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专业测试时,每次去欧洲都会被满大街的某种车型吸引。这种车型既具备轿车良好的操控性,又能提供超大储物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文化差异等各种因素,它无法被国内消费者接受。好在这些年,随着 80 后乃至 90 后逐渐成为主流消费群体,这些见多识广的年轻人对“瓦罐”的接受度明显比老一辈高很多。厂家们开始有了行动的迹象。新款旅行车的国产事宜被提上了日程。
我的同事曹昊旻此前已对国产明锐旅行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静态体验。另一位同事洪冰清也已对该车做过详细的试驾。所以,这两部分内容在今天的文章里就不再进行详细说明了,只会针对一些重要部分作简单回顾。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静态体验》和《》来查看之前的文章内容。
简单的静态部分回顾
今天我们测试的是明锐旅行版 280 旗舰版,它是车系中的顶配,售价为 17.49 万元。然而,整个明锐旅行版车系的起售价并非这么高。该车型系根据动力系统的差异,分为了 1.6L 手动挡、1.2TSI 版本的高低配以及 1.4TSI 版本的高低配。其中,最便宜的车型指导价是 12.49 万元。
明锐 2018款 旅行车 DSG旗舰版
厂商指导价
17.49万
此次中期改款后的明锐与此前相比,最大差异在于引入了分体式大灯。明锐旅行车是新款明锐车系的一个分支,自然延续了这一设计风格。在其他方面,国产明锐旅行版的外观与其他版本有细微差异,原因是其基本上沿用了海外明锐的跨界包围,所以看起来比三厢版拥有更丰富的细节,也可以理解为更加“野性”。
从后 45°这个角度看旅行车最为合适。在这个角度下,能看到明锐旅行车那迷人的车尾线条。对于热爱旅行车的朋友而言,这种造型几乎是无法被取代的。它既塑造了尾部饱满的曲线,又为后备厢拥有更大的储物空间创造了可能。明锐旅行版的车尾采用的是海外市场明锐家族的设计元素,这样显得更原汁原味。国产三厢版明锐的车尾则实际上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改进,其造型更贴近速派。
内饰风格较为大众,其简洁程度甚至超过了“大众”品牌。然而,在做工用料方面却毫不含糊。三辐方向盘的手感极佳,中控台以及车门板的上端均采用了搪塑工艺,同时还有斯柯达标志性的白/绿双色仪表盘。车内整体呈现出的风格是大家所熟悉的,这也是大众旗下产品多年来一直保持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中间有一个 9 英寸的触控大屏。这款主机在官网以及官方配置表上都被称作“上汽大众原厂精品附件”。它将会以全系标准配置的身份出现在明锐车系的所有车型中。从购买中低配车型的消费者角度而言,这套系统具备多项功能。它提供了安卓手机映射功能,还具备 GPS 和北斗双模导航功能,并且能够通过原车 CAN 总线协议查看车辆参数。在实用性方面,是值得予以肯定的。对于购买高配车型的用户群来说,我们觉得这套系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比不上大众的第二代 MIB 系统,而且大众第二代 MIB 系统还具备一些功能。如果能给客户提供更多一种选择,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肯定会更好。
这套系统单说的话,首先从功能方面来看,它带有 9 英寸的触控大屏。它采用的是定制版的安卓系统。并且拥有图吧导航、搜狗输入法等内置程序。安全策略存在限制,这导致用户自行安装的软件数量受限。目前,只有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车机版以及 音乐等个别软件可以添加。并且,这些软件的下载以及在线导航、听音乐等操作,需要通过 wifi 来共享手机端流量。因此,在易用性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另外在硬件方面,屏幕存在严重反光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其色彩不是很艳丽,界面设计也不够细致,显得较为粗犷。尤其是与原厂 MIB 系统进行比较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作为“原厂精品附件”,在细节方面确实需要更加留意。此外,在安装了第三方的导航系统之后,比如“百度地图”。实际运行起来的情况并不太好,不是很流畅。由此可见,这台机头的硬件配置可能不是很高。将来能否通过优化系统来提高软件运行效率,还需要持续观察。
主驾驶座椅有三组记忆。前排座椅具备加热功能。座椅本身的舒适性较好。座椅两侧支撑位置有材质衬托。后排座椅提供了中间头枕。实际驾驶时未出现遮挡后风挡视线的情况。这狠狠讽刺了某些厂家以该情况为借口而减配后排中间头枕的做法。
后备厢很大,其实用性比三厢版轿车高很多。同级别同价位的车型,很少有能和它相抗衡的。有些朋友认为它空间更大,我个人一直认为这是个错误的观点。事实证明,除了某些情况外,旅行车的载物空间通常比同级别的轿车和 SUV 都要大得多。同时,这款顶配车型配备了电动后备厢开启功能,这提升了一些档次感和易用性。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