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简单说了一下涂色书的危害,妈妈们激烈的讨论起来。
“我买了好贵的涂色书,凭什么不能用?”
“孩子也挺喜欢涂色书的,没什么问题吧?”
“幼儿园老师一定要买涂色书怎么办?”
这些问题表明,有不少妈妈尚未意识到涂色书的危害程度之深。那么,今天就为妈妈们详细介绍一下,我们为何反对使用涂色书。
涂色书的前身是简笔画。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框定一个简单可行的方式。通过这个方式能让孩子“学会”画画。
中国学前教学研究会的副理事长屠美如,在她的专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提及道:
1860 年期间,日本为了发展军国主义后备力量,大量将简笔画运用到幼儿教学里,其目的是培养孩子服从的精神。
而现在的日本,早已经放弃了简笔画。
今天,中国把这个被淘汰上百年的东西 “发扬光大” 了。
简笔画只是提供一个套路,让孩子依照这个套路画画,这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设计出比简笔画更能禁锢思维的道具,那就是涂色书。它不仅给出套路,还帮孩子把套路都画好了,只需进行涂色操作,从而加强了威力,长久地对孩子们造成了残害。
具体而言,涂色书有什么危害呢?
主要有以下三点:
1. 涂色书摧残的不仅是孩子的创造力
2. 涂色书无法反应孩子的心灵世界
3. 影响孩子的审美能力
—涂色书摧残的不仅是孩子的创造力 —
涂色书规定了一个图像,明确了狗的样子和猫的样子。孩子完全无法自己去观察,也不能自己发挥想象。孩子在画面上能够做的仅仅是涂颜色,这极大地禁锢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进入“思维懒惰”的模式。也就是说,反正只要把颜色涂好,老师和爸爸妈妈就会表扬自己,那自己就不用再去思考别的了,只要乖乖地涂颜色就可以了。
这种方式非常省力,并且还能获得表扬,这也是很多孩子会喜欢涂色书的原因。
这种“思维懒惰”模式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思考。这样一来,不仅会禁锢孩子的创造力,还会对孩子未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的性格产生影响。
—涂色书无法反应孩子的心灵世界—
我们常说,绘画可充当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孩子由于语言能力欠缺,亦或是不愿意表达,许多话都被藏在了心里。而这些话唯有通过绘画才能够被观察到。
如果父母有一次不经意的举动伤害了孩子,他们或许自己没有察觉到。然而,当孩子画出一个哭脸的自己,或者画出其他比较奇怪的场景时,爸爸妈妈就能够及时发现这些情况,然后与孩子进行沟通,从而化解误会。
但是这种伤害过后,如果孩子只能面对一只喜羊羊涂色,那么无论怎样父母都不会发现这些问题。时间久了,这条沟通的桥梁就被截断了。
—影响孩子的审美能力 —
涂色书存在诸多危害。但凡对美育启蒙有所了解的良心出版社,都不会去出版这类图书。而那些由二三流出版社选图并出版的书籍,其画面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大量肢体僵硬、表情死板、印刷不良的图片出现在孩子面前。
孩子把这些图片填涂完了,父母和老师还会夸赞孩子“画得真好”。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就会使孩子的审美能力比不上正常孩子的水平。
以上提到的创造力、思维模式、沟通桥梁以及审美力,都需在小时候就奠定良好基础。倘若童年遭受摧残,那么在长大后想要恢复是极为困难的。
如果幼儿园的老师执意要孩子进行填色活动,那么请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这种行为能够让老师省去不少精力,然而却会对一个班的孩子造成伤害。
有些老师很强势,有些老师限于能力确实不会其他教育方式。于是,我们为妈妈们找来一些折中的办法,希望能保护孩子们不受涂色书的影响。
以下展示的所有图片均为意小外老师的作品,这些图片并非儿童画,不能当作孩子的绘画标准来使用,只是供妈妈们参考的。
—打破“墙壁”—
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涂色书规定孩子涂的颜色需在勾线之内,然而,我们可以去鼓励孩子突破这一限制,让他们把颜色涂到勾线的外面去。
— 创意涂色 —
谁说颜色必须是以平整的方式进行涂抹呢?我们可以通过转动来涂抹,可以通过跳跃来涂抹,可以通过点触来涂抹,能够涂抹出各种各样的花样。
比如这本涂色书,有一条简单的鱼,左边还给出了涂色范例。
为什么必须这么涂呢?我们可以给鱼画上鱼鳞。
除了简单的鱼鳞,还可以画更丰富的装饰鱼鳞。
鱼身上除了有鱼鳞之外,难道就不能有其他东西吗?我们是可以画出这样的卷卷花纹的。
甚至,我们可以给他画上豹纹、长颈鹿纹。
或者斑马纹、老虎条纹。
还记得《龙猫》里面的那只猫巴士吗?
既然有猫巴士,为什么不能有鱼潜艇呢?
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孩子,他们已经能够精细地控制笔的力度了,那么我们还可以尝试去涂出那种渐变的效果。
如果是蜡笔、彩色铅笔,技巧是下笔越轻,颜色越淡。
如果是颜料的话,首先画出最深的那种颜色。接着,分次向颜料中添加水,水加得越多,颜色就会越淡。
还可以把上面的各种方法结合起来。
不要小瞧这些各种各样的涂色方法,每一种涂色方法对孩子的想象力是一种考验,对孩子的精细运动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添加内容—
除了在内部增加细节,我们还可以画面外部添加很多内容。
比如上次说过的这个太阳。
我们能够向孩子介绍宇宙百科知识,同时也可以带着孩子画整个宇宙。
如果孩子愿意,那么就可以一直增添内容。比如宇宙飞船、外星人、宇宙怪物等等。这种玩法永远都不会嫌多,应当鼓励孩子一直画下去。
—改变主题—
既然已经打破了墙壁并且添加了内容,那为何不再大胆些呢?为何不让涂色书原有的主题都发生改变呢?
比如上面的太阳可以变成章鱼国王、可以变成摩天轮。
再来一个例子,这个直升机,看看可以改造成什么?
可以变成鲸鱼。
大胆一些,去突破,能变成如同带着竹蜻蜓般飞起来的鼹鼠——它看起来有些恐高,脑袋都被转晕了。
这样一来,原本枯燥乏味的涂色书,它对孩子是有危害的,然而现在也变得有了一些教育意义。
涂色书对孩子危害很大。我们期望孩子们能够远离这类书籍,不能让不良商贩凭借这些书籍来谋取利益。
如果我们不得不面对涂色书,那么妈妈们不必太过焦虑。妈妈们不妨试试一些突破性的玩法,这样对孩子的综合能力也能有很大的提升。
画画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总是难以完全地天马行空,难以完全地放飞自我。在一些令人无奈的限制当中,迸发出来的想象力,或许会更加动人。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