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易经》需循序渐进,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悟相结合。以下这些建议,能助力你系统性地开始入门并深入钻研:
---
### **一、基础知识准备**
1. **了解《易经》的核心概念**
阴阳是理解万物对立统一的一种基本哲学,例如动静、刚柔等。
掌握乾的象征意义为天,掌握坤的象征意义为地,掌握震的象征意义,掌握巽的象征意义,掌握坎的象征意义,掌握离的象征意义,掌握艮的象征意义,掌握兑的象征意义。
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组合而形成的。每个卦都有卦辞和爻辞。我们需要逐步去熟悉它们的名称以及结构。
2. **学习《易传》(《十翼》)**
孔子的《系辞传》以及《说卦传》等对于理解《易经》哲学起着关键作用。建议对其进行反复研读,尤其要着重研读《系辞传》里关于“变易”“简易”“不易”的相关阐述。
3. **辅助工具**
- 使用《易经》卦序表、卦象图,帮助记忆卦形和卦序。
- 了解“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及应用场景。
---
### **二、经典版本与注解推荐**
- **入门读物**
- 南怀瑾《易经杂说》:语言通俗,适合建立整体认知。
- 傅佩荣《易经入门》:结合占卜与哲理,注重实践引导。
-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视频与书籍结合,强调生活应用。
- **进阶研究**
- 王弼《周易注》:魏晋玄学视角,注重义理阐发。
- 朱熹《周易本义》:宋代理学代表,侧重象数逻辑。
- 尚秉和《周易尚氏学》:近代象数派经典,考据严谨。
- **现代学术视角**
-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从历史文献学角度解析卦爻辞。
李镜池的《周易探源》这本书探讨了《易经》的成书过程以及早期的占卜文化。
---
### **三、学习方法**
1. **逐卦研读**
每天学习 1 到 2 卦,将卦辞、爻辞与《易传》注解相结合,然后把个人的理解记录下来。
从《乾》卦和《坤》卦开始着手,去感受“自强不息”以及“厚德载物”的精神。
2. **象数理占结合**
观察卦象的阴阳排列情况,例如乾卦六爻皆为阳。通过这种观察,进而联想到自然以及人事方面的象征。
了解“大衍之数”的数理逻辑,同时了解“河图洛书”的数理逻辑,并且可以参考宋代邵雍的“梅花易数”。
思考卦爻辞中的处世智慧,例如《谦卦》教导人们要谦逊,并且能从中受益。
通过揲蓍法或者用硬币起卦,对卦象的变化进行分析,不过要防止陷入迷信,重点在于进行自我反思。
3. **联系实际**
把卦象和生活场景相对应,像用《屯卦》(意味着初生时会很艰难)来思考创业的初期策略,也可以用《鼎卦》(代表着革新)去分析团队的改革情况。
---
### **四、实践与体悟**
1. **占卜实践**
用简单的问题来练习起卦,像三枚硬币法这种方式。然后记录下占卜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与实际发生事件之间的关联,以此来培养直觉。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