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咖加用户:内燃茶馆
2023 年春节前夕,第一场雪降临在塞北大地上。一辆冈比亚红色的桑塔纳在内蒙古的茫茫雪原中穿行,这使得时光仿佛回到了桑塔纳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那个时期。每次换挡时的机械质感,以及 1.8 升八气门引擎运转的声音,都仿佛是时代在发出召唤。
在桑塔纳最为活跃的时期,祖国当时的高速路网不像现今这般完善。那时去往各处,常常需要在国道上进行长途奔袭。时代不断变迁,如今驾驶桑塔纳进行长途跋涉以及通过国道进行长途旅行这两种行为,都很少有人去实施了。旅行的意义在于体验。为了感受那个时代的脉络,我在大同购买了一辆桑塔纳小汽车。接着,我一路向北行驶,抵达中蒙边境后又往东南方向折返。途中经过张家口和北京,最后返回山东。就这样,我与桑塔纳一起完成了一次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国道之旅。
驾驶桑塔纳进行旅行是令人怀念的,所以写些流水账来做纪念。这次旅行的大部分区域,在近代的历史中都属于察哈尔省,那么也可以把这次旅程称作“与桑塔纳小汽车的察哈尔省自驾之旅”。
A321 型飞机穿过郑州后,不久便能看到黄河在大地上东流。略向西北折去几分钟,中原大地的无垠平原告一段落。此时,焦作境内的南太行山在视野中拔地而起。从城市到黄河,再目睹眼前刚劲的太行出现,这一切都在十几分钟内完成。地理意义上的界线和地貌变幻十分迷人。随后的地貌以丘陵和沟壑的形式呈现,呈现出表里山河的景象,意味着进入山西了。
大同没有直飞航班,所以在落地太原后需要坐车前往大同。我已经多次来到山西,不过在隆冬时节还是第一次。沿着二广高速一直向北行驶,路边的色彩非常稀少。河流被冰层封存起来,田间有烧荒的火苗在涌动,工厂的烟囱冒着烟,远处是太行向西延伸出去的余脉。或许是因为看多了山西的电影,所以感觉冬天的山西增添了几分电影的氛围。也有可能是刚从广州飞到北方,看到这种迅猛的景象变幻而产生的感受。
这次来山西主要是为了购买桑塔纳,这便促成了一次旅行。至于为什么要买桑塔纳,其实没什么可谈的价值。有人或许会称这款车为工业垃圾,但在我看来,普通型桑塔纳小汽车是值得珍藏的。我相信每个北方人的记忆里都有那样一台桑塔纳,可能是自家的,可能是二叔三舅的,也可能是出租车教练车。太阳晒过之后,车内会有一股独特的塑料味道。这股味道瞬间就能唤起隔着时光的回忆。
桑塔纳在中国生产了三十年。它对我国现代汽车工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真正做到了在祖国大江南北都有分布。记得在零几年的时候,满街都是桑塔纳。那时候坐这车,觉得它破破的,还挺嫌弃的。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桑塔纳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在稍大点的城市,很少能见到这车,大部分见到的也是比较残破的状态,而被悉心养护的桑塔纳则很少。
设计年代在那呢,去探讨这种车的性能怎么样是没意义的,它是一台能带你回到过去的时光机器。因为那位山西的导演,冈比亚红的桑塔纳更让我喜欢,买这辆车也算是对电影周边的支持。考虑到细节方面的差异和生产工艺的不同,05 年及之前的桑塔纳更适合拿来把玩。后期的车型把油门改成了电子的,字标位置也重新进行了排列,和记忆中的桑塔纳不太一样。
机缘巧合之下,在大同找到了一台 2005 年生产的冈比亚红桑塔纳轿车。这台轿车是低配的,没有配备中控锁、电动车窗、ABS、安全气囊、后排安全带和转向助力这些配置。而且它的车身有大面积原漆,车况相当良好。晋北地区干旱的气候使得它的身躯没有什么锈迹,这正符合我的要求。
我来到了大同这座北方古城,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我要在这里迎接一台上海轿车,这台轿车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上次来大同是在 2015 年。当时是坐着绿皮车到达这里的。那时候整个大同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到处尘土飞扬。不过,那时已经有了如今古城的最初模样。和现在不一样的是,2015 年城墙内的大同老城区还没有被全部拆除,依然有很多百姓居住在这里。这里有五块钱一碗的削面馆子,能够在老城当中去寻觅这座晋北古城的气质。那时的大同老城非常残破,有许多巷子是那种非铺装的路面。很多民国风格的老宅子都东倒西歪的,然而百姓的生活气息却充满了活力。
