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发展,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社区治理的期望也日益增大。秉持“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核心理念的社会工作,能够让治理者深入知晓居民的需求以及所面临的困境,并且从居民的角度开始去规划和施行治理策略。
今年,通州区梨园镇汇聚了“五社”力量,即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资源。通过建设梨园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及 5 个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2 个农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形成了“一中心七平台”的社会工作“小阵地”。这样做可以实现社区治理的上下联动、横向协同,以及专业化、规范化、一体化发展,从而为居民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赋能培训 筑牢社区治理基石
梨园镇正在开展一场全方位的社区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梨园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提供专业师资支持,包括培训、督导、示范等。通过这些支持,增强了他们的社区服务能力,进而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
社区工作者处于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他们只有立足于社区工作的实际情况,持续倾听居民的心声,持续改进工作方式,持续提升社区服务,才能够切实成为服务居民的贴心人。在中心近期组织的为期两周的团体督导培训里,“如何在社区工作中做一名更好的倾听者”这一培训使很多社区工作者收获良多。经验丰富的老师通过生动案例以及模拟场景,对倾听的力量和技巧进行深入讲解。来自 17 个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并且积极地互动交流,他们深刻地领悟到“倾听居民心声是做好服务的关键”。
个案服务案例的撰写在社会工作实务里是重要环节。它既是对社会工作服务过程的记录,又是社工经验总结和反思的重要依据。在个案工作服务案例撰写培训中,老师细致剖析了从案例要素到结构、技巧的每个环节,尤其突出了选题与标题的关键作用,使社区工作者们对个案撰写有了全新的认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进程。
社区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培训形式独特。老师以生活与工作的实例作为切入点,通过情景模拟和经典案例,对沟通之道进行了详细的解读。AB 角色互换交流以及闭眼撕纸等互动游戏,让我们在体验过程中察觉到了错误沟通所带来的弊端,学会了理解和包容,这能够为构建良好的社区关系网打下基础。一位参与培训的社区工作者如此表示。
“一中心七平台”在志愿力量赋能方面不遗余力,除了通过团体督导式培训来赋能社区工作者的专业成长。大方居北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的志愿服务培训活动,从能力提升等维度为志愿者注入能量,让志愿者精通专业技能;颐瑞东里的志愿服务培训活动,从沟通技巧等维度为志愿者注入能量,让志愿者善于交流互动;魏家坟村的志愿服务培训活动,从服务意识等维度为志愿者注入能量,让志愿者增强服务意识;大马庄村的志愿服务培训活动,也从这些维度为志愿者注入能量,使志愿者能以更专业规范地工作,赢得认可。此举增强了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组织的认同感。此举为梨园镇社区治理注入了活力,也为梨园镇社区服务注入了活力,而且这种活力是源源不断的。
据悉,仅在 11 月这个月,中心已经累计开展了团体督导活动、领袖起航工作坊以及志愿服务培训等,一共 11 场。通过赋能、提能以及增能这些方式,精心打造出了社区治理的“聚能环”。
友邻聚力 焕发社区动员活力
邻里和谐,社区就会和谐,城市也会和谐,社会同样会和谐。一个善意的微笑,还有一声亲切的问候,能让我们不再感到陌生,让我们彼此更加亲近……上个月,在梨园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玉雷发表致辞时,2024 年梨园镇第六届社区邻里节正式开幕。邻里节的开幕仅仅是一天的时间,但邻里之间凝聚的力量却不止一时。
现代社会快速地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一天比一天加快。邻里之间的交流渐渐变少,社区的凝聚力也遭遇到了挑战。为了能够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营造出和谐且温馨的社区氛围,我们在新的一年开始之初就着手精心地策划邻里节系列活动。我们结合不同的时间节点以及居民的需求,确定了每个月的活动主题和内容。
老师引导居民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美好家园。组织大扫除,让居民对社区内的道路、楼道、花园进行全面清扫,为打造美丽社区出一份力;5 月,邀请养生专家给居民讲解养生知识,用知识竞答的方式检验居民的学习成果,为打造健康社区奠定基础;中秋节举办猜灯谜活动,重阳节开展为老服务活动,11 月举办健步走活动,跨年之际还举办写福字活动……在怡然社区,依靠社会工作中的协调与管理方法策划并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居民有了更多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形成了良好的邻里关系,社区的凝聚力也进一步得到提升。活动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源来关注社区,并且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邻里节活动能彰显“五社”联动的合力:社会组织协助各社区设计和执行活动,志愿者现场协助并招募,社区文化队伍准备开幕式节目,辖区医院为居民开展义诊,非遗老师为居民表演变脸和制作糖人,物业对活动场地给予支持配合……社区治理需整合多种力量,撬动支点,“一中心七平台”是焕发合力的孵化器和催化剂,能将多方资源紧密结合,形成共治共享的社区发展新格局。”梨园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刘鑫告诉记者。
品牌引领 讲好社区治理故事
今年开始,梨园镇借助镇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梳理了在“一中心七平台”社会工作阵地孵化并凝结出的成功经验。一共提炼出 45 个服务案例,深化了像“聚沙成塔”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助成长,社区少年展风采”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益企爱”社区合伙人项目等一系列品牌服务案例,从而形成了一份对社会工作助力社区治理很有价值的参考。
青少年志愿者是志愿者的后备军,也是社会建设的新生力量。对于社区来说,培养更多青少年志愿者,一方面可以充实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年轻力量,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和公益奉献精神,还能带动更多家庭参与到社区事务中。颐瑞东里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了“志愿服务助成长,社区少年展风采”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接着在社区进行招募,从而成立了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并且通过培训、体验、服务等形式,持续提升了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与水平。
在“小小彩绘画,爱心大能量”巧手绘制活动中,孩子们创作了禁止楼道内堆物堆料、禁止电动车上楼等宣传彩绘画,为构建和谐社区而努力。
项目之后,青少年志愿者的沟通能力得以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也不断进步,并且在成长。通过“小手”牵引“大手”这一方式,使得社区凝聚了更多的居民力量。
刘鑫称,成功的社会工作案例能够给其他社区在治理策略方面提供清晰且可借鉴的范例,能让其他社区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社区服务,少走弯路;也能为其他社区在项目运作方面提供清晰且可借鉴的范例,能让其他社区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社区服务,少走弯路;还能为其他社区在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清晰且可借鉴的范例,能让其他社区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社区服务,少走弯路。下一步,梨园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除了要做强基础工作和做好品牌建设外,还将充分施展平台督导和指导的作用。它会坚持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秉持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理念,打破层级和行业的界限。并且会进一步挖掘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慈善资源等服务力量,以此来实现“一中心七平台”的专业资源联动,汇聚“五社”的力量,共同描绘基层治理的新画卷。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