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结缘:岭南文脉 医道仙山
公元 1094 年,苏轼 59 岁。他悄然来到了罗浮山下的园洲镇义合码头。
栓船后登岸,此时已是暮色沉沉。四周被田野环抱,那河流以及远方那深黛色如墨般的山麓脊线,散发着无尽的魔力,在冥冥之中吸引着人,同时又让人感觉似曾相识。
2015 年,国学大家曾仕强教授已至耄耋之年。他选址罗浮山,创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覆盖国家标准,立足国学根基,具备国家视野,是“未来式”的。从此,罗浮山便成了他日夜牵挂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们因一个人而记住了一座山,亦或记住了一条河流,还可能记住了一座学校;很多时候,我们因一句诗而记住了一座山,亦或记住了一条河流,还可能记住了一座学校。
罗浮山下四季如春;卢橘杨梅依次换新;每天吃上三百颗荔枝;甘愿长久地做岭南人。
很多人只关注到了“荔枝”,却将“岭南”给忽略了。罗浮山仅仅是一个起点,而“荔枝”恰好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真正关键的是由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汇聚而成的“岭南文化”。
1971 年 9 月的某一天,屠呦呦刚过四十岁。此刻,她正处于科研工作中,陷入了“困惑”的境地,不知该如何前行,显得一筹莫展。
呦呦鹿鸣,在野外食着青蒿。她想到自己的名字与国学《诗经》有着不解之缘,便决定用心去阅读中医典籍。当她阅读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让她顿时领悟,最终成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在 2015 年荣获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也推动了中医走向了世界。
粤岳仙山拥有 8000 万年历史,它吞吐大千,包容万象。儒释道在此长期繁衍共存,中医文化、自然文化、历史文化、化学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相互交织。一枚世界级的诺贝尔奖牌,使得外界开始关注一部书、一个人以及一座山。这座深沉厚重的山,仅仅抛出一点,就引发了全世界的惊叹和喧哗。
曾仕强教授的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就坐落在这座山脚下。
Ⅱ趋势:越是国学的 越是未来的
2015 年 3 月,曾仕强教授这位中国式管理之父从台岛特意赶来罗浮山。他在冲虚观进行了分享,冲虚观有着 1600 多年的历史。他为 2000 余位慕名而来的众人分享了一场《道德经》国学课。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国学的,越是未来的。
曾仕强教授担任台岛智慧大学校长,同时拥有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学位以及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学位。在国学教育领域,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他是这一领域的“领跑者”。曾经有一位教育部干部问他:在 21 世纪,教育该如何与复兴的中国相匹配?
他的回答具有这样的特点:简约但并非简单。他希望创办一所中国式的学校,致力于培育出既有国学根基又具备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
我想在这之前,他办学的“初心”就已经萌芽了。
办一所未来式学校是非常困难的。随后,他拒绝了很多外出讲学的邀请,也不在意世俗的眼光,不断地思考:一所以国学为基础、放眼未来的学校该如何去办?怎样才能办出品牌和影响力?
人到了一定阶段,都会不自觉产生一种社会责任。
有一次,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在研讨会上进行了批判。他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育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具备高智商,世俗且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尤其擅长利用体制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很明显,在这个共享且持续的社会环境中,没有任何一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且,未来真正的精英肯定也绝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教育是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
但现实的教育是:太注重“学业”忽视了“做人”。
苏轼曾与一批“文化界人士”在惠州西湖创办了丰湖书院。此书院不培养“书呆子”和“掉袋子”这类人。而是重点培养了一批具备“持敦重,有孝行,励廉节,长文学,擅书画”特质的新式科举人才。在当时,书院一度出现“从者云集,人竞向学”的景象。
这表明,从古时起,人们内心其实是愿意接纳“一所既执行国家标准又充满特色的学校”的。然而,公家和百姓各有各的道理,难以去衡量谁更具权威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曾仕强教授作为享誉国内外的国学大家,一直走在前列。他对未来的教育走向有着敏锐的直觉,凭借毕生的国学积淀,以《道德经》《论语》《易经》为基础,编织出了一整套完善的国学课程体系。同时,他携手主笔山东省高考改革的齐鲁名师李秀伟教授,以及北师大和中央教科院的数十位教授、专家、学者,实现了国家标准与国学课程的有机结合。并且,他与国际上的知名学校建立了长期的游学交流合作。于是,一座兼具国家考试标准、国学特色课程、国际视野思维的“未来式”学校,成为了中国南方大地上的一面先锋旗帜。
马云作为乡村教师代言人,联合了一批著名企业家创办了“湖畔大学”,其目的是培养新一代企业家;施一公教授作为清华大学的副校长,携手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等筹建了“西湖大学”,目的是构建一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私立研究型大学。