八年过去,到了 2023 年,大同古城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一圈城墙完整地修建起来了,城内新修建了许多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勾勒出曾经的大同模样。然而,老巷子却消失不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色彩极为丰富,古建数量众多。遗憾的是,城内的古建很大一部分没能留存到这个世纪,像具有代表性的四牌楼和代王府都是新修建的。不可否认前任地方领导在大同规划方面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从能源向旅游的转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今的古城显得流光溢彩,只是少了一些曾经的那种市井气息。
在大同停留了两天。首先前往修理厂,给桑塔纳进行了基础整备,以此为接下来的两千多公里行程做准备。这辆有着 18 年车龄的老车,刚到手就处于寒冬的塞北旷野中要挑战长途行驶,所以必须做好检查和整备工作。幸运的是,桑塔纳的结构较为简单,维修也比较方便,任何问题都能轻易被发现,只要做好检查工作,基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检查后发现这台车需维护的地方较少,均为正常保养项目。更换了美孚速霸 2000 的机油、福斯的防冻液、盖茨的正时皮带套件,还有两根副厂的附件皮带。刹车系统、水路、火花塞和底盘系统经检查均无问题,轮胎是四条成色不错的韩泰。随后整备完毕,连工带料花费六百元。空调坏了,但是冬天也用不到,夏天再说就是了。
值得一提的是,桑塔纳的保有量逐渐减少。当年配件随处可买的情形已不再有。像这台普桑,两个散热风扇中,一个是靠电机驱动的,另一个则是靠皮带传动的(06 年改款的电子油门车型没有此设计)。修理厂老板询问了几家配件商,才找到一根这根皮带的陈年库存货。
整备和提档工作完成后,旅程便正式拉开帷幕。那座经过推平重建的古城,对我而言并没有强烈的深入探访的欲望。因为古城内的几处值得逛的地方,在几年前我就已经去过了。所以,我决定出城前往浑源县的悬空寺游玩一番,一来一回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也算是给桑塔纳来了一次小测试。2015 年从恒山下来后,乘坐夏利出租车返回浑源县城。途中路过悬空寺,由于要赶火车,所以没有进入悬空寺进行登临造访,只是在路边看了一眼。这次特意来到悬空寺,弥补了之前的遗憾。
驾驶着桑塔纳开始一路向南行驶,地势逐渐地升高了,接着就进入了山区。第一次驾驶这辆车驶出城市几十公里,与它进行沟通时的感觉是很复杂的。由于清楚它的设计年代和生产工艺,尽管车况很不错,但还是会担心这样一台老旧的车会发脾气。另外,这辆车的驾驶体验存在一些出乎预料的地方。尽管它年代久远,然而人机工学方面的体验却很好,在驾驶方面也很容易上手。笔者之前那台电子油门老捷达坐着不舒服,且油门逻辑需要人去适应车。而桑塔纳在山路上能让人怡然自得地享受着落后型汽车所带来的欢乐。
鲜卑人的北魏王朝把都城定在了平城,即如今的大同。可能是因为游牧民族对宗教怀有向往,也可能是动荡时代百姓有着精神追求,佛教在这个时期从上层到下层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悬空寺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之一。这座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榫卯结构建筑极为精妙,它悬挂在恒山脚下的峭壁之上,很少有寺庙能在建筑层面给人带来如此强烈的艺术气息。
大同到浑源往返,桑塔纳首次可靠性测试顺利通过。次日从大同启程,在前往内蒙古方向的途中首先参观了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如同悬空寺,都是北魏王朝佛教盛行的产物,是在官方支持下修建而成的。云冈石窟昔日的艺术成就极高,然而如今的旅游发展好像落在了敦煌和洛阳之后。对于博物馆爱好者而言,在云冈的观赏体验非常好。普通游客只能参观 8 个洞窟,而云冈石窟则不同,全部洞窟都能随意参观。在洞内,人们可以慢慢欣赏一千五百多年前匠人的笔触。笔者的文采有限,难以用文字准确形容仰望几个大窟造像后的震撼之感,只能说这次云冈之行没有白来。
