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万象 / 正文
拼多多与美团:中国电商与生活服务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团队与管理层分析

Time:2025年04月25日 Read:2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如果一门生意比拼成本与效率,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很难有其他团队能比得过拼多多团队和美团团队。

两家公司的管理层都具备现代科学管理经验,比如王兴是保送清华,从美国特拉华大学计算机工程退学;黄峥是保送浙大计算机专业,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又工作了 3 年。他们还具有国际化视野,以结果为导向,能者上、不能者下。在投放补贴方面,他们严格计算 ROI 与回本周期,京东的投放甚至连性别维度都不做区分,以数据为导向。两家公司的 CEO 正值壮年,不会在迪拜跟高管拉远程语音会议遥控指挥。这与京东的兄弟文化和阿里的爹味文化是不同的。

投资不能基于观点。来讲一些真实的事件,让你们回顾一下中国互联网电商的战争历程:

京东在历史上曾赢得过三次大战。其面对的对手皆为传统公司,竞争的手段如出一辙。一开战便是价格战加舆论战,凭借自身电商加自营物流所具备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将对手彻底碾压。并且京东的创始人东哥亲自进行部署以及指挥。

第一战:VS 新蛋中国

2005 年,京东商城的年销售额刚刚达到 1000 万。而在这一年,新蛋中国的销售额突破了 6000 万。

东哥在全网喊话,宣称全部电子产品都比新蛋网便宜,并且买贵了会赔偿。例如有一款 MP3,新蛋网的售价是 140 元,京东立刻将价格定为 139 元,接着新蛋网跟着降价到 138 元,京东又立刻降到 137 元。最终发现新蛋网不再跟价了,因为其成本价是 136.5 元,一旦降价到 136 元,新蛋网就会出现亏本的情况。

新蛋中国很快被京东超越。2007 年,京东的销售额达到了 3.6 亿元,并且成功融资 1000 万美元。与之相比,新蛋中国的销售额增长较为缓慢,仅增长至 1 亿元。

新蛋中国失败的核心原因并非是资金不如京东充裕,也不是商品进货价格比京东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新蛋中国是新蛋美国的分部,中国区负责人所拥有的权限不高。并且,美国区未曾见识过这种通过亏钱来进行补贴的运营方式,对此持轻视态度,不愿意跟随并采取相应行动。

新蛋的死因与之相同的还有亚马逊中国,其情况是美国总部进行遥控指挥,导致前方无法独立决策,做任何事情都需先请示美国总部,而等到决策落地时,往往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此时时机早已错过。海外团队中存在能够在中国战胜地头蛇的情况(比如背单词的多邻国 App),但他们在执行力方面与京东等地头蛇相比差距极大,根本无法战胜京东这样的地头蛇。

2006 年到 2010 年这段时间里,京东有一个竞争对手叫易迅网。它与京东的实力差距很大,份额差距也很大,所以不能把它们之间的情况称之为交战。

第二战:VS 当当图书

2010 年,在图书领域,京东与当当相比,京东处于当当之后。当时,当当占据着线上市场份额的 50%,这个份额远远高于京东。

2010 年 12 月 14 日,京东突然作出宣布。京东商城的每一本图书都需无条件地比当当便宜 20%,同时还能无条件退换货。当当随即挑选了 50 款在京东商城比较畅销的笔记本,这些笔记本都无条件地比京东便宜 50 到 100 元。

当时京东自建物流仓储,在成本效率方面远远高于当当,在服务方面也远远高于当当。

京东买图书,次日即达。当当买图书,需三四五天才到。从价格方面看,一本图书原本售价 100 元,京东直接以 80 元出售,诱惑力很大。当当拿着 5000 元的笔记本电脑突然便宜 50 元,对消费者而言影响并非很大。

当当的物流发货速度比较慢,并且服务态度也比较差,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当当最终在竞争中败给了京东。

