卖窗口一览↓↓↓
随后德兴馆历经波折。它三易其主。后来被盘给了十六铺一带的白相人吴全贵。此人“头子活,路道粗”。吴全贵做生意颇为精通。他开设有泰兴旅馆等多家商行。吴全贵原本是德兴馆的常客。他总结失败经验。将德兴馆的定位确定在了“本帮”上。吴全贵特意邀请黄金荣去这家馆子参加宴会,将其视作活招牌,以此吸引顾客。黄素来喜欢吃口味浓重的食物,对当年德兴馆的“红烧桂鱼”以及“狮子头砂锅”仍有印象。凭借“黄老太爷”的背景,生意还算顺利
所以德兴菜馆是最老的本帮菜馆 当时名声最响 它与上海菜一同成长 一起发展 和德兴菜馆差不多时候起家的本帮菜馆 当时知名度都不如它 德兴馆被称作“本帮鼻祖” 也是名正言顺的
2019年,德兴馆又正式改名叫德兴菜馆!
一楼供应的大众化小吃↓↓↓
德兴菜馆的虾子大乌参享有“天下第一参”的美名。乌参色泽油亮,口感酥烂味美,是在沪上流行的美味菜肴。装盘后的虾子大乌参油光闪闪。用筷子夹起能感觉到它的粘糯。它酥而不碎。经小编亲自品尝。吃到嘴里软润香糯。味道鲜美醇厚。确实是“天下第一参”。让人回味无穷。
镇店之宝——软润香糯虾子大乌参↓↓↓
油爆虾有两个“最”。一是中国菜里油温最高。二是出菜最快。要挑选最新鲜的虾。把新鲜的虾下锅。炸到虾头两边壳膨胀就迅速捞出。接着进行特制汁水翻锅。如此才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油爆虾。
壳脆!肉鲜!汁多!油爆虾↓↓↓
草头圈子备受当年上海滩大佬杜月笙喜爱,这“圈子”指的是猪大肠。有些人不喜欢吃猪大肠,觉得有腥气。但实际上猪大肠经过绝密特殊处理后,能没有任何腥气。其软糯口感包围口腔,再配上超嫩的草头,堪称一绝。
草头圈子↓↓↓
红烧鮰鱼
这是一道应季的菜。红烧鮰鱼勾芡用的是自来芡。它借助菜品自身的胶原蛋白。使其凝固形成芡汁。这芡汁紧紧包裹在食材上。能更充分地展现食材原本的味道
椒盐排条
这道菜较为平常。一般家庭不想开油灶。德兴馆成了很好的选择。排条需两次油炸。真正好的椒盐排条是外焦里嫩。内部带汁水。一口咬下去很有满足感
120岁的南翔馒头店
说到小笼,上海人和外地游客或许会想到豫园九曲湖畔的“南翔馒头店”。它位于豫园九曲桥畔。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嘉定县南翔镇的吴翔升在此开设点心店。起初店名是长兴楼,后来改成了南翔馒头店。
传承经典小笼包↓↓↓
蟹粉小笼内陷↓↓↓
南翔小笼最大特点是咸鲜且清口。其肉馅富有弹性。皮冻头天熬制。肉馅第二天调制。多种不同劲道面粉融合。每道工序都有关键点。
经典鲜肉小笼↓↓↓
你知道吗?南翔馒头店分一楼外带和二楼堂食两层。这两层的小笼包有差异。一楼保留百年传承手法,人工擀皮包制。食客能透过橱窗看到一笼笼热气腾腾的成品出灶。一楼的皮因人工擀制,口感更厚实劲道。二楼是改进后的机器压面,皮更薄且入味。食客可根据自己喜欢的口感,选择适合自己的小笼。
