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且天气不错。我们前往山东青州的黑山。去那里看看摩崖石刻。去看看红丝石洞。也去看看白衣大士院。
黑山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西北 15 公里处。它因石黑如墨而得此名。过去这里曾是佛道两家共同开发的道场。1982 年,黑山的石刻和古建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景区总面积约 12 平方公里。其中心景区是天然的森林公园。这里苍松碧柏,能遮天盖日;奇花异卉,令人赏心悦目。主要景点有十多处,其中包括白衣大士院。内有白衣大士(也就是观音菩萨)的洞,北面有玉皇阁,西面有文昌阁,南面有高山古槐以及“般若心经”的摩崖石刻。那摩崖上有巨大的字。有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佛”字,其高 8.5 米,宽 4.5 米,在佛光崖上闪耀着光芒,被称作鲁中第一石刻。“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每个字高 3 米,宽 2 米,在 30 多米长的悬崖上,十分显眼。还有对着门洞。两洞宛如孪生兄弟,彼此隔谷相对,其深度难以见底,被称作世间的一绝。这里有红丝石洞。天下第一的鲁砚——红丝石砚,是用此地的红丝石雕刻出来的。
山门处有石牌坊。沿着石牌坊的方向可以找到上山的台阶。不久之后便走进了茂密的柏树林里,此时台阶也呈现出原始古朴的模样。台阶的坡度逐渐增大,变得越来越陡峭。
向前走,来到了一座寺庙。此寺庙应该就是资料中提及的白衣大士院。据了解,院内有白衣大士洞,北面有玉皇阁,西面有文昌阁,南面有高山古槐和“般若心经”摩崖石刻。进入寺庙需要收取 5 元门票费。进入后回望,走过的门洞是玉皇阁,方向朝南,有两层。西侧是文昌阁,它与玉皇阁相连。接着继续向前走,来到了白衣大士洞。白衣大士是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化身之一。在洞内有一尊白衣大士的雕像,它端端正正地坐在莲花宝座之上。
洞口上方的高处有石刻,其时代难以看清。耸立的悬崖宛如被斧劈刀削一般,使洞的神秘气息更浓。洞口处立有重修碑记,此碑为清代石碑。在院落的南边有一棵古槐。旁边有一个小门,若要观看“南无阿弥陀佛”石刻,需从这里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行。前行约几百米的距离,便看到了石刻。“南无阿弥托佛”这六个字,每个字的高度为 3 米,宽度为 2 米。它们排列在 30 多米长的悬崖之上,显得格外醒目。然而,石刻并没有标明刻字的时间,推测应该是近些年来刻上去的。并且,这些字被茂密的树枝遮挡住了,所以观赏效果不是特别好。
找到前往山顶的路,然后到达一处高地,在那里可以将田地和房屋尽收眼底。接着继续向上攀登。那些石块因为被人踩踏而变得很光滑,这也增加了登山的难度。很快抵达了山顶部分,不过这里并没有明显的标志。前面的山头看上去更高一些,那应该才是真正的山顶。从南边眺望约 8 公里处的群山,可以看到一尊两千多米长的仰面卧佛。从这里进行观赏,卧佛的额头、鼻子以及嘴巴所组成的侧面轮廓,确实显得十分形象逼真。而且,就连眼睑和眼睫毛都能够清晰地看到。南边的群山连绵不断,然而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景色。
继续前行去寻找红丝石洞。红丝石洞在青州市黑山风景区。洞深 80 余米,高度不足一米,只能匍匐着进入洞。老坑的原石已经枯竭。新坑大多在黑山阳面山坡以及石刻檐下。据说对门洞也有。只是常年被雨水冲积淤泥,洞底被淤泥堵住了。倘若清除洞内的积土,就能看到“世外桃源”。更有甚者说,洞原本深不见底,还有可能发掘出古人的遗迹。现在有很多人前去追寻。为了防止盗挖,洞口被混凝土封住了。很遗憾,一天很快过去了,没能看到门洞和赵朴初题写的“佛”字。然而,游览这样的风景,原本风景就不是主要的,所以也没什么太大的遗憾。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