其实存在两个重要原因。其一,当当在 2010 年已上市,它需要进行市值管理,不能持续大规模亏损去与京东竞争。其二,京东是全品类电商,图书的客户群体与京东所需要的在意品质的中产用户十分契合,京东愿意在图书方面不盈利,甚至出现亏损来作为引流手段,将高质量的图书用户引导去购买手机数码产品,以实现商业化变现。

当别人的引流款是你的利润款的时候,这样的战争是没法打的。

第三战:VS 苏宁电器

2012 年 8 月 15 日。刘强东在这一天于微博上突然开启了价格战。他宣布,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大家电将实行零毛利。并且保证其价格要比国美和苏宁便宜 10%以上。

此时苏宁的年销售已经突破了一千亿这个大关。而京东的年销售是 100 亿。从体量方面来看,京东根本无法与苏宁相抗衡。苏宁的体量大,所以在进货价格方面比京东更有优势。

多多拼购_多多拼购app下载_多多拼购是真的吗

东哥的秘密武器为电商加自营物流。它无需承担昂贵的租金费用和销售人员成本。京东建设物流的核心在于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库存周转效率。因为仓库本身属于一种成本,周转速度慢就意味着效率低下。苏宁国美的库存周转天数大约在六七十天,而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仅为 30 多天。

东哥称:以国美为例,其财务报表显示综合运营费用率超过 15%。以苏宁为例,其财务报表显示综合运营费用率也超过 15%。而我们的综合运营成本大概只是国美或苏宁的一半。

售价 3000 元的一台空调,苏宁作为卖场,由于毛利率等因素,利润相对较高。而在京东商城,大约 2400 元就能买到。这种巨大的价格落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最终京东战胜了苏宁国美。

京东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随着“三战”的结束,从 2016 年往后,它基本就未能取得胜利,而是被拼多多逐步蚕食。

2015 年,京东开始对下沉市场进行探索。在这一年,京喜通(原京东新通路)得以成立。它通过为夫妻店提供货物,实现了向线下场景的扩展以及向下沉市场的渗透,并且被东哥称作“京东火车头一号项目”。

东哥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京东要在全国范围开设 100 万家便利店。并且其中有一半的便利店将开设在农村。这种目标展现出了一种豪迈的气势,仿佛有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般的气魄。

定下目标之后,京喜通未曾披露过其改造的门店数量。其模式较重,与小商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这些因素致使京喜通未能很好地整合下沉市场。

你也许在周围看见过京东便利店。实际上,它们与京东的关系并不紧密。它们只是借用了京东的品牌,而且无需缴纳品牌管理费。它们甚至都不从京喜通进货,而是哪家供应商的价格便宜就选择哪家。

你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项目凉透了。

2018 年拼多多崛起之后,京东推出了“京东拼购”,之后又改名为京喜,以此来对标拼多多。2019 年 5 月,京东获得了微信的一级入口,包括朋友圈下面以及钱包九宫格等。而拼多多甚至连这样的资源都没有。

京喜主站的多端,包括小程序与 App,其用户总量接近 1.7 亿,日活大概为 1300 万。然而,这远远没有达到京东“服务 7 亿下沉用户”的目标。

你现在再次到应用商店进行搜索,已经无法看到该 App 的存在。阿里所拥有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比京东多三倍到五倍之多,阿里推出淘宝特价版与拼多多展开竞争,最终的结果都是 App 被关闭而收场,那么京东处于何种水平呢?

2020 年,京东推出了一项社区团购业务,这项业务是“京喜拼拼”,它的目标是对标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

2020 年底,原零售集团的京喜事业部进行了升级,升级后成为了京喜事业群。并且,东哥亲自带队负责该事业群。这是东哥自明尼苏达州事件之后,第一次主动提出要负责某一项具体的业务。

京东新业务的亏损率达 40%。

最终导致整个项目关闭。

2022 年底,东哥把“低价战略”当作京东零售未来三年最为重要的战略。(不清楚这一战略是否会比现在的京东外卖更重要。)这一战略在品牌商方面的体现是百亿补贴;在工厂商家方面的体现是京喜自营,且京喜自营面向的是追求平价的用户。