经典外卖鲜肉小笼↓↓↓
外卖小笼包制作过程↓↓↓
蟹粉小笼同样是不容错过的美味!据悉,南翔的蟹粉小笼,皆由师傅当日现剥而成,3斤蟹可产出1斤小笼,即一屉6个的量。
现拆的蟹粉小笼馅料↓↓↓
蟹粉里不光有蟹肉,还有蟹黄。蟹黄能提升香味,蟹肉很鲜美。如此吃起来便是香度与鲜度的绝妙融合。完美的蟹粉小笼,对蒸制时的温度、压力和火候把控很严格。要依据温度调节3至10层笼屉的高度。用旺火沸水蒸5分钟。出笼时呈半透明状,小巧精致。把带有淡淡回甜的蟹粉和Q弹猪肉按比例搭配,蒸出特有的鲜甜香气。
蟹粉小笼被戳开瞬间↓↓↓
115岁的老半斋
老半斋是上海知名老字号 1905 年开业 以淮扬菜为主打 至今有 113 年历史 堪称沪上餐饮大哥 是百年老店 老半斋的肴肉 大煮干丝 白汁鮰鱼 炝虎尾 狮子头等名菜闻名中外 颇负盛名 更有人称赞老店特色刀鱼汁面为“上海一绝”
每年春天 到了品尝刀鱼的时节 刀鱼是“长江三鲜”之首 在上海吃刀鱼 老字号酒楼老半斋很有名 虽说是刀鱼面 准确说是刀鱼汁面 其汤底用刀鱼做底料加高汤熬制 配上光面而成
知晓门道的上海人都清楚 老半斋有经典搭配 即猪油菜饭与肴肉 小编自然也不会错过
猪油菜饭看似简单。它人气极高。它好吃。它价格便宜得惊人。它每天的销量供不应求。
满满一碗,量很足。热气腾腾,猪油香扑鼻。菜梗软糯,入口清香,咸鲜适度。菜饭吃着滑口不腻,胃口小的也能把碗吃干净!
老半斋的肴肉堪称一绝。据说所选的都是蹄髈前腿的肉。其制作工艺极为考究。肉看起来晶莹剔透。呈现出微粉色。吃起来有弹性且有嚼劲。肥却不腻。味道咸鲜至极。
111岁的乔家栅
乔家栅始创于清宣统元年。它的前身是永茂昌汤团店。永茂昌汤团店先后在上海南市乔家路、馆驿街、旧校场路等地开设分店。1937年,它从城内搬迁至陕西南路淮海路口,改名为“乔家栅移址永茂昌”。后来又迁至襄阳南路,定名为“乔家栅食府”
乔家栅创始于清宣统元年,其前身是永茂昌汤团店,先后在上海南市乔家路,馆驿街、旧校场路等处开设分店。1937年从城内搬迁到陕西南路淮海路口,更名为“乔家栅移址永茂昌”。后来迁到襄阳南路,定名为“乔家栅食府”。
厨房是开放式的。能清晰看到美食制作过程。食客可实时查看美食出炉。这让人很放心。
师傅细心的将冷菜摆盘↓↓↓
重头戏来了!它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虾仁两面黄是每桌必点菜品!赵领班曾事先提醒小编,两面黄通常够两人吃。将其端上桌!盘子特别大!还十分洋气!满满一大盘,量很足
它不是汤面。也不是拌面。看起来像干脆面。颜色金黄。吃一口就确定是干脆面。开吃时最好把煎好的面条翻身。能让浇汁均匀。做到外脆里嫩。伴着虾仁和肉丝浇头一起入口。非常美味!
