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3)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
2.能力
让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独立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本节的教学难点在于:要对涡虫研究的资料进行分析,接着用简图把给出的情景描绘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概括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教具准备
有关动物行为类型的图片资料,将教材上科学家对涡虫行为的研究程序绘制成了直观的图。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回顾动物运动方式这一章节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动物的行为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得的。
二、导入新课
PPT 展示一个小故事,以小狗作为例子,展现小狗的一系列动作表现,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哪些动作是本能反应,哪些动作是后天学习的表现。
设计意图在于,学生对狗是较为熟悉的。通过以一个小故事作为开端,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激发学生去学习本节的新课。
三、新知教学:
动物行为研究有这样一个示例:在涡虫的行为实验里,我们要思考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同时,还要明确实验中实验者所控制的因素是什么。另外,我们也需要尝试去预测实验的结果。
实验者的假设为涡虫喜爱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里。实验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是光照。
2、活动:对研究涡虫的行为实验进行讨论。
实验中,涡虫的行为在面对强光时存在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具体是什么呢?同时,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在步骤 1 中,涡虫的反应是舒展身体;而在步骤 4 中,涡虫的反应是收缩身体,并且这种收缩身体的反应是后天学习得来的行为。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也叫本能行为,它和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遗传以及自然选择进化而成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动物出生之后,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等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些行为。
说一说:在生活中,你都知道哪些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呢?再说说你所知道的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吧。然后谈谈这些行为对动物的生存以及种族的延续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点拨:动物的行为得它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4、比较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四、交流互动
看一些动物的图片,然后判断它们的行为究竟是属于先天性行为呢,还是属于学习行为。
五、你猜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