这仅是一个起点,未来的道路还十分漫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式”学校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与潮流。
Ⅲ特色:独特的环境圈+学习圈+生活圈+体验圈
“逃离北上广”以及“逃离珠三角”都曾获得大众的共鸣与追捧。其实在逃离的背后,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外,还有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尤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存在着无形的威胁。
我们没有选取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区,因为这里能够满足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生活圈的需求;我们没有采用大课堂式的粗放授课方式,这里仅有 20 人的小班进行精英学习;作为唯一一所具备三地教学资源、地处国家 5A 风景区且拥有完整学籍的贵族式国学学校,在这里,听不到“死记硬背”的现象,看不到“焦虑重压”的情形;在这里,三分之一的时间被用于教学,三分之二的时间被用于研究上课;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每门课都是知识、能力与情感的融合体,每个人都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这里,每天六点钟你可以听见阅读国学的朗朗书声;
语文·国学课上,孩子们能够在“问学课堂”中随意提出问题,并且学会独自进行思考。
在数学·术理课上,孩子们能够学到一些课本之外的课程,比如《伏羲数学》;还能学到《周髀算经》;也能学到《九章算术》;同时能学到《勾股定理》;并且能学到《千古图式》。
外语·游艺课上,孩子们置身于丰富的外语环境之中。并且,他们每年都可以参与一次国外的研学班。
道德·法治课上,孩子们能够时常参与户外公益活动;道德·法治课上,孩子们可以经常进行礼仪孝道方面的教学;道德·法治课上,孩子们能够时常体验情景。
在科学·万物课上,孩子们深入到自然与生活之中。他们参与乡村旅游,参与养殖采摘,认识万物,进行中药科普,了解五行世界,还进行发明创新。通过这些活动,他们打破了思维惯性。
在艺术·精神课上,孩子们能够参与到以下体验中:进行舞蹈编排,欣赏音乐,参与话剧合唱,进行书法美术创作。
体育·践行课上,孩子们能够强身健体。体育·践行课上,孩子们能够学会抗挫折能力。体育·践行课上,孩子们能够学会情绪管理。体育·践行课上,孩子们在太极中能够体会人生哲理。
学校在规定课程之外精心策划了课外拓展基地与联盟游学路线。一到六年级的孩子可分阶段参与到旅游景区规划等环节。也能让校园内的孩子时刻捕捉到这个时代迅猛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释放孩子们的天性和才华,让孩子们有拥抱未来的生命动力。
2015 年,教育部完成了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以及海外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近 700 册传统文化标准化教材的研发工作。2016 年,在部分高校的本科专业里增设了“国学专业”。2017 年,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了与《易经》《论语》《道德经》相关的作文或者数学题,这既是一种强烈的信号,也是未来的一种新趋向。
曾仕强教授的办学思路具有前瞻性,此思路实现了与国家教育改革之路的契合,且契合得很完美。
Ⅳ认可:回归罗浮山 以爱之名
一座名山的底蕴恰如一座学校的使命。
岭南第一山,自古以来,它承载了诸多名利噱头与荣辱纷争,也见惯了众多金戈铁马与尔虞我诈。唯有保持清醒,做一名旁观者,始终秉持长宁谦和的本性,才不会违背初心,从而生出无限乾坤。
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属于上层社会的那些道德、伦理和原则,被悄悄地引入到了国学的生活小世界里。同时,西方刮过来的风与它们形成了最柔韧的正面交织与融合。
很快,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吸引了教育部专家的目光。全国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课程融合研讨会在此召开。专家们对学校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其进行了探索推广。
2017 年的某一天,紧接着,英国名校长协会 HMC 的顾问一行人慕名而至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他们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并且发出了教育合作的邀请。
HMC于 1869 年成立。它代表着英国和爱尔兰的近 270 所优秀私立学校。它还代表着 61 所国际学校。同时它有 8 大加盟成员。这些成员都是全世界闻名的教育界精英。其中有哈罗中学。还有曾造就 20 位英国首相的英国最好中学 Eton。
而此时,距离学校办学还不到两年时间。
一千棵古树有着一千种不同的长相,一千片叶子呈现出一千种各异的纹理,一千种草药具备一千种不同的疗效,一千种历史蕴含着一千种独特的文化,一千种故事流传着一千种别样的传说……
每棵树和每片叶子之间,每个起点与每个起点之间,即便相隔了上千年,未来都是关键所在。
知名教授康长运博士,做出了一个坚定的决定,把他的两个儿子从加拿大带到这里来读书。他表示,在国外或许能够获得更先进的教育,然而,他更期望那源远流长的国学文化能够深深扎根在孩子的心底,因为越是具有国学特色的,就越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引领。
在全民都热衷于“投机”的那个时代,在国学变得“轻浮”且泛滥的当下,罗浮山麓下的这所学校一直牢牢坚守着育人的灵魂以及初心。它以真实的山川日月作为伙伴,与古往今来的历史展开对话。在心性与品行方面,在养身与养性之间,为孩子的未来重新塑造出一片长久安宁的世界。这绝不仅仅只是一种象征,我们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并且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苏东坡在惠州待了900多天,却让一座城市心跳了900多年。
我坚信:您的孩子在这里哪怕仅度过一个春秋,也会因此获得用之不尽的人生珍贵财富。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