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观察显示,单车旅行者能分成两种不同阵营。一种是事无巨细、啥都带的重装党,另一种是极致追求减重的轻装党。我作为一个有着 10 万多公里、游历过 30 多个国家的老司机,一直觉得大家在“(装备的)重量是否决定骑行速度快慢”这件事上有些过于偏执了。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即通过对比不同重量,来看看对骑行速度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这个实验均由我自己完成,使用Bike 这个APP记录数据:
1、固定的前提条件
旅行车
输出功率(200w)
天气状况
路况
风速
胎压(设置好之后滚阻差不多相同)
体重
骑手体重为 78kg,自行车重 15kg,行李重量分别有 5kg、6kg、15kg、25kg、35kg。
值得一提的是,驮包的形状会增加风阻,悬挂的位置也会增加风阻。所以你会看到人们都喜欢使用扁平的驮包,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尽量客观,我在整个过程中都使用挂在两边的驮包。
3、于是,一个可以说是粗糙的结果就出来了
以下的数据确实较为简单粗暴,不过也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1)平路
5kg: 192.,31.24km/h
6kg 对应的是 192 以及 31.22km/h 加上 10 秒(0.1%)
15kg 对应的是 193 以及 30.97km/h ,还加上了 1 分钟 30 秒(0.9%)。
25 千克:195 。30.70 千米/小时加上 3 分钟(1.7%)
35 千克:197 。30.43 千米/小时加上 5 分钟(2.6%)
总结:在纯平路的条件下,重量对速度的影响非常小。每增加 1kg,均速会慢几秒。一整天下来,35kg 与 5kg 相比,仅仅多用时 5 分钟而已。
起伏路,其中有 50km 是上坡路段,还有 50km 是下坡路段(这两段并非连续的),总的爬升高度为 1000 米。
5kg Load: 212.,28.30km/h
6kg 的负载:212,速度为 28.23km/h 且持续 30 秒(占比 0.2%)
15 千克负载:218 ,速度为 27.52 千米/小时,用时增加 6 分钟(增加了 2.8%)
25 千克负载:速度为 224 ,26.74 千米/小时,用时 12 分钟,增加了 5.5% 。
35kg 负载:231 ,速度为 25.95km/h ,用时 19 分钟(8.3%)
总结:从数据中可知,在非纯平路时,装备重量对骑行速度的影响开始显现。不过这种影响不算大,每增加 10kg,总用时约多 6 分钟,四个小时累计多 19 分钟,比我预想的少。
山路有 50km 的上坡路段,还有 50km 的下坡路段(这两段不是连续的),总的爬升高度是 2000 米。
5kg Load: 263.,22.74km/h
6kg 的负载:265 ,22.61 千米/小时加 1 分 30 秒(0.6%)
15kg 的负载:279 ,速度为 21.51km/h ,持续 15 分钟(5.7%)
25kg 的负载:294 。以 20.36km/h 的速度行驶加 31 分钟(10.5%)
35 千克负载:311 ,速度为 19.29 千米/小时,耗时 47 分钟(15.2%)
总结:在以爬坡为主且总爬升为 2000 米的情况下,装备重量对速度的影响较为明显。总的来看,在一天的骑行结束后,35kg 的装备比 15kg 的装备多用时 47 分钟,比我预想的情况要好一些。
从以上数据中,我总结出了三个结论:
1、一点点额外的重量并不会对总体时间有很大的影响
对我而言,10kg 意味着能够携带炉具,能够携带帐篷,能够携带笔记本,也能够携带相机,这些物品都是我平时经常使用的。此外,还能携带野营垫,能携带药品,以及最重要的咖啡壶!要是没有咖啡,那简直是要人命的呀!
2、如果路线没什么起伏,那就不需要太在意重量
这话很好理解吧?拼的就是发动机。
如果你的骑行距离较为漫长,那你会比较直观地觉察到体重所产生的压力。
如果你的日骑行距离是比较长甚至更长,那么你就相当于每天都要背负起两倍那么多的额外重量,而这很有可能在最后的那段路程里,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