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
孙明睿委员所提的《关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建议》(〔〕0291号)交给我局参与会办。经过认真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回复如下:
玉溪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这里立体气候特征非常明显。有四季如春的山区平坝。还有被称作“天然温室”的谷地。多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加快“两山”价值转化。打造康养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一、康养旅游产业产品开发情况
(一)温泉康养
一是加大温泉酒店的宣传力度。借助“玉溪文旅”公众号、“乐游玉溪”抖音号以及视频号。着力加大对已建成运营的温泉酒店的宣传力度。这些温泉酒店包括玉溪富康城铂尔曼酒店、玉溪半山常乐温泉酒店、元江栖霞山温泉花园酒店、玉溪汇龙温泉文化庄园、玉溪映月潭温泉、华宁象鼻温泉等。通过推出代金券等优惠活动吸引客流。以此提升玉溪温泉康养旅居地的品牌效应。二是推动已有项目实现提档升级与改造。华宁象鼻温泉完成提档升级改造,配备原生态森林温泉、精品民俗酒店、高端汤屋等设施。持续推进“华宁县通红甸华宁太极温泉二期”项目建设,开展老区提档升级改造工作,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三是积极策划并包装新项目。包装策划了“龙马山近郊休闲运动康养基地项目”。还策划了“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4A 景区提升改造)”建设项目。“小街森林温泉康养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正在进行招商引资。“热水塘森林温泉康养项目”也正在进行招商引资。
(二)体育康养
首先是推进体育与旅游融合。着重发展多种融合业态,像“全民健身与旅游结合”“体育赛事和旅游结合”“户外运动同旅游结合”等。大力发展各类运动,包括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马术运动。积极培育健身休闲市场主体。打造健身休闲方面的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围绕“三湖”、磨盘山等,加快推进矣旧帆船、星云湖高原水上运动中心、抚仙湖帆船体育旅游基地、新平磨盘山国际户外运动公园、绿汁江漂流、元江凤凰山滑翔伞、元江低海拔国家田径训练基地、元江低海拔国家自行车训练基地等国家级及省级体育旅游基地建设。二是引进一批体育赛事。抓住“三湖”“三山”区域营地建设先机。抓住“三湖”“三山”区域体育设施建设先机。构建山湖联动的空间布局。构建文体融合的空间布局。重点布局文化体育赛事活动。重点布局探险体育赛事活动。重点布局水滨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大区域合作力度。积极打造各类重点体育旅游赛事活动。比如体育文化节庆活动、龙马山自驾车营地、棋盘山汽车旅游营地、抚仙湖帆船及体育旅游基地、抚仙湖三百亩露营地、抚仙湖国际马拉松赛、抚仙湖自行车赛、磨豆山自驾车营地、樟木箐自驾车露营地、绿汁自驾车露营地、哀牢山秘境穿越、中国滑翔翼场地公开赛等。这些活动进一步对外展示了旅游体育形象。还推广了旅游体育产品。同时提高了知名度。三是做好项目建设。以哀牢山、磨盘山、龙马山、将军山、磨豆山绿汁江自驾车露营地为依托。以抚仙湖帆船及体育旅游基地为依托。以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以星云湖水上运动中心为依托。打造一批户外露营地。打造一批体育旅游基地。
(三)森林康养
新平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是4A级景区,也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景区有着丰富的生物景观资源。还有地文景观资源。也有水文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同样丰富。人文景观资源也具备。景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积极引入多种形式的康养业态。比如医养业态。还有观星业态。保健业态也在其中。度假业态也被引入。户外运动业态也积极引入。
(四)医疗健康
积极推动医养旅游融合发展。将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滇中南区域医疗中心、玉溪市中医医院、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澄江国际康养城、红塔区健康宜居城、元江滨江花果城项目建设作为重点。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引进并培育健康管理旅游企业。积极打造医养旅游产品。打造冬季避寒旅游产品。打造养老养生度假旅游产品。
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秉持以农为本的理念。深入挖掘乡村自然资源,像“绿水青山”。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加强对乡村古建筑的保护。加强对民宅的保护。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加强对古树的保护。在注重文旅开发与乡村原始风貌及周边环境协调一致时。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乡村旅游业态。打造乡村旅游线路。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一是全力打造特色旅游村。依靠山水生态、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特色种植等旅游资源。建成了以小湾民宿村、矣渡民宿村、幸福马房村等为代表的民宿集群。还建成了以戛洒旋涡、平寨、漠沙、南薅等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二是全力打造特色农庄。全市建成了农业观光体验、健康养生、商务会议、运动休闲这4类共18个农业庄园。其中12个被列入省级现代旅游农业庄园创建名录。玉溪庄园获得国家级旅游生态示范区称号。汇龙生态园等9家企业获得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称号。澄江县获得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三是全力打造乡村特色景区。着重推进位于乡村的 A 级旅游景区进行提档升级以及创建工作,以此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抚仙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让沿湖上万群众实现就业;禄充国家 4A 级景区使全村 2000 多群众投身旅游服务;红塔区映月潭、龙马山景区,新平哀牢山等景区带动众多农户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四是全力打造特色节庆。积极包装、提升玉溪米线节等20余项节庆活动。形成一批特色浓郁的民俗旅游文化娱乐产品。像花腰宴舞、哈尼棕扇舞、蒙古族敬酒歌等。有力拉动乡村旅游消费当前全市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还有省级旅游名镇5个、省级旅游名村14个。全市有40个A级景区。其中在乡村地域内的有35个。这带动了景区周边的餐饮、住宿。打造了2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有省级五星级民宿14家、丙级民宿10家。共有乡村新型文旅融合示范户101户。全市乡村旅游展现出持续且快速增长的态势。乡村旅游经营户数量超过5000户。直接从业人员数量超过3万人。在2022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1545.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2.86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11.25%
2023 年 6 月 28 日
(联系人及电话:王玲玲 )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