面经过油炸,异常酥脆,切面时“咔嚓”声此起彼伏↓↓↓
八宝辣酱是老上海的名菜。许多本帮菜馆都有这道菜。每家菜馆都有自己的小秘诀。乔家栅的八宝辣酱是我吃过的颜值最高的。色泽非常诱人。有红彩椒、青豌豆、晶莹剔透的虾仁。还配上浓郁的酱料。有点不忍心吃它。
享受视觉和味蕾的双重体验↓↓↓
满满一勺。味道甜中带点微微辣。小编吃出了笋丁。还吃出了豌豆。也有虾仁。还有豆腐干。花生也在其中。彩椒同样有。土豆也能尝出来。猪腿肉也有。最特别的是竟然有年糕。年糕软软糯糯。混在这辣酱里。绝对让人惊艳。辣鲜的酱汁。不管拌饭。还是配面。都是一绝。
乔家栅的三丁烧麦始终在热卖榜上。它的皮由优质面粉制成。是手工擀制的。吃起来筋道且有嚼劲。个头一直都超大。
咬上一口烧麦。烧麦皮筋道且有嚼劲。糯米油亮却不粘牙。三丁指猪肉丁、笋丁、香菇丁。这些都实实在在能嚼得到。
乔家栅是上海的一家老字号点心。它已经111岁了。它伴随一代又一代上海人成长。在上海人心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110岁的春风松月楼
春风温暖比不上静心吃素 那么 上海有哪些吃素的好地方呢 在豫园 有一家享有“净素上海第一家”美誉的 魔都百年老字号吃素店家 就是“春风松月楼” 要知道 这家店的素菜 绝对达到了用“素”来混淆“荤”的极高境界
松月楼的经典菜↓↓↓
店里有蟹粉、松子桂鱼、响油鳝丝、腐乳肉等丰富菜品。光看菜单上满眼的菜名,就能吸引人仔细研读。那些听起来很上档次的菜名,会让人有种走进御膳房的错觉。但要是以为它们都是荤菜,那就错了。其实都是素的。而且能绝对做到以“素”乱“荤”
没错 一道道经典上海本帮菜 经厨师们巧思 悉心烹饪后 外观达以假乱真程度 口感逼近荤菜本味 又不失食素乐趣 令人拍案叫绝
满"素"全席↓↓↓
首先要提的是小编认为堪称一绝的素蟹粉。它一上桌就很有气势。它是店家的招牌。蟹粉在色泽上与真蟹粉相似。它用蟹状器皿装盘。装盘十分考究。
轻轻舀起一勺。配上一点蟹醋。送进嘴里。瞬间蟹香充满口腔。滋味十分鲜美。口感和蟹粉完全一样。让小编不禁连连惊叹。鲜美口感相近程度简直难以想象。
松月素蟹粉↓↓↓
松子富贵鱼源自上海经典名菜松子桂鱼。原本它是以桂鱼、松仁、玉米等为原料制成的菜肴。在松月楼,它用超大规格香菇替代鱼肉。其形象逼真,酱汁浓郁。
它在口感上与鱼肉有差别。不过比起鱼肉,它多了一份韧性。小编亲自测试过。咀嚼起来更为带劲。酸酸甜甜的味道配上米饭着实开胃。
松子富贵鱼↓↓↓
腐乳肉想来确实是上海人喜爱的食物。关键在于,松月楼的腐乳肉并非由肉制作而成。其肥瘦相间,外形与真正的红烧肉毫无差别。然而,入口的那一刻,绝对会让人对自己的味觉产生怀疑。
用大豆蛋白制作的肥肉 放进嘴里就化了 跟酱汁完美融合 在舌尖上跳跃 满满的胶原蛋白仿佛要溢出来 更难得的是 在这道菜里 还能同时尝出瘦肉和肥肉两种口感 瘦肉部分的口感跟真肉不相上下 这无疑能让爱吃肉却又不敢多吃的人获得最大满足
松月腐乳肉↓↓↓
最后要说的是一道由上海菜“响油鳝丝”演变而来的菜。松月楼脆鳝外形很像鳝丝。入口吃起来和真鳝一样香脆。若不是早就知道它是素的。小编真会辨别不出来。它也很符合上海人喜爱的浓油赤酱口味
热油激发下,素“鳝丝”入口口感脆脆的。打听原料,是平常的香菇。加上彩椒、淀粉、油盐等调味。再配上店家独有的秘制鱼香酱。师傅说,勾芡后酱汁均匀包裹所有食材才好吃。虽是油炸,却不油腻。
鱼香脆鳝↓↓↓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