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样的一档综艺呢?让弹幕不约而同地飘起了“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一档什么样的综艺,走到了第八年,却依然在粉丝心中是“天花板”呢?
它,就是那档 B 站知名的年更综艺《非正式会谈》,终于再度归来,要陪伴观众朋友们一起吃饭啦。
《非正》从 2015 年第一季开始播出,一直到现在。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八年,这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这个冬天,那档节目终于回来了。节目找了一堆老外来唠嗑。每周四中午会准时更新。节目能与观众们再续前缘。
许多观众认为,《非正》就如同一年才见一次的老友记。它陪伴着观众度过了无数的早午晚餐时光,同时也见证了观众们彼此的成长。
那么新一季的《非正》,又讲了些什么故事?
真·老友回归
这季《非正》,从录制开始便给了不少老粉惊喜。
原因在于,这一季有好几位老友回归。
老朋友钟逸伦已经四年未见了,此次他带着新的感悟以及一大堆 PPT 再次与大家相聚。
回想当初,钟逸伦在 3.5 季刚来到节目之际。那时的他,还是一名正在探索自己音乐梦想的留学生。明明在伦敦能够拥有很好的工作机会,然而,他却毅然选择来到异国他乡去闯荡。
他第一次登场的时候,与吴雨翔、夏波波一起组成了“Boys”,并且演唱了一首《My Love》。由于他拥有出众的外表以及嗓音,所以钟逸伦成为了《非正》表演环节中经常出现的人物。
起初,他凭借做金融工作所赚取的钱财来供养自己的音乐事业。他需要在两个大洲之间往返奔波,过着一种兼具两种生活状态的日子。
如今,辞去金融工作的钟逸伦,已经是一个“背包客”了。
他行走了长达半年的时间,在各个大洲的自然风光中穿梭。他爬上了乞力马扎罗山,又穿过了撒哈拉沙漠。并且在这趟旅途中,他长出了满脸的大胡子。
同样回归的还有日本代表一之濑。
2018 年的时候,一之濑刚开始参加《非正》的第四季。在新代表出场进行表演的这个环节里,他头上戴着羊角,然后演唱了一首《大家一起喜羊羊》。
唱得不能说有多好,但是实实在在地把在场的各位代表给萌到了,全场都大声呼喊“可爱”。
几年前首次登场,他是“来自日本的哔哩哔哩生活区 UP 主,当时 22 岁,是巨蟹座”。到了第八季,一之濑已 28 岁,大左和杨迪都感叹时间过得很快。
但一之濑觉得自己还小:“28岁换成猫的话,也就两岁半。”
另一位从第一季开始就参与的代表是伊朗的华波波,他强势回归。同时,还有同样来自伊朗的新代表娜菲菲,他们一起为大家呈现出一个更为生动立体的伊朗。
华波波和功必扬可以说是《非正》系列的活化石了。
我们在八年的时间里见证了“外国队长”功必扬从大学生成长为如今的成熟模样。华波波一开始就比较活泼,到现在依然能带来不少笑料。他在中间的几季里与天乐、唐小强组成了“垚组合”,这成为了一段有期限的回忆。
有老友回归,也有我们不愿回想起的,别离的消息。
今年 2 月,我们极为喜爱的唐大哥,也就是土耳其代表唐小强,在土耳其地震中不幸离世。这场灾难毫无情面可言,众多观众无法接受这一事实,纷纷流下泪水,同时也回忆起他曾经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鼓舞。
2018 年,在寒风刺骨的 2 月。韩国代表金韩一突发疾病离开了我们。属于《非正》的那个角落永远空出了一块。
第八季开始之时,大左对那些无法再陪伴我们的“星星”朋友们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与爱。他说:“他们会在我们心中一直闪耀发光,并且从未离开过。我们会永远想念他们。”
《非正》的代表成员们或许会有来来去去的情况,然而这种陪伴以及关怀始终都存在着。
《非正》,想认真讨论一些事
《非正》面对大部分问题时的态度若用两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理性,并且是开放的。
《非正》请来了世界各地众多代表。这些代表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他们的文化背景也存在差异。并且职业方面也有很大不同。面对这些问题,他们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
节目中,“全球文化相对论”板块的作用是交流各国文化差异。在这个板块中,代表们常常会分享一些令人惊叹的各国文化现象。
“提案环节”则是根据提案场景辩论,大家各抒己见、交流看法。
许多人会将“提案环节”视为《非正》的灵魂。
这个板块常常是代表们进行激烈辩论的场所,时常能出现“舌战群儒”那样的精彩场面。随着辩论不断深入,观众会发现,这里展现出了不同的价值观。
《非正》一直秉持的理念是,节目组有胆量去问,代表们有勇气去说,主席团有能力去总结。
他们提出的问题贴近年轻人生活,且有值得发散延伸的空间,涉及教育方面,涉及家庭方面,涉及性别方面,涉及经济方面,涉及时事方面等等,可谓包罗万象。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有观众相伴。他们提出的提案涉及学习、友情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这些提案涵盖了从情感生活到初入职场的各个领域。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这些提案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思考。
他们想用一种有趣的方式,认真地去讨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第二期的提案,讨论的就是“搭子文化”。
年轻人间流行搭子现象,节目组对此提问:找搭子是否属于一种情感降级呢?