告别云冈后,朝着新荣方向前行,朝着晋蒙边界驶去。晋北一带早年的支柱产业是煤炭,公路两侧除了有黄土和丘陵的景致外,还能看到许多煤炭工业繁荣过后留下的遗迹。残破的路牌指向某个矿区,路边不时能见到倒闭的货车修理铺以及餐馆。车轮从陈旧开裂的沥青上驶过,在方向盘上能感受到公路历经岁月洗礼后的模样。
驾驶着桑塔纳在晋北的公路上行驶,我对这台车的驾驶体验越来越满意。老式 8 气门有着优秀的低扭表现,“小五速”变速箱的齿比也很不错,所以这车的动力并不差。拉线油门的响应令人满意,使得中低速表现十分畅快,降挡补油也更加悠然。有时候在面临超车加速需要动力时会感到匮乏,但因为这是一辆美丽的桑塔纳,漫长的等待也变得有意义了。
新荣往丰镇方向的省道现在车不多。过了不久的新荣,在路边可以看到零星的明长城烽火台。冬日北方的下午,清澈且温暖的阳光在夯土上闪烁着,回想起多少年前,过了这里就算是出塞了,要去往比北方还要更北的地方。
晚上,我到达了当日的目的地。我经察哈尔右翼前旗,抵达了乌兰察布首府集宁。2015 年我曾来过这里,那次是夏天。绿皮车在黄昏斜阳时分行驶在内蒙古境内的高原上,高原上的太阳格外刺眼,阳光从车窗外射满了整节车厢。餐车上有颠勺炒菜的师傅。隔壁桌坐着几个喝白酒的大叔。窗外的景致随着列车的行进慢慢变绿,内蒙古的地貌伴随着黄昏逐渐呈现。这次造访的交通工具有所不同,但又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呼应。
在集宁,当地朋友带着我们吃了羊肉烧麦。接着,我们去了郊外的冰湖,感受到了内蒙古冬日的寒风。捷达在前方引路,桑塔纳则跟在后面吃着尘土。把车开到湖上后,远处有人放开天雷,炮音打破了宁静,喧嚣与冰湖上的一抹红相互映衬,恰到好处。
从集宁再次出发,在内蒙古的旷野之中,有一条 208 国道。沿着这条国道一直向北前行,就能够抵达位于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尽管如今高速已经可以通行了,然而驾驶着桑塔纳,自然还是要选择国道。这台车子似乎有着一种特别的魔力,能够让人放慢脚步,去感受路上的美好。
察右后旗的火山群被绕进来看了看。这里靠近京畿,夏天时是热门旅游地,然而到了寒冷的冬日,就变成了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将桑塔纳停在道路起伏的高处,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荒芜的景象。
继续向北行进,昔日十分繁荣的国道现在变得萧条了。车窗的两侧在另一个季节本应是广阔无垠的草原,越往北方走,色彩会越发鲜艳饱和,而冬日则会越发显得荒芜。桑塔纳车一直向前行驶,前往比华北更靠北的地方去编织浪漫。从集宁到二连浩特的三百多公里的国道是值得跑一趟的。内蒙古高原的风貌可以尽收眼底,并且每隔几十公里也不会缺少能够进行补给的苏木。
路上能见到原野和牧民居住的地方,还能见到藏传佛教的寺庙,那就是完满贝乐寺。
抵达二连浩特后,还没下车,就已经能隔着玻璃感受到高纬度的寒冷了。二连浩特是边贸城市的典型代表,它与蒙古的扎门乌德接壤,边境贸易和矿产资源是其经济支柱。1 月时,由于某些原因,关口尚未开放,整个城市仍笼罩在三年以来的大萧条氛围中,到处都呈现出民不聊生的景象。商贸城里有很多做汽配、农机生意的铺面。从其主营内容可以明显看出,这些铺面基本都是面向蒙古国人民的。例如,在二连浩特能够找到专营丰田普锐斯配件的商家。
在二连停留的那一天,我们品尝了蒙餐。接着在城里四处逛了逛,之后又前往城外观看了骆驼。那时,四周的氛围显得十分萧条,到处都呈现出一副人烟稀少的景象。傍晚时分,我们开车前往边境线附近燃放了烟花,天气虽然寒冷,但是烟花非常美丽,我们不知道边境线那边的牧民是否能够看到。
告别边境的那天,拉开酒店房间的窗帘,发现边陲小城被白雪覆盖,桑塔纳上也布满了雪花。走到室外,气温达到零下二十多度,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原本以为这把冷启动会有些困难,然而没想到桑塔纳一下子就启动了,德国车的启动马达确实很有力。
这天的计划是要赶到化德县,化德县与河北接壤,距离有近 300 公里。看到漫天雪花在飞舞,想到自己开的是没有 ABS 的桑塔纳,心里就有点害怕。跑了几家修车铺,想购买防滑链,是为了避免在路上雪变大而被困,然而竟然没有买到。没办法,只能开始启程,这也算是沉浸式地体验了 90 年代冒雪赶路的一天。
