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1 日东北网讯,王鹏与记者孙晓锐得知,为从亲切、务实、生动角度创作一批歌颂黑龙江新气象、新风格的“新龙歌”作品,在 9 月 4 日至 11 日期间,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音协联合举办了“寻找黑龙江的旋律”——新龙歌创作采风团边疆行活动。
采风团抵达黑河。
有哈尔滨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崔哲。省委统战部知识分子联谊处的何天新和李游两人跟随采风团前往边疆,对基层文化情况进行调研采风。黑龙江电视台文艺频道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跟踪拍摄,同时还对艺术家们进行了专访。
采风团召开新龙歌创作研讨会。
采风团最后来到加格达奇区。采风团抵达逊克后,音乐家们见到了纯朴的自然景观。田宏文在与大家交谈时产生了创作灵感,创作了第一首词作品《我的初恋在逊克》。北安作协主席边谨仅参与采风两天,便有感而发创作了《你最美》等 4 首歌词作品。省文联工作人员在采风过程中以及与艺术家交流时,被大家的情绪所感染,产生了创作灵感,创作了歌词《兴安醉》。
傅道彬讲话。
采访团在逊克县召开了新龙歌创作研讨会。傅道彬主席在会上表示,黑龙江那奔腾的气势令他折服,他期望艺术家们能够让我们的“龙歌”具备具体风格,也希望文艺工作者能够更具自信。逊克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晓华表示,因为边陲小县城走出的机会较为稀少,所以希望能有一首歌把逊克翻天覆地的变化描绘出来。词作家胡小石称 40 多年前曾来过此地,如今再次来到这里,他觉得变化极为显著,并且呼吁大家付出些努力,力求将自身有感受的事物都转化为作品。《萧红》的编剧乙福海讲道:“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但要为人民服务,还应成为地方的名片,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省音协副主席王明喜期望大家能够契合时代需求,创作出大量扎根于人民、源自生活的艺术精品。东北农大的于洋院长觉得歌唱家应当深入到生活当中,与词曲作家多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更出色地演绎作品。采风团的其他成员依次发言,表达出对黑龙江那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并且有信心写出能够反映新时代、新特征的优秀“新龙歌”作品。
艺术家们一路向北。
音乐家们向北而行,抵达了我国最北方的北极村。他们深入基层,去寻找黑龙江的旋律。在对大黑河岛口岸进行采风时,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在逊克县博物馆采风时,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在边疆镇西石砬子村采风时,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在四方城遗址采风时,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在沙棘博物馆采风时,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在侵华日军罪证陈列馆采风时,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在鹿鼎山采风时,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在地情馆采风时,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在画山采风时,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在北极沙洲采风时,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在火灾纪念馆采风时,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在嘎仙洞采风时,大家表示,我们应该秉承并为之自信的地域文化,是传承不息且源远流长的。
采风活动为期八天,这让音乐家们深深沉醉其中不愿离去。大家都纷纷表明态度,在新的历史阶段,一定要创作出更为辉煌的音乐作品,让我们的“新龙歌”具备更浓厚的时代特征,使其成为坚定的精神力量,从而推动黑龙江持续向前发展。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