来自伊朗的娜菲菲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她觉得,自媒体在发展,这使得人们原本就渐渐失去了与朋友深交的动力。找搭子会让人们觉得“没有朋友也没关系”。时间久了,这类情感需求就会慢慢消失,进而引发更多的情感危机。
有代表认为这并非友情的降级,而是兴趣的升级。喀麦隆的沙力觉得,搭子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能够在特定的社交需求方面增添乐趣。
我们应当允许所有的事情发生。找搭子是一种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建立新的好朋友关系。具体的情况还是要依据后续的发展来确定。
顾思达来自挪威,在这个问题上,他一改平时慢节奏的作风,表现出很强的表达欲。
他觉得在人际交往里强调效率这件事是很不人性化的。找搭子这种行为,就好像是友情出现了降级的情况。
萨沙认为,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不会被重视和珍惜。当你能够轻松获得一些人际关系时,这种人际关系往往会变得更加冷漠。
而钟逸伦点出了他们之间角度的不同。
钟逸伦觉得搭子并非替代友情,而是替代那种更为陌生的关系。他认为搭子填补了朋友与陌生人之间的模糊区域。
弹幕里的风向会随着代表们的表达而发生改变。每一个人的观点都很有说服力,每一个人的角度也都很有说服力。
各种观点相互激荡,弹幕纷纷表达看法,积极的交流氛围营造出了自由表达的场所。
到这时,主席团就会进一步做出总结。
陈铭老师指出,搭子是一种具有功利性的关系。它是目的导向的,属于“垂直领域的弱亲密关系”。
一方面,情绪价值和情绪义务存在对应关系。这时刻在提醒人们,只有清楚知晓自己的情感需求,才能够使期待与现实达成平衡。
但大左也告诉大家,这只是一份建议,具体还是要看实际的相处。
这是《非正》的一种表达习惯。代表和主席团所表达的所有观点,都属于与你不同的另一个独立个体的想法。并且这些观点只是为观众提供了部分参考。
《非正》透过一种文化现象,与观众一同看到了现代人情感需求的变化,并且以平视、开放的态度对这种新时代的新需求进行探讨。
他们一直以来都在坚持“多元”的概念,也一直都在践行“包容”的概念。这些都是他们始终在做的事情。
与观众共同成长
《非正》凭借其独特的视角以及过硬的质量,多次获得了奖项提名。并且在第四季的时候,还获得了金塔奖“2016 年度大学生喜爱的综艺节目”这一奖项。
《非正》能陪伴观众成长,为大学生等年轻群体提供了解世界的渠道,所以它成为了无数人青春里的老友,这体现了节目组与观众们共同的成长。
比如节目的录影棚和舞美、后期。
昏暗的那间录影棚,有着紧张的面部打光。落灰的会议桌,背景板一看就预算有限。它承载了最开始几年的坚持,那是节目组与观众们艰难的起步。
如今,打光十分明亮,舞美装饰具有现代工业风格,片头很是精致,嘉宾妆造也很精致,这些都让爱非们深受感动。
在此基础上,《非正》的表达保持着犀利的特点,交流也保持着坦诚的状态。并且,节目游戏的奖品依旧是 100 元的地铁卡,互动环节的道具依旧像是随手在后台拿取的。
有的地方在不断发展进步,而有的地方却一直秉持着一种节约的理念,能省就省,也许这就意味着钱都用在了关键之处。
即便如此,各位代表仍会为那 100 元地铁卡的有限奖励而竭尽全力。各位代表会为这有限的 100 元地铁卡奖励拼尽自己的全力。各位代表会全力去争取那 100 元地铁卡的有限奖励。
代表们也在成长,他们与观众一同长大,在这几年间经历了诸多自己人生的重要阶段。
前几季的代表,像来自埃及的穆小龙,他从单身状态步入了组建家庭的阶段,还拥有了自己的小孩,生活过得幸福且美满。之后,他也回到了节目中,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新感受。
钱多多创造了很多经典老梗,如今在弹幕上常常能飘过他的那句经典发言:“快乐是自己给的。”
他回到了尼日利亚。他盖好了自己的房子。他和妻子孩子们一起进入了人生的下一阶段。
在这些道路上,他们有的处于迷茫状态,有的存在犹豫情绪。然而,他们都坚定不移地朝着前方迈进,实际上与我们这些观众并没有什么差别。
萨沙在第三季刚来节目时保持着俄罗斯人的冷酷。之后在节目组的改造作用下,他逐渐开始放飞自我,会开自己“臭脚丫子玩笑”,并且也不再抗拒粉色。
这几年里,他从东北来到了上海求学。他的口音依然保持着,那一口大碴子味儿丝毫没有改变。
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业,他尝试了诸多不同的道路。他走过偶像路线,还发过歌。他卖俄罗斯巧克力,一直卖到现在。聊起直播带货时,他也颇有心得。这些经历都成为了节目素材。
阿雷最早在第六季来到《非正》。那时的他还是一名留学生,嘴里说着一嘴北京腔。
后来开始逐步践行“京城贵妇”的设定,成为了“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里的雷妃,对《甄嬛传》文化进行传播,有些甄学的梗甚至比中国人运用得还娴熟。
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事业方向,在学习时尚相关专业的过程中,还探索了中国的不同城市。他去看了亚运会,这件事还登上了热搜第一,并且他逢人就会说起这件事。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