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大学 2024 年的本科招生工作顺利结束。学校在 2024 年面向全国一共录取了 3687 名各类普通本科新生。这些新生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 7 大学科门类。2024 年的生源质量达到了新的高度,理科类录取的最低分在全国院校中的排名比去年提高了 2 位。
在常年公布一本院校投档分数线的 29 个省份里,我校普通理科录取的最低分,在 17 个省份的排名超过了 2023 年,并且在 15 个省份超过了近三年;我校普通理科录取的最高分,在 13 个省份的排位超过了 2023 年,同时在 8 个省份超过了近三年。最高分排位比去年提升了 70 位;普通理科录取平均分排位在 21 个省高于 2023 年,其中 17 个省高于近三年,平均分排位比去年提升了 101 位。
普通理科生源位次平均占比与 2023 年整体相比有所提升。录取最低分生源位次平均占比在 11 个省份处于 3%以内,比 2023 年多了 2 个省;有 12 个省份的录取最低分生源位次平均占比在 3%-5%之间。录取最高分生源位次平均占比在 11 个省份达到 1%以内,17 个省份在 1%-3%之间,比 2023 年增加了 3 个省。
优质生源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言是重要的保障,同时也是学校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支撑。我校将“生源质量提升行动”纳入 2024 年党政工作的“8 个提升行动”以及“2 个倍增计划”中的 10 项重点工作里,并且科学地制定了工作方案,全校上下都在切实地推进各项工作。
01
高度重视,推进整体工作效能提升
学校党委给予高度重视。学校成立了常态化招生工作组。各学院的党委书记或院长被任命为各省招生宣传组的组长。其目的是为了实现 2024 年本科生源质量能够继续稳定增长。同时巩固生源质量提升行动所取得的成果。并且持续扩大中国农业大学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围绕着擦亮中国农业大学的“金字招牌”来开展相关工作。学校出台了《中国农业大学 2024 年本科招生重点工作》。
02
量质并重,优化招生宣传队伍建设
不断完善专业化招生宣传队伍,该队伍由校领导、教师、学生、校友四个层面组成。同时健全这一队伍。广泛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且深入地进行招生宣传工作,以确保招生宣传能够“落地有声”。
学校领导亲自参与。钟登华书记参与各类招生工作,他带队赴江西省于都中学开展生源基地校共建活动;孙其信校长也参与各类招生工作,他与河北省教育考试院进行本科招生工作交流座谈。林万龙副校长带领队伍走访了江西的多所中学,还走访了湖北、云南、山西等地的多所中学,并且在这些中学进行了招生宣讲;杜太生副校长带领队伍走访了山东的多所中学,同时进行了招生宣传活动。
扩充知名教授科普宣讲团。各学院挑选出热爱学校且熟悉学校情况的教职员工,这些教职员工要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责任心,以此组建招生宣传工作组,负责落实并完成所在负责区域的招生宣传工作。与此同时,在全校范围内邀请各学科领域的院士、国家级人才以及各级教学名师加入学校的知名教授科普宣讲团,为中学提供菜单式的科普讲座。樊胜根教授亲自为中学生开展科普讲座。
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学校层面,由本科生院来牵头开展“薪火相传”回访母校的活动,并且鼓励那些有能力、有担当的在校生参与到回访中学母校等招生宣传的活动中。首次选拔出了 32 位领航者,将他们组成分省特色小队,然后让这些小队对重点生源学校进行走访。2024 年寒假期间,有 690 支小队,队员是 1905 位在校生。他们回访了母校,走访了 29 个省市区的 755 所中学,开展了各类宣讲,宣讲场次超过 1200 场,受众超过 13 万人。
开启“学院+地方校友会”的结对模式。各省份的招生宣传工作组与当地的校友会借助这一结对模式,动员校友凭借地区资源的优势,去联系当地的教育部门以及重点中学,配合进行走访中学、进行科普宣讲、在驻地提供咨询等招生宣传工作,为招生宣传工作组提供了很大的支撑与保障。
为保障招生宣传能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提升宣传队伍的业务水平,招生办公室针对参与招生宣传的教师和同学,开展了各类政策及业务方面的培训、专业交流沙龙以及志愿填报指导等活动,共计 10 余场。2024 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由校团委和理学院承办。全校各个部门都积极给予配合,使得校内校外营造出了上下一心且积极进行宣传的招生宣传氛围。
03
强基固本,深化生源基地校建设
深入走访目标中学,并且回访生源基地校,持续保持常态化建设工作。各学院依据一线工作经验以及后期效果反馈,根据不同的地方情况制定生源基地校深耕方案。在能够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有规划地让生源基地校的规模得以扩大;把“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优质生源基地校、生源战略合作基地校”的分层建设网络进行完善。
增加学校与中学联络的频次和程度,构建起“前、中、后”三阶段的联络机制。前期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中期要开展个性化且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后期要对新生入校后进行追踪回访。
积极推动《中国农业大学助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树谷育人”行动方案》的落实。借助十大行动达成资源的开放共享目标,并且与全国各地的重点中学构建起全面的合作关系。
招生宣传活动的频次有所提升,覆盖面也得以扩大。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新增了近 200 所生源基地校。同时,我们走访了上千所中学。并且,参加了超过 2000 场各类招生宣传活动,有超过 5000 人次的教职工参与其中。
在各省(区、市)志愿填报期间,招生宣传组长依据各地的志愿填报时间,带领团队前往目标中学所在地级市开展驻地咨询工作。6 月 26 日推出了网上校园开放日活动,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视界客户端、学校官方视频号以及学校官方抖音号等平台的全网播放量超过了 100 万。借助网上校园开放日,带领考生和家长全面且多角度地对中国农业大学进行了解。
04
与时俱进,创新招生宣传手段
深入挖掘专业优势,加大资源投放力度。针对中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特点,对招生宣传材料的内容进行创新,通过全媒体的方式拓宽招生宣传的渠道。
制作《7 乘以 5 的答案》农学学科宣传视频,该视频立足新农科领域,由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公众号微言教育推送,获得了广泛好评和强烈反响。针对强基计划开展系列专项招生宣传工作,戴景瑞院士录制了祝福视频,同时还拍摄制作了《师说强基》特别篇,以此介绍学校强基计划的培养特色。此次直播全网播放量突破百万。针对学校的整体培养特色以及人才发展等状况,制作了 10 部《你想象不到的中国农业大学》创意短视频。还制作了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宣传撕图视频、《院长来了》系列短视频以及《中国农大给我无限可能》优秀校友系列视频等。联合了 B 站、抖音等中学生群体集中的媒体平台,进行正面导向性的宣传。发放了统一的招生宣传文字材料和宣传视频,以提升招生宣传的效果。推出了农小满智能 AI 问答,并且提供一站式报考咨询服务。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招生相关推送,今日头条也推出了招生相关推送,百度百家号推出了招生相关推送,视频号推出了招生相关推送,抖音号也推出了招生相关推送,这些新媒体平台推出的招生相关推送近 50 条,阅读量近 700 万。
05
科学探索,强化人才培养新型模式
利用本科人才大类培养改革的优势,去探索并建立 4 个双学士学位项目,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领域,逐步将学校拔尖人才培养的成果进行扩大。理科试验班采用新生选拔模式,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采用新生选拔模式,双学士学位项目也采用新生选拔模式。
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如强基计划、拔尖计划 2.0 等。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优质潜在生源提供更多发展机遇,提升我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
今天的中国农业大学
将继续保持农业优势学科
发展多种新兴学科
推进招生培养综合改革
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
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展
朝着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
世界一流大学目标阔步迈进
来源|本科生院
编辑|杨雨睿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