2023 年 3 月 6 日零时,京东“百亿补贴”在京东 APP 上全面开始运行。接着,京东又施行增添 9.9 元包邮的频道这一举措,并且降低了免邮的门槛。

判断低价战略是否成功,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你可以问一问身边的人,他们觉得京东是否便宜。

大部分人,答案都是否定的。99%的人也是如此。京东在全网电商平台中依然是价格最贵的那个。

事实上,数据也验证了京东停滞不前:

多多拼购是真的吗_多多拼购app下载_多多拼购

2024 年三季度之前,京东的营收呈现出连续八个季度的情况,即同比增幅达不到 10%,并且停滞的态势十分明显。2024 年四季度时,京东的营收重新回到了两位数同比增长的状态。原因较为简单,国家出台了 3000 亿的家电补贴。数码家电是京东的第一大类目,这就相当于国家花费了近千亿来充当京东的营销费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京东如果不增长那才奇怪呢。然而,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只要想想 2010 年家电补贴取消之后格力和美 的业绩情况就能够明白。

2025 年第一季度,我查看了一家手机厂商对各大电商应用的日活、月活和时长统计。24 年京东获取的下沉用户,在 25 年基本都流失了。该手机厂商品牌的日活跌幅达到 30%-40%,它是中国最下沉的手机品牌。即便淘宝的日活也有 19%的跌幅,而拼多多仅跌了 6%,美团则涨了 44%。

京东与拼多多有过三次短兵相接,结果可以说是京东完败。京东的优势其实恰恰成为了它的劣势,它能够很好地服务那些在意品质、愿意多花钱买安心的中产用户,比如我,我就是京东典型的忠实用户,每年在京东的消费达到 10 万。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有 6 亿人月收入低于 1000 块。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在 2000 块钱以下的人数为 9.6 亿。中国人每天用于吃的钱大概仅有 17 块 8。平均一个外卖的价格是 20 块钱。奶茶的价格是 9.9 块钱。9.9 的拼好饭在美团的订单量能占到 15%。并且这个比例还在上升。这部分用户的消费习惯中,首先会关注价格,然后才会考虑其他方面。在“多快好省”的理念里,最重要的就是节省开支。

拼多多会生吃京东,这是必然的情况。原因在于中国与美国不同,京东是针对中产的一种解决方案,然而中国并非一个中产国家。

外卖在这个阶段谈品质是很不合理的。外卖主要是一件在成本与效率、数据与算法、精细化运营方面做文章的生意。

京东是一家供应链公司,也是一家物流公司,还是一家线上商超。它并非一家科技公司,也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更不是一家数据与算法驱动的精细化运营公司。当你打开 BOSS 直聘,对比京东与美团、拼多多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的薪资待遇时,就能明白京东对“互联网人才”的重视程度。

在外卖领域,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美团如同拼多多对待京东那样,对京东形成压制,京东能占据 10%左右的市场份额就算是比较好的情况了。

— 扫码下面二维码加入会员社群 —

有问题需要咨询的话,可以在星球里发布帖子进行提问。我们只回答付费会员的问题。新人可以享受立减 66 元的优惠。星球的更新频次为 5 到 10 条每天。加入社群之后,也可以直接添加我的微信进行沟通。

【我的持仓】

阿里巴巴,我以 69 的价格买入,之后以 104 的价格卖出。我不想为阿里巴巴的 AI 相关的承诺或预期买单。

2)腾讯:360 买入,内在价值预估在 700。

3)美团:150 买入,内在价值预估在 250。

4)拼多多:115 买入,内在价值上限足够高。

【为什么值得加入】

1)25年1月份我们判断:

2)24年12月微信上线送礼物,我们看空微盟有赞:

3)此外,我长期看好美团与拼多多,静待花开:;

4)还有,我长期看空小米、京东、快手、蔚来:;;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