南下到达苏尼特右旗,接着向东南方向转向 208 省道赛都线。赛罕塔拉(苏尼特右旗驻地)一直到商都,在这条路上的风景以及驾驶体验,在本次旅行中是最为令人难以忘怀的。大雪、冬日的草原以及桑塔纳,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窄且笔直的公路一直绵延向远方。两侧是无际的草原,草原被白色所覆盖。牛马为了取暖,都站成了一条直线。牧民的房子孤独地伫立在白色的草原中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路边还见到了一个叫布图木吉的废弃村子,“布图木吉”在蒙语中是“成就”的意思。如今这里已经无人居住,雪天让这里的氛围更加孤单。放眼望去,只有桑塔纳和我们二人在移动。
那天驾驶桑塔纳是幸福的。外面天气十分寒冷,而桑塔纳那靠谱的暖气让人感觉格外舒适。在游客稀少的季节来到游客稀少的地方,翻过一个山坡后,远处依然是一望无际的茫茫雪原,并且一直这样往复着。在不追求赶路效率的时刻,与桑塔纳一起慢下来,去感受草原腹地的大雪和驾驶的美妙,在这样的天气下,漫射光使那历久弥新的红色车漆显得更加耀眼。
傍晚时分抵达了化德,化德是此行在内蒙古境内的最后一站,也是一个蒙汉文化交融的地方。恰好大学同学带着女朋友出来自驾,看到彼此相距不远,于是两车四人就在化德这个陌生的小城相聚了。在县城郊外,夜幕降临之前,一辆全新的森林人驶上了山坡,一辆挺新的桑塔纳虽然没有四驱,但也顺利地上去了。这两台车都没有挂蓝牌,竟然在这个陌生的小城同时出现了。天黑之后,放了一些在路上购买的价格低廉的烟花。烟花绽放之时,照亮了大地以及我们。在四周,看不到人的踪迹和灯火的光亮。这便是属于冬日内蒙古的浪漫。
在蒙餐馆子里尽情享用美食之后,接着去了附近的酒馆稍作停留。大家能够在这样一个小城相聚,真的很神奇。畅快地饮酒之后,便步行返回酒店。深夜的县城道路上行人稀少,白天的雪落在路上,被过往的车辆碾压得坚实了,此刻,只有那充满北方气息的商店灯光和小区供暖的锅炉汽是唯一的温暖。
早上吃了羊肉包子,还喝了奶茶。然后告别了斯巴鲁,从从化德出发。随着年味儿越来越浓,路边有许多百姓在摆摊售卖各式各样的年货,这与晚上的气息有着很大的不同。出城之后,车子向着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地带驶去。还没有驶出自治区,地貌就开始发生变化,平缓的内蒙古高原逐渐消失不见,农田和树木开始增多起来,这里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分界线。
过了张北之后,大概处于燕山山脉的西缘位置。从县城往南走不远,就开始上山了。翻过那座山后,随着海拔逐渐降低,道路也慢慢变得平缓起来,在国道的两侧,开始有大量的平房出现了。
膳房堡乡以南近十公里处,国道两侧分布着许多路边饭店,数量至少有大几十家。这些饭店大多看起来已经歇业多年,挂着出租出售的标识。路上还能看到荒废的加油站以及带有老式招牌的中石化。207 国道与高速公路并行,高速公路通车大概只有几年时间。然而如今国道上的车并不少,临近年关时仍能见到不少货车。所以很是好奇,为何此处会有如此多的路边饭店呢?从外观来看,二十年前这里应该是一条十分红火的街道。
二十多年前,司机们沿着国道一路向北,途经此地稍作停留。翻过那座山后,便进入了广袤且人烟稀少的内蒙古高原,此时仿佛有“劝君更尽一杯酒”的那种意味。在这儿生意兴隆的时候,正是桑塔纳小汽车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的年代。驾驶着桑塔纳,在这些被遗忘的“国道经济遗址”前,想象一下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是挺有趣的。
而后的行程渐进尾声,赶路为主。
过了宣化后,天色逐渐变黑。接着上了高速,一路直奔北京。到达北京后,领取了进京证。然后把这台桑塔纳小汽车开到了北京城。在北京驾驶桑塔纳,感觉与之前不同,回头率特别高。在满是新式轿车的首都街头,一辆来自旧时代的红色桑塔纳格外光彩夺目,过往行人无不注目。之后继续前行,最终在山东结束了行程。
这段旅程与桑塔纳相伴了两千多公里,让人沉浸其中。全程的高速费仅一百多元,且基本是走国道。开了很久之后,会有一种莫名的代入感,仿佛置身于千禧时代。
2023 年,驾驶汽车在国道上旅行是很美好的。这种汽车适合国道,且属于落后型。这样的国道旅行是十分值得的。
感谢您以智慧的目光选择了上海大众汽车,愿上海大众汽车伴您一路平安顺遂!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